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一.共价键1.特点:具有性和性(无方向性)2.分类:(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1)δ键:(以“”重叠形式)a.特征:b.种类:S-S δ键. S-P δ键. P-Pδ键(2)π键:(以“”重叠形式),特征:3.判断共价键类型的一般规律是:共价单键中共价双键中共价三键中【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π键是由两个p原子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B. δ键是镜面对称,而π键是轴对称C. 乙烷分子中的键全为δ键而乙烯分子中含δ键和π键D. H2分子中含δ键而Cl2分子中含π键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B. 非金属元素之间不能形成离子键C. 气体分子单质中一定存在非极性共价键D. 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二.键参数1.键能的定义:2.键长与共价键的稳定性的关系:键长越短,往往键能,这表明共价键。
3. 决定共价键的稳定性,是决定分子的立体构型的重要参数。
【练习】1.关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键角是描述分子立体结构的重要参数B.键长的大小与成键原子的半径和成键数目有关C.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共价化合物越稳定D.键角的大小与键长、键能的大小无关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B.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C.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键长D.H-Cl的键能为431.8kJ/mol ,H-Br的键能为366 kJ/mol 这说明HCl比HBr分子稳定3.已知H-H键能为436 kJ/mol ,H-N键能为391 kJ/mol ,根据化学方程式高温、高压N2+3H22NH3,1molN2与足量H2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 kj/mol ,则N —N的催化剂键能是()A.431 kJ/molB.945.6 kJ/molC.649 kJj/molD.896 kJ/mol三.等电子体相同和相同的粒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和相同的空间构型【练习】人们发现等电子体的空间结构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CH4和NH4+是等电子体,键角均为60°B.NO3+和CO32-是等电子体,均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C.H2O+和PCl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结构D.B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B3N3H6分子中不存在“肩并肩”式重叠的轨道四.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价层电子对数=2.孤对电子数的计算方法:3.VSEPR模型和分子的立体构形的推测例:H2O 孤对电子数为,δ键数,价层电子对数为,VSEPR模型,略去VSEPR模型中的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因而H2O分子呈形。
【练习】1.下列分子构形为正四面体型的是()①P4②NH3 ③CCl4④CH4⑤H2S ⑥CO2A.①③④⑤B.①③④⑤⑥C.①③④D.④⑤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处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是( )A.C 2H 2B.CS 2C.NH 3D.C 6H 63下列分子和离子中,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的几何构型为四面体形且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为V 形的是( )A.NH 4+B.PH 3C.H 3O +D.OF 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 4和CO 2分子中都只含有共价键l 4和NH 3的分子的立体结构都是正四面体C.BF 3分子中各原子均达到8e-稳定结构D.甲烷的结构式为 H —C —H ,它是对称的平面形分子五.杂化轨道理论1.杂化轨道类型(1)SP 杂化— 形,杂化轨道数为 ,轨道间的夹角为 。
如(2)SP 2杂化—— 形,杂化轨道数为 ,轨道间夹角为 。
(3)SP 3杂化—— 形,杂化轨道数为 ,轨道间夹角为 。
2.杂化轨道数=3.杂化轨道只能用于形成 键成为 。
不能形成 键;未参加杂化的P 轨道可用于形成 键。
【练习】1.下列有关杂化轨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中能量相近的某些轨道,在成键时能重新组合成能量相等的新轨道B.轨道数目杂化前后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C.杂化轨道成键时,要满足原子轨道最大重叠原理.最小排斥原理D.杂化轨道只能形成δ键或填充孤对电子2.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相同的是( )A.CO 2与SO 2B.CH 4与NH 3C.BeCl 2与BF 3D.CH 2与C 2H 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Cl 3分子是三角锥形,这是因为磷原子是sp 2杂化的结果B.sp 3杂化轨道是由任意的1个s 轨道和3个p 轨道混合形成的4个sp 3杂化轨道C.中心原子采取sp 3杂化的分子,其几何构型可能是四面体型或三角锥形或V 型D.AB 3型的分子空间构型必为平面三角形4.下列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为SP 杂化,分子的空间结构为直线形且分子中没有形成π键的是( )A.CH CHB.CO 2C.BeCl 2D.BF 3六.配合物理论简介1.配合键的形成条件:2.对配合物 [Cu(NH 3)4]SO 4 ,内界为 ,外界为 ,中心体为 ,配体为 ,配位数为 ,存在的化学键为 。
【练习】1.向盛有硫酸铜水溶液的试管里加入氨水,首先形成难溶物,继续添加氨水,难容物溶解得到深蓝色的透明溶液。
