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三、动手实践 探索特征
1.认识圆柱的特征 (1)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 量一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3)互相交流,什么感觉,启发学生动手 实验:先用手平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再 用笔画一画, 上下底面积有什么特点?最后 用双手摸侧面,你发现了什么? (5)讨论、交流、总结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 底面 2 个平面 完全相同 圆柱 侧面 1 个 曲面 (8)圆柱的高 ①出示高、低不同的两个圆柱。 ②直尺和三角板演示圆柱的高. 使学生明 确: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③让学生找一找圆柱的高,然后说明:两个 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 先画出一条 高,再让学生画高,提问:刚才大家从不同 位置画了高,说明高有多少条? 2.圆锥形状的认识。 (1)引导观察 (3)请学生从课前准备的物体中挑出圆锥 体学具,请大家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 一比, 你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说给同 桌听。 (6)让一生上来边指边说,回答后师板书: 顶点:1 个 侧面(曲面) 圆锥 面:2 个 底面(圆) (7)师指导透视图,示范画。 (8)圆锥高的认识 ①高在哪里?师指母线,问:这条是不是圆 锥的高?为什么不是? ③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圆锥的高有几条?为 什么? (教师在黑板上作高,板书:1 条) ⑤在下发的练习纸上的立体图上画高, 标上 字母 h。 四、巩固练习,评价反馈 1. 完成“练一练” , (1)说出下列物体的形状哪些是圆柱体, 哪些是圆锥体?引导学生说说选择的理由. (3)找一个圆柱形和圆锥形的物体,指出 它的各部分名称。 2.完成练习五第 2 题 (2)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 3 题 (1)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旗,依次将小旗快
一、基础训练 1.出示口算 3.14×2= 3.14×3= 3.14×4= 3.14×5= 3.14×6= 3.14×7= 3.14×8= 3.14×9= 3.14×12= 3.14×15= 3.14×16= 3.14×25= 3.出示习题 已知:圆的半径 r=2cm 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已知:圆的直径 d=8cm 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二、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1.出示一组相关的几何体的实物图,提问: 上面哪些是圆柱体? 哪些是圆锥体?为什 么? 3.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 圆柱体和圆锥体? 5. 揭示课题,板书:认识圆柱和圆锥 教师说明: 我们所学的圆柱和圆锥都是直直 的直圆柱和直圆锥. 6.看了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 目标: (1)圆柱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有什么特 点? (2)圆锥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有什么特 点? (3)什么是圆柱的高?圆柱的高有几条? 怎样作圆柱的高? (3)什么是圆锥的高?圆锥的高有几条? 怎样作圆锥的高?
教学课题
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课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13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2 月 28 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感知和发现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圆柱和 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 思考。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关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 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知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认识立体图。 难点:掌握圆柱、圆锥的特征。 教学方法与手段: 观察法、尝试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 核对答案,错的订正。
记住几π得多少。
4.学生说说圆周长和面 复习关于圆周长 积的计算公式。 5.独立完成, 集体核对。 和面积的计算公 2.学生观察、辨别,相 互说一说。 4.学生举例、交流,简 单说说圆柱和圆锥的特 征。 式, 为下面学习圆 柱的侧面积和表 面积作准备。
先让学生自己确 定目标, 培养学生 目标志意识。
(3)学生观察、思考。 帮助学生建立圆 (4) 互相指一指、说一 锥的直观表象, 能 说,自己尝试概括。 形象的感知圆锥 (5)独立比较。 的特征。 通过学生观察, 操 作, 明确圆锥的一 些具体的特征。
②学生观察、思考。 通过比较, 让学生 ④独立画高,用自己的 话说说什么是圆锥的 高? 清楚的认识到圆 柱和圆锥的区别, 尤其是对于高的 认识更加深刻。 (2)学生交流,回答。 (4)同座互相指、说 帮助学生巩固对 圆柱和圆锥特征 的认识, 并把数学 (1)学生连线,交流连 线时的思考过程. (2)交流自己的发现。 知识和生活实际 联系起来。
六、板书设计 圆柱: 圆柱和圆锥 底面 侧面 2(圆 完全相同) 1(曲面) 圆锥: 1(圆) 1(曲面) 高 无数 1
课后反思: 教学中在出示圆柱和圆锥图形之后,提示课题这节课学习“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看了这 个课题后, 你想知道什么?除了我课中预设的几个问题后, 有几个学生说得非常好, 有的说: 我想知道圆柱和圆锥图形怎样画出来?有的说: 圆柱和圆有什么不同点?这样把 “要学生学” 变为“学生想学”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较好地体现。 上课日究、交流。 (4)组织全班交流。
激活学生已有的 关于圆柱的知识 和经验, 让学生在 交流中进一步积 累关于圆柱的感
(6) 学生相互说一说圆 柱的特征。 (7)指名说一说。
性认识。 引导学生在观察 中初步明确圆柱 的一些具体特征。
通过动手操作、 观 ④学生观察、 独立思考。 察、 想象, 深刻理 ⑤学生独立画高,思考 解圆柱的底面、 侧 高的条数。 ⑥学生总结得出:圆柱 面和高的含义。 有无数条高。
速旋转,借助观察和想象。 五、总结回顾 拓展延伸 1.提问: 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六、课堂作业 1.完成《补充习题》 2.课后作业:用硬纸做一个圆柱和圆锥,并 量出它的底面和高。
巩固和加深对圆 2.学生总结评价 柱、 圆锥特征的认 识, 进一步发展空
3.课后剪下教材中材料, 间观念。 独立制作圆柱和圆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