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7高三生物二轮专题种群和群落
2017高三生物二轮专题种群和群落
答案
D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考点二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1.(2015· 课标卷 Ⅰ , 4) 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4)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2014· 江苏,
5B)(
)
(5) 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 更高(2013· 浙江,4C)( )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6)若比较三种年龄结构 (年龄组成)类型的种群,则稳定型的出生
率最高(2013· 浙江,4D)( )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种群数量的变化
【典例】 (2016· 湖南长郡中学模拟)研究人员连续10年调查生态
系统中某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绘制的 λ值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1)图中λ值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虫,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答案 B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2.( 2016· 河南省信阳高中高三测试)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 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时间/天 成虫数/ 1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只
6
10
28
71
131 207 270 302 327 341 )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1.理清种群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数量 特征。 (1)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_______ (2)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和迁出率:影响种群数量和种群
密度的直接因素。 出生率和死亡率 (3)年龄组成: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间接影响种
群密度和种群数量,该特征还是预测种群密度 (数量)未来变化 趋势的重要依据。 (4)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解析 12月份未成熟个体为 0,又知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
需要6个月,说明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0;天敌迁入后,
未成熟个体和衰老个体容易被捕食,从而导致该种群年龄结构发 生改变;由图可知,在不同的季节年龄结构不同;大量诱杀雄性 个体,影响种群的性别比例,导致出生率下降,最终使种群密度 降低。
(7) 若某动物的婚配制为一雌一雄,生殖期个体的雌雄比越接近 1∶1,则出生率越高(2013· 浙江,4B)( )
(8) 可 采 用 样 方 法 调 查 林 地 上 植 物 的 种 群 密 度 (2013· 福建,
3A)(
答案 提示
)
(1)× (2)× (3)√ (4)√ (5)× (6)× (7)√ (8)√
(2)第 7年时,该动物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四点时的种群数量相比,最少的是 变化为 。 A、 B、 C、 D 点,A之前种群数量 。
,AB段种群数量变化状况为
(3) 若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导致该动
物更易被捕食,则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是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 第十年时,该生态系统植被受到毁灭性破坏,则对该动物种 群宜采取 保护的措施以防止其灭绝。
处,既有较大收获量,又可保持种群高速增长,不影响种群再生。
对于有益动物的保护,应尽可能改善其生活的环境条件,提高种
K值 。 群的______ (2) 有害生物防治:及时控制种群数量,严防达到 K/2 处 ( 若达到
环境阻力 , K/2处,可导致该有害生物成灾 ),同时应设法增大__________
尽可能降低有害生物种群K值(如封存粮食、硬化地面、饲养天敌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
1.(2012· 全国课标卷)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 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 6个月。下图
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 ( 每月最后一天统计
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等可降低老鼠K值)。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1) 可 以使用 血 细 胞计 数 板 直接 计 数 蛙卵 的 密 度 (2016· 江苏, 20D)( )
(2)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应设空白对照排除无关变量干扰
(2015· 四川卷,3C)( )
(3) 一 片草地 上 的 所有 灰 喜 鹊是 一 个 灰喜 鹊 种 群 (2014· 江苏, 5A)( )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慧眼识图]
答案 长
(1)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的倍数 (3)偏大 (4)易地
(2)衰退型
D
呈“J”型增
逐渐增长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界定种群“增长速率”、“增长率”与“λ值” (1)增长率=(末数-初数)/初数=(Nt-N0)/N0(无单位)。“J”型曲 线增长率为恒定值,“S”型曲线增长率为“逐渐下降”。
专题一
[考纲要求 ]
种群和群落
1.种群的特征 ( Ⅰ )。 2.种群的数量变化 (Ⅱ ) 。3.群落
的结构特征(Ⅰ)。4.群落的演替(Ⅰ)。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迁入率和死亡率 “S”型曲线 波动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初生 初始植被 次生
物种组成
竞争 垂直 水平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A.①表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B.春运期间,北京的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②③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破坏了⑤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解析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它是影响种群数量变
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图中①为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的大小直接取 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既能影响出生
有限 (2) 种群增长的 “S” 型曲线:资源和空间 “________” ,有 “ 环境 ” 阻力,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等,其增长速率为“钟型曲 线”。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3.种群增长“S”型曲线中K值、K/2值的应用 K/2 (1) 资源开发与利用:维持被开发和利用资源的种群数量在 ____
(1)血细胞计数板可用于计数分散在悬液中的细胞,不适于
计数蛙卵。(2)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时无需设臵空白对照,酵 母菌每天的数量变化可形成前后对照。(5)若性成熟延迟,则出生
率将降低。(6)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增长型的出生率最高。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种群的特征及其内在关系 1.如图是有关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率,也能影响死亡率,性别比例则影响出生率,所以②与③分别为
出生率和死亡率,④是年龄组成,⑤是性别比例。 A正确, ①表 示种群密度,是制约种群增长的因素之一; B错误,春运期间北 京人口数量的变化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 迁出率,而不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C正确,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
主要依据是年龄组成; D正确,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解析
灌木阶段中灌木的生长起到了遮阴、避风等作用,同时提
供了更为丰富的食物,所以灌木阶段的物种的丰富度要大于草本
阶段的丰富度,故A错误;由于灌木比草本植物更为高大,因此
无论从垂直结构上还是从水平结构上看,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的 群落空间结构更复杂,B错误;灌木阶段比草本阶段物种更加多 样化使得群落结构较为稳定,群落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错误。 答案 D
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2) 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 动物的种群密度。 (3) 在 该 湖 泊 中 , 能 量 沿 食 物 链 流 动 时 , 所 具 有 的 两 个 特 点 强、活动范围广的
是
。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答案
(1)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1∶1∶1
保持稳定
(2)活动能力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高考考查侧重于种群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理解,种群的数量特征及
其内在关系,种群数量的两类增长曲线分析与应用等,课标卷尤
其重视种群年龄组成特征分析及其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
推。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回答下列问题:
(1) 通 常 , 种 群 的 年 龄 结 构 大 致 可 以 分 为 三 种 类 型 , 分 别 是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
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 年、成年和老年 3个年龄组个体数的比例为 ,由此可推测
答案
D
知识主线·思维串联 真题领悟·融会贯通
2.(2015· 课标卷Ⅰ,31)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
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 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