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鉴条目基本知识和编写原则

年鉴条目基本知识和编写原则

年鉴条目基本知识和编写原则目前国内出版的近3000种年鉴,大多数都实行条目化设计,尤其是地方综合性年鉴,几乎是清一色的条目化年鉴;国外出版的年鉴,多数也实行条目化设计。

为什么?这主要是因为年鉴是资料性工具书,它的实用性要求其所提供的信息资料十分简明扼要而又方便检索。

条目恰好是能同时挑起这两副担子的信息载体。

条目化也就是"积木"化。

年鉴以条目切割信息资料总体,每一个条目对应一个相对独立的资料主题,犹如一个个可装可卸的小积木,处置(输入输出)十分方便。

而且条目又不像文章那么讲究谋篇布局、承前启后、铺陈过渡,故能做到篇幅短小而信息高度密集。

年鉴实行条目化设计完全是明智之举。

在条目化年鉴中,条目既是主体内容的基本寻检单元,又是主体内容的基本表现形式。

因此,探讨年鉴条目的基本知识和编写原则,对于提高年鉴的编纂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条目基本知识(一)条目性质"条目是年度客观事实及相关信息的集合体,是条目化年鉴主体内容的基本寻检单元和相对独立的资料主题。

"这是年鉴界大体可以接受的条目定义。

透过年鉴条目的定义,对条目的基本性质可以概括为资料性、易检性和相对独立性。

1.资料性。

条目着重记述年度客观事实及相关信息,篇幅不大而信息高度密集,资料丰富。

一个地方或行业的概况条目,可以检索到的信息单元通常多达数十个、上百个,而篇幅仅为数百字。

一个人物的条目,在三四百字的篇幅里,也可以依次检索到记述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党派、职务、职称、学历、资历和主要业绩等丰富资料。

而且,条目选题一般先要详细占有材料,然后按照全书统一的设条标准,并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检索需要和习惯,慎重择定。

条目选材也往往要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夫,充分掂量其社会意义和存查价值,并严格按照内容要素规范进行选择,不是有闻必录,并非"捡进篮里都是菜"。

条目记述的事实、情况、数据等,一般都经过反复审核和严格把关,能够做到准确无误。

因而,条目的资料较为可靠,完全可以直接用做参考或依据。

2.易检性。

条目是年鉴主体内容的基本寻检单元。

从全书看,条目的易检性是十分明显的。

条目是条目化年鉴内容资料的主要载体,又是可供独立检索的信息实体。

条目化的意义,就是将年鉴内容单位化大为小,以方便检索。

从条目本身看,它的易检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条头一般都选用读者容易想起的关键词标引,并力求通用、规范,主题词尽量前置,以方便读者检索。

其次,释文内容要素比较规范,并按一定的记述程序写作。

例如,介绍一个地方基本情况的条目,不少年鉴就规定其内容要素和记述程序为:地理位置、面积、人口、民族成分、资源物产、交通条件、完成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领导机构和领导人等。

这样,读者不论是寻检某一条目,或是寻检某一主题某一侧面的信息,作横向、纵向对比,都相当方便。

3.相对独立性。

条目是相对独立的资料主题。

条目的相对独立性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条目作为可供独立检索的信息实体,一般都能够独立成篇。

条目由条头和释文组成,结构完整,内容要素一般比较齐全。

此外,条目还能够互相并列。

在年鉴中,所有条目都处于框架结构中的同一层次,地位平等;多数条目主题单一,内容互不渗透,相对而独立。

另一方面,一些条目对框架结构有一定的依赖性,独立性不是太强。

例如,一些记述地方、部门、行业、单位基本情况的概况或概述条目,离开所在栏目就很难独立存在。

此外,还有少数条目是某个主题的一个侧面或层次,出于突出反映的需要而设为条目。

这些条目不可避免地会与相关主题的条目有交叉,内容互有渗透,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

(二)条目功能条目功能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1.密集信息资料。

条目与文章相比,它既保留了文章独立成篇、四至清楚、要素齐备的特点,又克服了文章篇幅长、层次多、不利于检索的弱点,具有密集信息资料的独特功能。

条目密集信息资料的主要手段:一是汇辑和综合,即把分散的材料聚集起来,进行总结、归纳,理出头绪,择要而录;二是概括和熔炼,即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征,加以提炼,并简明扼要地表达出来;三是摘要,即从报刊文章或内部文件中摘其精要,形成言简意赅的条目;四是采用辞书的特殊手法,即规范条目的内容要素和记述程序,实行规范化写作,并尽可能省略释文的句子成分,例如省略主语和句子中的连接成分、语气成分等。

通过运用以上密集信息资料的办法,条目一般都能做到篇幅短小而信息量较大。

2.更新年鉴内容。

年鉴逐年编纂连续出版,形成系列。

每卷年鉴处在系列之中,既要保证系列所要求的连续性,又要体现内容资料的新颖性。

条目作为年鉴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可以满足年鉴内容逐年更新而又具有连续性的特殊要求。

条目更新年鉴内容的方法:一是及时创新选题,设立全新的条目。

年鉴以年为限反映客观事物,客观事物则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每年都会有许多新情况、新事物和新问题。

