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云南省大理新世纪中学新高考地理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布哈河发源于祁连山,以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是青海湖最大的入湖河流。
下图为布哈河流域所在地区1976--2016年气温距平累积曲线图(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992一1999年气温距平值A.始终为正距平B.由负距平到正距平C.始终为负距平D.由正距平到负距平2.与2000年相比,2016年布哈河A.丰水期推迟B.枯水期提前C.汛期延长D.汛期缩短【答案】1.B2.C【解析】【分析】本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和图表的分析能力1.根据材料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若距平为负值,则距平累计值逐渐减少,反之逐渐增加,据此判断,1992-1999年间气温距平值由负距平到正距平,B正确。
2.根据上题分析,与2000年相比,2016年实际温度高于平均值,2000实际气温低于平均值,2016年气温高于2000年,又由布哈河发源于祁连山,以冰雪融水和降水补给为主,气温升高高山冰雪融雪的时间增长,融雪量增加,河流的流量增大、汛期延长,丰水期会提前,枯水期会推迟,A、B、D错误,C 正确。
2.四川古称“蜀国”和“蚕丛之国”,蜀锦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传统丝织工艺锦缎。
丝绸之路上不断出土的蜀锦是其行销海外的历史见证,但是蜀地极少出土宋代以前的完整蜀锦,然而新疆和田地区却出土了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文字的汉代蜀锦。
“五星出东方”指太阳系中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同现于东方天空的现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蜀锦起源于四川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原料充足B.官府扶持C.技术精湛D.水运便利2.蜀地极少出土宋代以前完整蜀锦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稀少,市场狭小B.气候潮湿,不易保存C.地形崎岖,交通闭塞D.战事频发,损毁严重3.“五星出东方”这一天文现象的成因是①地球自转,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②五星公转速度各不相同③五星自转方向皆为自西向东④五星公转方向皆为自西向东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A2.B3.A【解析】【分析】考查农业区位因素以及天体系统相关知识。
1.中国是世界上桑蚕、缫丝、丝绸的原产地,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生产丝绸,蜀锦发源于四川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四川养蚕缫丝,种植生产蜀锦的原料充足,历史悠久,正确答案选A。
官府的扶持有助于蜀锦的发展但并不是主导因素,B错误。
蜀锦精美是因为技术精湛,起源和技术精湛无关,C错误。
当时的水运交通并不便利。
D错误。
2.蜀地极少出土宋代以前完整蜀锦的主要原因是跟当时的气候有关,四川盆地地形,气候潮湿,水分热量难以散失,丝质品极易发霉,不易保存,选B。
丝绸深受人们喜欢,不是市场狭小的原因,A错。
当时已经有了丝绸之路,程度位于南方丝绸之路中心地带,宋代以前蜀锦不完整和交通无关C错。
战事频发,损毁严重和蜀锦宋代以前出土的不完整无关,宋代以后依然有战事,D错误。
3.①由于地球的自转,导致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故正确;②五星公转速度各不相同,就好比人在操场上以不同的速度跑步,在一定时刻会五个人跑到一起,故正确;③五星的自转方向不都是自西向东,故错误;④“五星出东方”现象与五行公转方向皆为自西向东关系不大,故错误。
故选A。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技、劳动力价格等。
一般情况下,一个地区的自然因素可以看作是相对不变的,而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此,农民对农业区位的选择,更多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3.下图是从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局部洋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洋流流向。
完成下面小题。
1.去南极的考察船,通常都要驶过咆哮的西风带,对航行十分不利。
该带的位置在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2.当③所在大洋赤道附近南北两侧大洋环流方向相同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A.南极地区可进行全天候天文观测B.我国东北的农民正忙着收割小麦C.索马里沿海饵料丰富,渔业丰收D.印度空气污染达到一年中最严重【答案】1.A2.D【解析】1.西风带围绕南极大陆一周,经过地区多为海洋,风力大,风浪大,因此称为咆哮的西风带。
根据图中位置以及洋流流向可知,①地附近洋流为西风漂流。
西风带位于①地附近,A正确;②地附近为东澳大利亚暖流;③地附近、④地附近为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环流;②、③、④均位于副热带高压地附近,风力小,BCD错误。
故选A。
2.③所在大洋为印度洋,其赤道附近南北两侧大洋环流方向相同时为北半球冬季。
南极地区可进行全天候天文观测时间为当地极夜期间,即北半球夏季,A错误。
东北收割小麦为秋季,B错误。
北半球夏季索马里沿岸为西南季风(离岸风),多上升流,渔业资源丰富,C错误。
印度冬季东北季风受山地阻挡,风力较弱,降水少,农民焚烧秸秆等原因使其空气污染最严重,D正确。
故选D。
4.成都一驴友沿河西走廊公路一路向西北骑行前往嘉峪关市。
沿途可见雪山在身旁绵延伸展,仿佛触手可及。
家乡已经春暖花开,而此时路旁枝头上还是一派萧条模样,枝条不见星点的绿。
