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一节偏置电路
一般取 I1=(5~10)IBQ
例一、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晶体三极管特性相同 β=100,VBE(on)=0.7V,要求IEQ1=0.5mA,IEQ2=1mA, VCEQ1=2.5V,VCEQ2= 4V。设VCC= 12V,VCQ2= 6V, VCC I1=10IBQ1,试计算各电阻值。 RC2 解:已知β=100, VBE(on)=0.7V RB1 RC1 I1 IEQ1=0.5mA,IEQ2=1mA T2 VCEQ1=2.5V,VCEQ2= 4V T1 VCC= 12V,VCQ2= 6V I1=10IBQ1 RB2 RE1
为了说明上述要求的必要性,现以图4—1—1(a)所示 的放大器基本电路为例,用图解分析法画出输入正弦 信号电压 vi 作用下的输出电压波形,如图4-1-1(b)所 示。
3、热稳定性 IC Q'1 Q1
Q'2
Q2 Q'3 Q3 VCC VCE
0
当温度升高时:β值增大工作点将从Q点,上升止Q',放 大器的工作点发生变化,此时会影响放大器的输出。
VDD
RD
RG1
RG2
RS
分压式
自给偏置
零偏置
双电源供电的偏置电路 VCC T T RB 电路等效为 RB VEE RC RE
RC
RE
-VEE
VCC +VEE
二、耦合方式:
在实际的电子系统中,它的放大电路部分一般都是由 多级放大器组成。
例如、一个电子音响系统
音响源
多级放大器
扬声器
音响源:是将非电信号变换为电信号的换能器。
RE的作用:是RE对ICQ有自 动调节作用。 例如、由于某种原因ICQ升高,
I1
RB1
IBQ
RC
VCC
RB2 ICQ
IEQ
VEQ IBQ ICQ
RE
VBEQ=(VBQ-VEQ) 又如、ICQ 减小, ICQ IBQ IEQ ICQ
VEQ
VBEQ=(VBQ-VEQ)
要提高这种自动调节作用,首先必须选取大的RE使其 上压降更有效的控制VBEQ,但从电源电压的利用率来看, RE不宜取值过大,否则VCC实际加到管子上的压降VCEQ就 会减小。 工程上,一般取 VEQ =0.2Vcc,或VEQ=1~3V; 其次,RB1和RB2的取值不宜过大,使通过它们的电 流I1远大于IBQ,这样就可以认为VBQ 就是VCC在RB2上的 分压值,与IBQ的大小无关。
(2)、根 据信号的强 弱划分
本章仅限于讨论有关小信号放大器的基础知识: 1、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 2、基本放大电路(三种基本组态电路、差 分放大电路)的性能特点及改进性能的基本 途径。 3、偏置设定原理。
内容包括
4、电流源电路及其应用,耦合方式等。
第一节 偏置电路和耦合方式
一、偏置电路
1、对偏置电路的要求: (1)、提供放大管所需要的静态工作点Q; (2)、提供的静态工作点Q,在环境温度、电源电压等外 界环境因素变化或更换放大管时力求维持不变。 VCC 偏置电路:设置静态工作 点的电路,基本上是由RB1、 RB2、RC 、RE 、VBB 、VCC 等元件组成的晶体管的外 电路构成。 2、设置合理的静态工作点的意义: RC RB vi VBB vO
第四章 放大器基础
第四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前言 偏置电路和耦合方式 放大器的性能指标 基本组态放大器 差分放大器 电流源电路及其应用 集成运算放大器 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第四章
放大器基础
前言 放大器是最基本的电子电路,其功能就是将输入信号进行 不失真的放大。放大器通常由三端器件(工作在放大区的晶体 三极管或场效应管),再配以合适的外围电路共同构成。例如: 三种基本组态放大器、差分放大器等。 虽然三种组态放大器和差分放大器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 但它们的分析方法却是相同的。本章重点是掌握各种放大器的 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工程估算法及性能特点,熟悉集成电路 中常用的电流源电路工作原理及应用。
放大器的作用:是将输入信号进行不失真地放大。 1、放大缓慢变化信号的直流放大器
(1)、根 据被放大 信号不同 特征划分 放大 器的 分类
2、放大语音信号的音频放大器
3、放大图像信号的视频放大器
4、放大脉冲信号的脉冲放大器 5、放大高频载波信号的或已调制 信号谐振放大器
1、小信号放大器 2、大信号放大器
RC1
T1 RE1
I1
T2 RE2
VCEQ1 VCC ICQ1(RC1 RE1)
RC1 VCC VCEQ1 I CQ1 12V 2.5V RE1 400 18.6 K 0.5mA
VCC
RC2
RE 2
VEQ2 I CQ 2
2V 2K 1m A
RB2