下列对此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 2+的浓度不变B.沉淀溶解后,将生成深蓝色的配合离子[Cu(NH 3)4]2+C.向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乙醇,溶液没有发生变化D.在[Cu(NH 3)4]2+离子中,Cu 2+提供孤电子对,NH 3提供空轨道2.下列现象的变化与配合物的形成无关的是( )A.向FeCl 3溶液中滴加KSCN,出现红色B.向Cu 与Cl 2反应的集气瓶中加入少量H 2O ,呈绿色,再加水,呈蓝色C.向FeCl 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深D.向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H 3·H 2O 溶液至过量,出现白色沉淀H H七.分子的极性1.分子的极性是分子中化学键的。
(1)非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
化学键的极性的向量和。
(2)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
化学键的极性的向量和,使某一部分呈,另一部分呈。
2.(1)只含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2)含极性建的分子,若分子结构是,则是非极性分子,否则为极性分子。
3.经验规律(1)ABn—若A上无孤对电子,则为分子。
(2)ABn—若A的化合价绝对值,则为非极性分子【练习】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以非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B.以极性键结合起来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C.非极性分子只能是双原子单质分子D.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共价键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卤化氢分子中,卤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共价键的极性越强,稳定性也越强B.以极性键结合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C.判断A2B或AB2型是极性分子的依据是:有极性键且分子构型不对称,键角小于180°,为非直线结构D.非极性分子中,各原子间都应以非极性键结合3.下列化合物中,化学键的类型和分子的极性(极性或非极性)皆相同的是()A.CO2和SO2B.CH4和SiO2C.BF3和NH3D.HCl和HI八.范德华力和氢键1.范德华力的影响因素:(1)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越大,范德华力越强,熔沸点。
(2)分子的极性越大,范德华力。
(3)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范德华力,熔沸点。
2.氢键的概念:。
常见的有氢键的物质、、3.氢键的特征:(1)大小关系:< < .(2)氢键化学键,是一种特殊的分子间的作用力。
(3)具有性和性。
【练习】1.下列关于范德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较弱的化学键B.分子间存在的较强的典型作用C.直接影响物质的熔、沸点D.稀有气体的原子间存在范德华力2.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氢键的作用,使NH3,H2O,HF的沸点反常,且沸点的高低顺序为HF>H2O>NH3B.氢键只能存在于分子间,不能存在于分子内C.没有氢键,就没有生命D.相同量的水在气态、液态和固态时均由氢键,且氢键数目依次增多3.下列化合物的沸点比较,前者低于后者的是()A.乙醇与氯乙烷B.邻羟基苯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C.对羟基苯甲酸和邻羟基苯甲酸D.H2O与H2Te4. 已知和碳元素同主族的X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长周期,短周期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3,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式是XY4。
试回答:(1)X元素的原子基态时电子排布式为:Y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2)若X.Y两元素电负性分别为2.1和2.85,试判断XY4中X与Y之间的化学键为(填“共价键”或“离子键”)(3)该化合物的空间结构为 形,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 ,分子为 (填“极性分子”或“非极性分子”)(4)该化合物在常温下为液体,该液体微粒间的作用力是(5)该化合物的沸点与SiCl 4比较: 的高(填化学式),原因是九.溶解性1.“相似相溶”规律:2.影响因素:(1)外界因素: , 。
(2)溶质与溶剂之间形成 ,溶解度增大。
(3)溶质与溶剂发生反应,溶解度 。
(4)从 角度也有相似相容规律。
【练习】1.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的知识来解释的是( )A .乙醇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互溶B .HF能以任意比溶于水C .醇中的羟基数目越多,该物质就越易溶于水D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2.下列现象不能用“相似相溶“解释的是 ( )A .氯化氢易溶于水B .氯气易溶于NaOH 溶液C .碘易溶于CCl 4D .碘难溶于水3.下列物质中,属于易溶于水的一组是 ( )A.CH 4 CCl 4 CO 2B. NH 3 HCl HBrC. Cl 2 H 2 N 2D. H 2S C 2H 6 SO 2十.手性判断手性碳的依据:【练习】1.下列分子中,含有手性碳原子的是( )A .CH 3—CH —∣CH 3COOH B .CH 3—CH ∣OH COOH C .CHBrCl 2 D .CH3—CHO2. 下列有机物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标有“*”的碳原子),具有光学活性。
当发生下列化学反应时,生成新的有机物无光学活性的是( )CH 3—C —O —CH —CHOA .与新制银氨溶液反应B .与甲酸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C .与金属钠发生反应D .与H 2发生加成反应十一.无机含氧酸分子的酸性1. 无机含氧酸的通式可写成 ,非羟基氧的个数n 值越大,酸性2.最高价含氧酸。
成酸元素的 越强,酸性越强。
3.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的含氧酸, ,酸性越强,如HClO 4 HClO 3 HClO4.利用方程式也可比较,根据强酸制弱酸【练习】1.已知含氧酸的通式可写成 (HO)m RO n 表示,一般而言,该式中m 大地是强酸,m 小的是弱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