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
本章要点
早期的管理思想(19世纪末以前)
古典管理思想( 19世纪末到1930年)
中期的管理思想(1930年到1945年) 现代管理思想(1945年以后) 现代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阶段
• 早期管理思想阶段,产生于19世纪末以前;
• 古典管理思想阶段,19世纪末至1930年,以泰 勒和法约尔为主要代表;
第三节
中期的管理思想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巴纳德的协作社会系统理论
一、梅奥——人际关系理论/学说
梅奥(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 原籍澳大利亚的美国行为科学家。他与罗 特利斯伯格(FritzG.Roethlisberger, 1898—1974)通过霍桑试验,提出著名的“ 人际关系学说”,开辟了行为科学研究的 道路。
2.主要依靠经验进行管理
第二节
古典管理思想
泰勒与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与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与行政组织理论
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Frederick Taylor, 1856—1915),美国著名管理 实践家,管理学家,科学管 理之父。1911年,出版《科 学管理原理》一书。
泰勒的科学管理
(六)巴贝奇的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巴贝奇——数学家和机械工程师 对工作方法的研究——要提高工作效率,必须研究工作方法 对报酬制度的研究——按对生产率的贡献确定工人报酬
(七)尤尔的工厂秩序和法典
尤尔——化学家和经济学家 出版著作——《工厂哲学:论大不列颠工厂制度、道德和商 业经济》 主张建立工厂手工业的秩序和工厂必要的纪律和法典
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主要表现在作 业管理和组织管理上。
1.作业管理
(1)工作定额原理 :通过动作和时间研究确定工人的 合理工作量。 (2)标准化原理:要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 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在标准化的工作环 境中操作。 (3)合理配备工人: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挑选 和循序渐进地培训第一流的工人。
2.十四条管理原则。法约尔提出了著名的十四条管 理原则,至今仍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 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个 统 统 纪 权 工 人 一 一 律 责 作 利 领 指 相 分 益 导 挥 等 工 服 从 整 体 利 益 统一指挥:指组织中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并接受他的 命令。 团 结 精 神 首 创 精 神 人 公 秩 跳 集 员 平 序 板 权 稳 原 与 定 则 分 权 统一领导:是指组织结构的设置问题,即每一个具有同一目标 的组织活动,应当在一位管理者和一个计划的指导下进行。
• 职业管理人员:公职人员必须是专职的,并有固定薪金保证;
• 严格遵守组织中规定的规则和纪律:受规则和制度制约,而且 是毫无例外地适用于各种情况。
古典管理理论小结
古典管理时期的三位主要代表人物,为管理学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泰勒开管理研究中科学方法之先河——科学管理之父。 泰罗率先在管理研究中采用近代科学方法,开管理研究中 采用科学方法之先河。 法约尔明确管理是企业的一种基本活动,为研究管理过 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代经营管理之父。法约尔明确 管理是企业的一种基本活动,其过程或职能为计划、组织、 指挥、协调、控制,为研究管理过程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 论框架。
3.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征:
• 实行劳动分工:明确规定每一个成员的权力和责任,并作为正 式职责使之合法化; • 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各种公职或职位按权力等级组织起来, 形成自上而下的等级系统; • 正式的选拔:通过正式考试的成绩或在培训中取得的技术资格 来挑选组织的所有成员; • 官员是上级委任:只有个别职位才实行选举制; • 管理人员与所有者分开: • 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
• 古典管理理论多着重于生产过程,组织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多 强调科学性、精密性、纪律性,而对人的重视较少,把工人当 作是机器的附属品,不是人在使用机器,而是机器在使用人, 这就利激了工人的强烈不满,于是一些学者开始从生理学、心 理学、社会学等方面出以研究企业中有人的一些问题,以及研 究如何按照人的心理发展规律去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于是 行为科学就应运而生,这是继古典管理理论之后管理学发展的 一个重要阶段,也是现代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为科 学基本上可分为两大时期,人际关系学说,以二十世纪二十年 代霍桑开始,后期是1949年在美国芝加哥讨论会上第一次提出 行为科学,1953年正式定名为行为科学。
未战庙算,以道为首--战略计划思想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信息管理思想 因敌制胜,践墨随敌--灵活管理思想 上兵伐谋,出奇制胜--市场竞争谋略 治众如治寡--组织管理思想
二、西方早期管理思想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古埃及的金字塔管理机构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古罗马的统治者戴克里先 欧洲文艺复兴
(三)小瓦特和博尔顿的科学管理制度
小瓦特着手改革工厂的组织和管理
博尔特关注营销活动 建立起许多管理制度
(四)马萨诸塞车祸与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车祸——铁路公司低劣的管理——铁路公司进行管理改革 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两权分离对管理的重要意义
