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的原则及措施 ppt课件

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的原则及措施 ppt课件


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 1、伤口处理 2、报告 3、风险评估 4、预防用药 5、抗体及健康追踪
HIV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
• 经评估有需要预防用药的应尽快用药,要 求接触后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24小时,但 即使超过24小时(24小时内用药100%保护 ),也应实施预防用药。
暴露者
暴露于HBV
1. 未接种乙肝疫苗
血源性疾病职业暴露预防和处 理的原则及措施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定义
• 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 中,意外被血源性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 液污染了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或被含有病原 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 感染或引发某种疾病潜在的情况。
常见的血源性传染病有哪些?
• 艾滋病(HIV) • 乙型肝炎(HBV) • 丙型肝炎(HCV) • 梅毒(TP)
2. 接种后无抗体产生 3. HbsAb(+)定量
<10iu/ml或抗-HBs 水平不详
4. HbsAb (+) 定量 10~100iu/ml
5. HbsAb (+) 定量 >100
肌注 HBIG200~400U(最好 24h内) 乙肝疫苗 全程免疫 (20μg/次 0,1,6
乙肝疫苗强化 (20μg/次)
不需进一步处理
暴露于HCV
• ∙暴露后尚无有效的预防用药措施 ∙加强暴露后随访,尽早发现感染及时治疗
暴露于梅毒处理
• ∙暴露源抗体(+),预防性注射长效青霉素 240万U/次,每周一次,连续2~3周。
∙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 口服,连服14天 。
Hale Waihona Puke 针刺伤后感染的危险程度∙血污染针头刺伤后,不同病原体感染危险度 ∙HBV感染率6%~30% ∙HCV感染率0.4% ∙HIV感染率0.3% ∙影响感染发生的因素 ∙针刺伤的深度(尤其是空心针) ∙接触物与量多 少 ∙病毒载量和疾病严重程度(晚期艾滋病患者或未 经治疗,病毒载量高) ∙暴露者防护情况及暴露后处理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