按照选题标准,每卷年鉴都会从中筛选、设立一大批从条头到释文都是新的条目,取代原有的大部分条目,通过条目的新陈代谢实现年鉴的常编常新。

二是同一主题逐年更新内容。

这主要是指稳定设立的条目用老瓶子装新酒。

条目标题不变,内容大部更新,使年鉴内容资料既具有新颖性又具有连续性。

3.方便读者检索。

年鉴篇幅较大,内容丰富。

为了让读者能快速查找到所需要的资料,年鉴都设有详细目录,有的还配备了索引。

但这些都只是年鉴检索性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年鉴的内容也得方便检索。

在方便读者检索方面,条目明显优于文章。

首先,条目主题单一,一个条目对应一个相对独立的资料主题,一般不采用复合主题或多主题,这十分有利于读者快速查考。

其次,多数条目主题独立性较强,一个独立主题的某个侧面或层次,一般情况下不单独设立条目;某些侧面或层次因其十分重要或年度特点鲜明而升格为条目,属于例外情况。

独立主题因其内容完整、主题鲜明而具有较高的检索性。

第三,条目标题一般为主题标引,主题词通常采用人们熟知的、通用规范的词和词组,或独立的名称、概念,读者能通过目录或索引实现快速检索。

第四,条目写作一般都有内容要素规范和记述程序要求,条目释文条理性较强,这也有利于读者检索。

(三)条目类型条目按其内容性质可以分为两大类:综合性条目和单一性条目。

综合性条目可以细分为综述条目、概况条目和综合记事条目三种类型。

它们都承担综合反映事物的任务,都具有综合性、概括性较强的特点。

综述条目偏重于揭示年度内事物发展变化的特点及趋势,概况条目偏重于勾勒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面貌,综合记事条目则着重概括记述重大事件及相关信息。

单一性条目是单独记述某一具体事情、事物和人物的信息实体。

它以社会生活中某个"点"的事实和相关情况、资料为内容,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选题选材的专一性。

一个条目记述一件事情或一个事物、人物,不涉及与主题无关的其他信息。

二是内容记述比较具体。

一般要求具体的事情具体地说,通过提供客观的事实、情况和数据,给人以确切的信息依据,而不能像综合性条目那样高度概括、宏观描述。

单一性条目按其反映对象,可细分为单一记事条目、机构(团体)条目、会议条目、产品(成果)条目、人物条目等。

此外,条目按其篇幅大小,又可分为特大条目、大条目、中条目和小条目。

小条目一般在300字以下,中条目300~500字,大条目500~1000字,特大条目在1000字以上。

条目按其是否稳定设置,还可以分为稳定性条目和非稳定性(动态性)条目两大类。

稳定性条目一般连续多年设立,条头不变,内容逐年更新,通常以地方、部门、行业、单位的概况,以及某些经常性的专项管理、专项业务的基本情况为主题。

非稳定性(动态性)条目则逐年推陈出新,条头新,内容也新,通常以年度内的新事物、新发展、新变化、新成果和新问题为记述对象。

(四)条目文体特点条目采用简明的说明体或记叙体写作,其文体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篇幅短小精悍。

条目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篇幅较短。

一般四五百字,长的千把字,短的一二百字。

以日本《朝日年鉴》为例,2001年卷收载的条目平均篇幅不足300字。

国内出版的地方年鉴,条目平均篇幅多数也只有四五百字;国家一级的专业年鉴,条目篇幅稍大些,但多数平均篇幅也只有五六百字。

2.写法直入直出。

即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不拐弯抹角,不藏头露尾。

首先,条目一般以时间、事主开头,直接切入主题,或是以条头词作主语,用无主句直接诠释,免除普通文章常见的戴帽式的套话。

其次,承转过渡,不用铺陈。

最后,事情述完,戛然而止,不穿靴子。

3.内容要素规范。

条目写作一般都有严格的内容要素规范和记述程序要求。

例如,消息主题要求按新闻五要素进行写作,情况主题要求按既定的指标系列展开记述。

从年鉴中不难看出,不同类型的条目,内容要素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这是由于记述对象不同而要求有异。

但是,同一类型的条目,内容要素和记述程序一般是整齐划一的。

这是年鉴作为资料性工具书规范性的具体体现,也是条目文体形式的一个显著特点。

4.文风简约朴实。

条目写作采用纪实手法,文字表达力求简洁明白,不用或少用形容词之类的附加成分,忌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词语,杜绝一切虚浮之语和溢美之词。

一般教科书中介绍的众多修辞方法,在条目写作中大都不派用场,尤其是构成藻丽风格的比拟、夸张、象征等方法,构成含蓄风格的借代、双关、婉曲、反语、设问等方法,基本上是不用的。

条目的修辞,通常只在句式方面,采用对照、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以提高条目释文的条理性,方便读者检索。

条理清楚,言简意赅,平淡无奇,"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是条目修辞的最高境界,也是条目语言风格的基本特点。

二、条目编写的10项原则条目编写的原则性要求,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10项:(一)新颖性年鉴是工具书家族中最能及时报道新情况、新事物的工具书。

突出一个"新"字,是年鉴条目编写的最大特点。

条目编写突出一个"新"字,首先要求动态性条目逐年更新选题。

一般说,动态性条目越多,所占比重越大,年鉴的新意就越浓。

条目编写强调新、追求新,就要注意从年度的、宏观的角度对各种情况、事物的新颖性作出判断,抓住年度内的新生事物及其他新的重要信息,包括新业绩、新成果、新经验、新举措、新发现、新发明、新困难和新问题,加以整理、筛选、提炼,形成一批全新的主题,更新原有的选题。

选题的更新,一般要求达到条目总数的60%或70%以上。

就一个部门或单位来讲,总要有几个选题是新的,不能年年设立的条目都一个样。

这是条目常编常新的需要。

条目编写突出一个"新"字,还要求年年设立的稳定性条目逐年更新内容,即老瓶子要装新酒。

稳定性条目包括地方、部门、行业、单位的概况,也包括反映某些经常性专项管理、专项业务和相对独立的经济、社会领域基本情况的条目,例如农业机械化、汽车工业、烟草工业、企业登记管理、广告管理、财政审计、企业审计、稻谷生产、玉米生产、城镇居民生活、农村居民生活,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