通常采用隔直电容耦合、变压器耦合、或光电耦合。
VCC RB1 CB Rs RC VCC
RB1
RC
Rs
vS
RB2
RE
vS
RB2
RE
2、级间连接
级与级之间的连接方式:
(1)、具有隔直流作用的电容耦合连接方式。
RC1 RB21 CC RC2 T2 RE2
VCC
RB11 CB
T1
Rs
Rs
vS
RB12
RE1
例如、如图所示的电路
RB1 T1 VCQ1 RC2 VCQ2
RC1 T2
RE2
VCC
除此之外,还存在工作点漂移现象。 漂移:是指外界环境因素(特别是温度)变化将造成静态 工作点移动。
例如、假设室温时,静态工作点为规定值,则温漂可看作 为叠加在规定值上的一种缓慢变化的信号。 在采用电容耦合时,耦合电容对种这信号呈现的阻抗 很大,而被隔断,这种漂移的信号不会传送到下一级。
3、最后一级放大器与输出负载之间的连接。
1、放大器与换能器的连接:
从电路的观点来看,各种换能器都可等效为电源: ZS
vS
iS
ZS
换能器与放大器连接时,换能器将是放大器的输入信 号,而放大器将是换能器的负载。 连接的目的:是有效地将换能器的输出信号(功率、电 压、或电流)加到放大器输入端。
要求:换能器的接入不能影响放大器得静态工作点,而某些 换能器为了保证换能特性,又不允许直流电流通过,为实现 这个要求必须采用隔离技术。
I BQ VCC VBE( on ) RB
57 27 10
8 10
12
A
6V 0.625 V 19.91 μA 270K
ICQ β I BQ (1 100) ICBO
13019.91 μ A (1 130) 8 10 A 2.59mA
二、静态工作点的热稳定性
环境温度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是通过:β、VBE(on)、ICBO三 个对温度敏感的管子参数变化而产生的。 例如、 设在室温下,T = 300K、β=100 VBE(on)=0.7V、ICBO=10-12A。 在室温下
RB 270K VCC +6V RC 2K
6V 0.7V I BQ 19.63 μA RB 270K ICQ β I BQ (1 100) ICBO 10019.63 μ A (1 100) 106 A 1.96mA VCEQ VCC ICQ RC 6V 1.96mA 2K 2.08 V
RE2
∵ ICQ1≈IEQ1=0.5mA,ICQ2≈IEQ2=1mA I CQ1 0.5mA 10 0.05mA ∴ I1 10I BQ1 10 100
根据电路可知:
VEQ2 VCQ2 VCEQ2 6V 4V 2V
( RB1 RB 2 ) VEQ2 I1 2V 40K 0.05mA
RB22
特点:各级直流静态工作点,由本级偏置电路设定,不受相 邻级的影响。
(2)、直接连接(直接耦合) RC1 T1 VCQ1 T2 VBQ2
RC2
RC3
T4 VCQ3 VBQ4
VCC RC4 VCQ4
T3
VCQ2 VBQ3
VBQ1
VCQ1=VBQ2=VBE(on)、VCQ2=VBQ3=VBE(on)、VCQ3=VBQ4=VBE(on) VCEQ1≈VBQ2、VCEQ2≈VBQ3、VCEQ3≈VBQ4 显然,各管处于临界饱和状态。
教学要求: 1. 掌握放大器组成原理,并能熟练判断放大电路组成是否 合理。 2. 熟悉理想情况下放大器的四种模型,并掌握增益、输入 电阻、输出电阻等各项性能指标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3. 掌握三种组态放大器、差分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 理、工程估算及性能特点,并熟悉各种电路的应用场合。 4. 掌握电流源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了解集成 运放的组成原则。 5. 了解三种组态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掌握节点阻抗与上限 频率之间的关系,熟悉展宽通频带的方法。 6. 本章4.8节根据教学需要,可作为扩展内容。
若采用直接耦合时,这种漂移的信号会与有用信号一样 传送到下一级,并会逐级不断地放大,有可能这种漂移信 号将有用信号淹没。
由此分析:可知采用电容耦合方式,可消除工作点漂移 的影响,但不便于集成;采用直接耦合方式,助长了工作点 漂移的影响,但利于集成。
VCC VBE(on )
当环境温度升高30º C时∶由于每升高1°C,β的相对值 增加1%,即β=130; 每升高1°C,VBE(on)减小2.5mV;
∴VBE(on)=0.7-0.0025=0.625V 每升高10°C时,ICBO增大一倍;
ICBO (57C ) ICBO (27C) 2
RB 2 VBE ( on ) VEQ1 VEQ2
RE2
( RB 2 RB1 )
0.7V 0.2V RB 2 40 K 18 K 2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