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训练学

运动训练学


五、课程特色与改革
2、改进方向
与时俱进、跟踪调研 掌握最新教研动态 完善课程内容 加强教学研究
模块化 任务驱动 学做一体 从易到难 模拟训练
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认知规 律和职业成长规律, 按从易到难、由简入 繁的顺序确定教学模 块和工作任务,模拟 教学训练组织和实施 教学。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3、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安排
第一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第二章 项群训练理论
第三章 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
4、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
理论讲解 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 启发引导
……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2
3
1
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手 段与现代化 教学手段相 结合:语言 引导、多媒
体教学 网络教学
………
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学练一体、顶式案例——
力量素质 及其训练
释义
概念介 绍
评定 负荷量、 强度的 评定
三、课程资源与实施
3、学情分析
1、先修课程的学习 (如教育学、心理 学、运动生理学、 人体解剖学等); 2、专业技能训练; 3、比赛的观看、切 身体验等;
优势

劣势
1、对 理论及不太 感兴趣;缺乏工艺 知识和经验; 2、语言表达和逻辑 能力相对较弱; 3、学习基础和学习 能力相对薄弱。
三、课程资源与实施
第四章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第五章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第六章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第七章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第八章 运动员战术能力及其训练
第九章 运动员心理能力与运动智能训练
第十章 运动员多年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第十一章 运动员年度训练计划与组织
第十二章 周、课训练的计划与组织 第十三章 运动队伍的管理 合计(学时数)
讲授
1 1 1 4 6 6 2 2 2 1 1
1 1 29
讨论 1 1
2
实践
1 1
1 1 1 5
小计
1 1 1 4 8 8 2 2 2 2 2
2 1 36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4、教学内容组织方式与目的
教学内容主要采取了先总体后部分的形 势铺开,其目的是不仅使学生对运动有个整 体的认识和了解,而且使学生能清楚地知道 运动训练工作中各个环节工作的具体内容和 规律。
前期已有 专业理论 基础,是 能力的提 高和拓展
运动训练的 基本技能
顶岗实习;
就业服务
五年级 第一学期 36学时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2、课程目标——运动训练能力
掌握提高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培养学生基本的训练技能, 具备执教、训练和管理能力,提高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理解运动训练的基本概念和基 本内容,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学会制定年度和 周、课训练计划。
可从以下方面归纳: 教学理念先进——权威教育理念 教学设计先进——学生的运动训练能力 教学模式先进——理论讲授、观摩实践、典型案例分析等 教学手段先进——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教学评价先进——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自主评价与多重评价联动 教学效果显著——学生已经能够独立承担运动队训练任务
方法、手段
基本 方法
基本 手段
阶段检 验
评价
适时调 整计划
具体 操作
制定训 练计划
个案分析 与训练
通过学练一体,学生主 体作用凸显,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三、课程资源与实施
教学方法案例——四步教学法
三、课程资源与实施
教学手段案例 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
讲解
网络教学
生动、形象、直观 地展示教学内容。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课程的重难点
课程重点
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运动员体能及其训练; 运动员技术能力及其训练。
课程难点 解决方法
项群理论体系; 训练方法与手段的应用; 各类运动训练的负荷安排及动态 变化。
合作学习、项目讨论、案例分析、综合训练
三、课程资源与实施
1、课程资源
推荐的 图书资料
多媒体视频 网络平台
体育学院
课程目录
1 课程定位与目标 2 课程内容与安排 3 课程资源与实施 4 课程评价与反思 5 课程特色与改革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1、课程定位---“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教育理念
---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
课程地位
课程作用
课程安排
体育教育专 业的课程
学习如何进 行运动训练
体育专业 选修课
教材 的选用
网络资料 途径
三、课程资源与实施
2、教学设计理念
岗位能力培养先 行
注重素养
将训练学的专 业理念、方法 创新、团队协 作贯穿于整个 教学过程中。
教学目标紧贴岗位 能力要求
校与校对接
突出教学为岗 位服务的理念, 实现与实习单 位的对接。
工作过程导向 任务驱动
学做一体
突出学生主体 作用,践行 “教学做一体” 的教育理念。
讲解基本知识, 结合案例形成概念。
课堂延伸、拓展知 识面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评价——注重过程,关注素养、多重评价
采用“结果与过程结合、技能与素养结合、自评与他评结合”的方 式,重点评价过程和基本职业素养。
案 例
师生互评------学生反馈信息、反思教学效果,共同进步
五、课程特色与改革
1、特色与创新之处
训练的基本原 则、方法;运 动员体能、技 能为主,战术 能力、心理能 力和运动智能 为辅
内容 的组织
内容 的取舍
内容 的安排
内容的 呈现形式
课程标准、 教材、课件、 案例、教育 实习、考证 指导、学习 指南、网络 平台、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2、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理念
以岗位能力分析 为依据,构建工作 过程的课程体系, 将课程模块化、任 务化,突出能力培 养,融学做一体于 整个课程教学。
能够有效地组织体育运动训练、指导和开展课余 体育锻炼、课余运动训练、课余体育竞赛
素质目标
具备优秀教练员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 修养个性、完善人格;具备现代运动训练问题的研 究意识。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1、课程内容的内涵
在先修课程的基础上, 整合教育学、心理学、 运动生理学等
基础理论讲解 原则、方法介绍 具体案例分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