20点北京天已黑,当地的天空仍有亮色。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绵延伸展的雪山可能是A.祁连山B.昆仑山C.天山D.阿尔泰山2.“家乡已经春暖花开,而此时路旁枝头上还是一派萧条模样,枝条不见星点的绿”,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光照C.水分D.热量3.“20点北京天已黑,当地的天空仍有亮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度位置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地形地势【答案】1.A2.D3.A【解析】【分析】本题组以河西走廊为背景,设置两三道试题,涉及地形分布、纬度地带性、时差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题意表明,驴友沿河西走廊公路骑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西走廊位于祁连山山麓,沿途的绵延伸展的雪山只可能是祁连山,选项A符合题意。
昆仑山位于新疆与西藏边境,离河西走廊太远,排除B。
天山和阿尔泰山位于新疆境内,位于河西走廊以西,离此地很远,排除C、D。
所以选A。
2.材料信息表明,该驴友的家乡位于南方地区的成都,纬度较低,热量条件好,春季来得早,鲜花开得早,而河西走廊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差,春季来得迟,树木枝头发芽迟,选项D符合题意。
地形、光照、水分对这种现象影响不大,排除A、B、C。
所以选D。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京的经度接近120°E,而河西走廊位于100°E附近,两地地方时相差1个多小时,当北京为20点时,河西走廊可能才18点多,因此20点北京天已黑,当地的天空仍有亮色,选项A符合题意。
河西走廊与北京都位于40°N附近,纬度相当,排除B。
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对昼夜影响不大,排除C、D。
所以选A。
5.吉布提地处非洲东北部亚丁湾西岸,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被称为“非洲新加坡”。
下图为非洲局部年降水量分布及吉布提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示西部区域年降水量分布规律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海陆位置D.地形地势2.吉布提被称为“非洲新加坡”,其最重要的区位条件是A.海岸线曲折,海运便利B.位于欧洲和非洲的“十字路口”C.非洲物产出口的集散地D.扼守曼德海峡,位于海上要道3.吉布提A.森林广布B.地热能丰富C.以种植业为主D.造船业发达【答案】1.B2.D3.B【解析】【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气候的影响因素以及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1.图中西部区域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南部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的交替影响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因此主要影响因素为大气环流,B正确;纬度和海陆位置不是主导因素,AC错;图中西部地区地形单一,地势起伏较小,D错误。
2.根据材料“扼红海进入印度洋的要冲曼德海峡”,D正确;AC不是最重要的区位条件;该地位于红海与印度洋、亚洲与非洲的十字路口,B错。
3.读图可知,该地降水量较少,森林较少,种植业不发达,AC错;图中显示该地处于板块的边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地热能丰富,B正确;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农业基础较为薄弱,造船业不发达,D 错。
6.秘鲁南部沿海有一个由三座小岛组成的群岛—钦查群岛,总面积为0.92km2,岛上寸草不生。
平均每天有数十万只海鸟到该岛上栖息,最多时一天超过600万只;岛上的鸟粪堆积厚度达30 m。
19世纪后半叶,秘鲁人从钦查群岛挖鸟粪销往欧洲。
早期秘鲁人卖鸟粪的经济收入占全年财政的80%。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材料推测,钦查群岛鸟类大量聚集的条件是A.气候干燥,疫病少B.远离大陆,人类干扰少C.附近海域食物充足D.靠近陆地,水源充足2.钦查群岛寸草不生是因为A.鸟类侵害B.盐度较大C.基岩裸露D.气候干旱3.早期钦查群岛鸟粪外运有利于A.增加外汇收入,促进经济发展B.促进秘鲁农业发展C.改善鸟类的生存环境D.保护秘鲁海洋环境【答案】1. C2. D3. A【解析】1.据材料可知,每天主要是大量海鸟到钦查群岛上栖息,说明附近有海鸟所需的食物,C正确;钦查群岛靠近南美大陆,但因地处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水源不足,BD错误;气候干燥,疫病少不少主要因素,A错误。
故选C。
2.据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钦查群岛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同时沿岸秘鲁寒流经过,加剧干旱,降水少,因此寸草不生。
故选D。
3.据材料可知,早期秘鲁人卖鸟粪的经济收入占全年财政的80%。
说明早期钦查群岛鸟粪外运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
故选A。
7.图为长白山天池景观。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内力作用是A.物理风化B.岩浆活动C.变质作用D.化学溶蚀2.长白山天池气象站(海拔2623米)测得的极端最低气温介于A.﹣45-﹣40℃B.﹣25-﹣20℃C.﹣5-0℃D.10-15℃【答案】1.B2.A【解析】【分析】1.长白山天池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因此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内力作用是岩浆活动,B正确。
不是物理风化、变质作用、化学溶蚀,ACD错误。
2.我国最冷的地方在黑龙江的漠河镇(53°N),测得最低气温为-52.3℃。
长白山纬度比漠河镇(53°N)低,大致位于43°N。
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长白山天池气象站(海拔2623米)山麓到山顶温差约为15.6。
测得的极端最低气温介于﹣45-﹣40℃,A最接近。
8.天坑主要分布在西南喀斯特地貌区。
2016年底,一个令世人震惊的地理发现横空出世——陕西汉中发现规模超出想象的天坑群!被赞誉其为“世界上最美的天坑!”,这些天坑处在原始森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