(五)欧文的人事管理
欧文——空想社会主义者
在工厂进行管理试验 重视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事管理之父
• 中期管理思想阶段,1930年至1945年,以梅奥 和巴纳德为主要代表; • 现代管理思想阶段,1945年以后至今,管理思 想活跃,出现了许多流派;
第一节
早期的管理思想
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1、天时地利人和——环境的重要性 2、穷究事理,先谋后事——决策是领导者首要任务 3、知人善任,赏罚严明——人的管理 4、刚柔并济,德刑并用——胡萝卜加大棒 5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分权管理, 强调组织理论强调统一指挥 6、孙子兵法——
三、工业革命与科学管理思想
•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革 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于英国,机器的出现是 工业革命的起点。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 明手摇纺纱机――珍妮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 序幕。
(一)理查德·阿克莱特的科学管理实践
理查德·阿克莱特,工业革命时期的企业家 建立大规模的工厂 对企业的管理,显示了他的组织、协调和计划才能
法约尔的贡献
(1)提出了管理活动的普遍性(一般管理的概念) (2)创立了一套完整的管理理论 (3)提出了管理教育的必要性
三、马克斯·韦伯——行政组织理论
马克斯· 韦伯(Max Weber,1864 — 1920),德 国著名思想家、社会学家,被誉为“组织理论 之父”。
他在管理思想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所谓的理想的行 政组织机构模式。其主要著作有《经济史》、《社会 和经济组织的理论》。理论核心是权威结构理论。 权威的来源:
第二章 管理思想发展的演变过程
管理思想发展史
• 自从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活或者说集体生活, 就有了管理的实践和经验总结。管理经验、管理思 想的历史同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有关管理的理论 和知识体系,是在人类长期实践、长期积累基础上 形成的。
管理思想发展史
• 目前为止,管理的历史发展经过了早期的管理思想 (历史上的管理实践)、古典管理理论(泰罗—— 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管理职能及一般管理、 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理论)、中期的管理思想 (巴纳德——一般组织管理原理、梅奥——人际关 系学说)、当代管理理论发展阶段(现代管理理论 的学派、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 甘特
二、法约尔——管理职能及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Henri Fayol,1841— 1925),法国著名管理实践家 ,管理学家,古典管理理论创 始人之一。管理过程学派的奠 基人。代表作是1916年《工业 管理和一般管理》,被称为“ 现代经营管理”之父,也是管 理过程学派的奠基人。
1.六种经营活动。法约尔认为,经营和管理是两个不同的 概念,经营是引导一个组织趋向一个目标。经营包含六种 活动:
(八)汤尼的收益分享制度与哈尔西的奖金方案
汤尼——公司总经理 发表《收益分配》一文,提出对职工报酬采取收益分享制度 哈尔西的贡献——工资制度
发表论文《劳动报酬的奖金方案》
三种报酬制度的弊端 奖金方案——按每个工人设计
四、对早期管理实践的概括
1.形成的主要是一些分散的、零碎的、没有体系 的观点、见解和思想
技术活动(生产、制造和加工)
商业活动(采购、销售和交换) 财务活动(资金的筹措、运用和控制) 安全活动(财、物和人身的安全) 会计活动(记账算账、成本核算和统计等) 管理活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管理包含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大职能。管 理具有可概念化、可理论化、可传授的特点,应该大力发 展管理教育。
(二)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济人观点
1.苏格兰政治经济学家和哲学家亚当斯密:提出了劳 动分工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劳动分工提高生产效率 的原因:
增加了每个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
节省了从一种工作转换为另一种工作所需的时间;
分工可以使劳动简化。
2.经济人观点:经济现象是由具有利己主义的人们的 活动产生的。
1.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在 芝加哥附近的霍桑工厂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这次试 验最初的目的是根据科学管理原理,探讨工作环境 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试验结果出乎研究者预料, 不论照明程度提高还是降低,产量都增加了,当时 试验者无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从1927年开始,梅 奥和罗特利斯伯格参加到该项试验中,研究心理和 社会因素对工人劳动过程的影响。
泰罗科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的贡献:
• 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 • 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局限性: • 对工人坚持“经济人”假设; • 仅重视技术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因素; • 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而没有解 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 吉尔布雷斯夫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