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升学考试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共20分)
1.下列选项中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睿.智(ruì) 孱.头(càn) 燠.热(ào) 锱.铢必较(zī)
B.油腻.( nì) 便.当(biàn) 山岨.(jū) 毛骨悚.然(sǒng) C.屯戍.(xù) 抽噎.(yē) 萌蘖.(niè) 蓊.蓊郁郁(wǒng) D.轨.道(guǐ) 笑靥.(yàn) 嗾.使(zú) 自惭形秽.(su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花园里的郁金香迎风吐艳,远远望去像一群阿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B.人生怎么可能真的常乐未央,于是我们不再希望快乐,只希望自己不要不快乐!
C.他气又大,腰又痛,便掀开烂棉絮,悉悉窣窣地从谷草上爬起来,想出去转一转。
D.古希腊晚期,当哲学像一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步履蹒跚地走向自己终点的时候,一种新的哲学形态已经不失时机地出现在这块久受希腊理性文化精神浸润的土地上。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自鸣得意,自以为见解高过别人,依我看来,正是五十步笑
....
百步
..。
B.初中时候,我跟同桌礼尚往来
....了整整三年。
C.他说起话来冠冕堂皇
....,在任期内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保
爱老百姓的爱戴。
D.写诗作文要富有创造,剪裁得体,妙在用心,不能不落
..。
..窠臼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种新培育出来的,耐干旱、耐盐碱的月季花,最近在全市街头花园大量种植起来。
B.当灾难发生的时候,这位教师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学生的安全,自己却搭上了性命。
C.中山路少年活动中心是经体育局和民政局批准的在青少年人群中推广羽毛球运动的专业团队。
D.诵读是学习古诗文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感受。
5.下列作家、作品、所处时代以及体裁对应完全正确的项是
A. 李乐薇《离太阳最近的树》当代散文
B. 陈启佑《永远的蝴蝶》当代散文
C.汪曾祺《胡同文化》当代散文
D.蒋伯赞《内蒙访古》现代小说
6.下列古诗词默写正确的一项是
A.静女其侏,俟我于城隅。
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C.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
D.大江东去浪滔尽,千古风流人物。
7.下列对文学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唐朝李白的《将进酒》和白居易的《琵琶行》这两首诗,均为近体诗中的歌行体。
B.东晋时候的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他写的《兰亭集序》也被人称作“天下第一楷书”。
C.孙犁的《荷花淀》是“诗体小说"的代表作,小说中的主人公是水生。
D.《项链》中借给玛蒂尔德项链的,是她的闺蜜弗莱思节夫人。
8.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是谁推动了科技革新?是懒汉!(设问)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对仗)
C.秋毫不敢有所近。
(借代)
D.中国上世纪军阀混战时期,人命微贱,各类御用文人犹不辍笔耕,积极抚慰群众。
(夸张)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注视着米洛的维纳斯,一种奇怪的念头油然而生;为了这绝代妩媚,她必须失去双臂。
B.“祥林嫂,我问你:你那时怎么竟肯了?”一个说。
C.我凭舷远眺,江水滔滔、一泻千里、向东流去。
D.“哪也比不了北京。
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
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也查考不出来。
1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B.一月三捷.
C.天下云.集响应
D.外连横而斗.诸侯
二、文言文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7题。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1.本诗名为《将进酒》,作者是我国(时期)著名诗人李白,字,号,人称其为。
“将进酒”的意思是。
12.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但愿长.醉(永远地)
B.恣.欢谑(纵情任意)
C.钟鼓馔玉
..(用精美的玉碗盛饭)
D.径须
..沽取(只管)
13.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岑夫子、丹丘生,是李白的两位至交好友。
当时李白与岑夫子一起来元丹丘的位于嵩山的颍阳山居做客。
B.“钟鼓馔玉不足贵”,是李白的“愤激之语”,实则气话,只是为了表达自己心中的愤懑。
C.“呼儿将出换美酒”。
“儿”即此间主人元丹丘之子。
“换美酒”是为了逃避现实,一醉方休。
D.“天生我材必有用”,充分表现了李白的自信,对自己有信心、对朝廷有信心、对时代有信心。
14.“主人何为言少钱”,身为“客人”,李白出言毫不“客气”,下列原因中,错误的一项是
A.李白个性直爽,不拘小节。
B.李白此时醉了,言语狂浪。
C.李白与主人是莫逆之交,不分彼此。
D.主人的行迹稍微带点悭吝,因此李白借机出言点化。
15.下列对本文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借酒放歌,一吐胸中理想难以实现的郁闷。
B.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喷薄而出。
C.诗中提到“但愿长醉不愿醒”,说明作者对当时残酷的社会有了清醒的认识,对黑暗的现实已然绝望,因此只想醉,不愿醒。
D.在这首诗里,李白一边表示出对富贵、圣贤的蔑视,同时在豪饮行乐中,又深含怀才不遇的感情。
16.请尝试概括本诗的线索。
17.试分析李白举“陈王”为例的原因。
三、现代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场18-22题
她先看了几副镯子,又看了一挂珍珠项圈,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做工非常精巧。
她在镜子前边试这些首饰,,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
地不断地问着:
“再没有别的了吗? .
“还有呢,你自己找吧,我不知道哪样合你的意。
”
忽然地在一个青缎子盒子里发现一挂精美的钻石项链,她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
地双手拿着那项链发抖.她把项链绕着脖子挂在她那长长的高领上,站在镜前对着自己的影子出神好半天。
随后,地迟疑而焦急地问:
“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
“当然可以。
”
她跳起来,接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地,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18.本段文字选自《》,作者是法国小说家(名字)。
他是十九世纪后半叶法国优秀的主义作家,与和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
”
19.文段中,“她”和“朋友”分别指谁?“借项链”的过程中,哪个细节在向读者暗示,其实项链是假的?
20.下列对《项链》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按倒叙进行叙写,以主人公“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这一线索展开情节。
B.她千辛万苦地度过了十年的艰辛岁月,片刻的虚荣换来的却是十年的辛酸。
这正是对路瓦栽夫人的虚荣心的一个强烈讽刺。
C.当厄运降临时,她毅然放弃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以自己的诚实劳动迎接命运的挑战。
D.小说的构思十分精巧。
项链是赝品直到最后才被道破,不仅使主人公大吃一惊,而且读者也会感到意外。
其实仔细想想,看来是在意料之外的事情,却也在情理之中,十分可信。
21.请列举出本文段中使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22.分析本文段表达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感情?
四、作文(4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代学者胡适说:“要怎么收获,先怎么栽!”
当代作词家林夕也说:“心的确就像一块田,放什么进去,都会播下种子,或早或晚,在条件成熟时种出果实,或甜或苦,或绿树成荫,或芒刺满地,心念一动,即如撒种,有时连有了收成也毫无知觉。
”
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以“播种与收获”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答案:
1.B
2.D
3.A
4.D
5.C
6.B
7.D
8.D
9.B 10.B
11.唐朝太白青莲居士诗仙请喝酒
12.C 13.C 14.D 15.C
16.以感情为线索:悲-乐-狂-愤-愁
17.都有才华都好酒都大志难伸
18.项链莫泊桑批判现实契诃夫欧亨利
19.马蒂尔德弗莱思节夫人“你能借给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
”“当然可以。
”轻易借出项链
20.A
21.语言描写、行为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四选三即可)
22.表现出主人公发现项链时的惊喜,想借到又怕不能如愿的焦虑,借到项链后的欣喜若狂。
23.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