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大班孩子的争执行为
幼儿园大班观察记录--大班孩子的争执行为
2、如何处理孩子的争执现象
第一,我觉得首先要关注孩子的情绪——不同意、先同理,认可孩子们的感受。第二,我觉得老师在处理冲突的时候不能包办太多。第三,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性,老师需要耐心等待他们的成长变化。
获取成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5-6岁的孩子与同伴发生争执和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通过我们的努力,班级孩子发生争执的情况越来越少,发生争执后也能以商量和讲道理等方法解决问题。
观察分析:
(1)、现在的孩子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的过度保护和溺爱下,渐渐养成了“小皇帝”、“小公主”脾气,久而久之导致孩子产生“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当他们走出家庭、在幼儿园与同伴游戏时,不懂得宽容和谦让,经常会和同伴发生冲突。
(2)、孩子的年龄较小,缺少交往的技巧,情绪控制的能力不足,导致在发生冲突时,会发生一些争吵和动手打人的现象。
游戏时间,孩子们通过和同伴商量分配角色后,热闹的游戏开始了,只见小舞台的歆奕拿着话筒在活动室外面跑,昊昊跟着一边追一边喊:“我要当主持人,你把话筒拿给我……”歆奕说:“是我先拿到的,我也要当主持人……”昊昊追了一会儿后,便哭着跑到了老师面前。
片段三:争东西
点心时间,宇宇和妹妹两个人都坐在了同一张椅子上互不相让,宇宇说:“椅子是我抬的,我是去上厕所了,你不要坐我的椅子。”妹妹说:“椅子写你的名字了吗?谁叫你要走了,我先坐到就是我的。”
片段五:抢玩具动手打人
创游活动中,曹越和王思翔都在建构区用积木搭高楼,突然听到“哗”的一声,有一座高楼倒了,曹越一边大吼“王思翔”一边挥着拳头向王思翔打去,王思翔飞快的跑开,旁边的小朋友着急的喊着:“老师,他们打架啦。”在小舞台的我赶快跑过去,曹越继续追着,一把抓住王思翔后,一边哭一边吼:“你给我弄倒了,哼,你给我陪起。”王思翔看着曹越恶狠狠的样子,一边挣扎一边开始推他,哼,你打我,我也要打你。
(3)、孩子在冲突中动手打人与成人的教育方式有一定关系,孩子们在一些动画片《熊出没》《奥特曼》中模仿,喜欢动手解决问题。
(4)、家长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太恰当,当看到孩子发生冲突时,会引导孩子别人打你,你就打回来;也有家长在看到孩子发生冲突时,直接不管,或让孩子自己解决,由于孩子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能争吵甚至动手。
在班级里,我观察到了这些“争执”现象。
片段一:争第一
小朋友们要到操场上去户外活动了,涵涵说:“昊昊,你插队,本来我站第一的,你来挤什么啊?”昊昊像没听见似的,站在一动也不动。涵涵用手推了昊昊一下,昊昊就还手了,他用力给了涵涵一巴掌。就这样,两个小朋友为了争第一的位置开始你推我挤。
片段二:争当小主持人
第七届全国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大赛--观察记录
参赛作品名称
大班孩子的争执行为
参赛作者
单位名称
观察目标
孩子能在活动中学习正确的面对争执情况
观察对班)
观察时间
2015年3月——2015年6月
观察分析
观察记录:
在一日活动中,班级有少部分小朋友之间,总会因为一些小事儿发生小“冲突”,于是就有孩子来告状:“老师,他打我了;老师,他抢了我的东西;老师,他说话不算话……”。
采取措施
1、家园配合
家庭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会降低幼儿园教育的功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非短期内形成的,需要发挥家庭教育持久渗透的特点,给予幼儿积极的影响,并与幼儿园教育保持协调一致。家庭就像一面镜子,什么样的家庭,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因此,对于调皮儿童的教育,我们更应注重家园联系这一重要的环节。从家庭入手,了解幼儿的家庭环境,家长的素质,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通过家访、电话联系等多种渠道,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调皮儿童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优势互补,形成最佳合力。另外,在园发生争执行为,可以避免因幼儿回家乱告状而引起家长之间的矛盾。幼儿园要不定期地组织一些互动式、开放式的家长交流会,促进了教师与家长间、家长与家长间的直接交流与沟通。家园密切配合,以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恒心对待幼儿,才能帮助幼儿更快地适应群体生活,较好地习得与人交往的准则。
游戏餐厅里,乐乐和休休两人拿着同一块泡沫都不松手,休休:“哼,是我先拿到了,我要做汉堡用,你抢什么呀?”乐乐:“明明就是我刚剪了一点放在这里的,我还要用呢?”旁边的的材料筐里明明就还有同样的游戏材料,可是两个小朋友就盯着这一块,越吵越厉害。
片段四:争朋友
离园时,豆豆哭着跑过来:“妈妈,我再也不和圆圆玩了……”她伤心得说不下去了,我问了圆圆:“刚才我把小印章送给了兮兮,我们在一起盖印章,豆豆就说让我只能和她玩,我没听,她就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