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浅析中介语石化现象及应对策略
【摘要】中介语理论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介语的产生是不可免的,本文介绍了中介语的概念及特点,着重分析了二语习得过程中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及形成原因,并提出了如何解决外语学习中中介语石化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中介语;二语习得;石化
一、中介语及中介语石化
中介语(inter language),即过渡语,指的是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或讲授者通过一定策略,在目的语输入、输出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或讲授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

近年来,专家们通过大量研究论证基本达成共识:外语学习者在通过目的语过程中,必须经过中介语阶段。

所谓“石化”,就是母语的词条、规则和次系统倾向保留在与目的语相关的中介语中。

按照selinker的定义就是“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的一些语言项目、语言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都对改变这种状态不起作用(selinker,1972)。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中介语的石化现象很普遍。

当外语学习达到一定阶段后,随着学习者学习时间和学习量的增加,语言结构的所有层面不再进一步从母语到目的语这个终点发展,而是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

二、造成中介语石化的原因
造成中介语石化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母语、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三个方面。

(1)母语的负迁移。

外语学习者在学习中所犯的多半错误都来自母语的干扰,这种干扰就是所谓的负迁移。

学习者不自觉地把母语的形式和规则套用到外语中,例如母语为汉语的学生会将“红茶”说成“red tea”,或是把“don’t teach a fish to swim.”直译成“别教鱼游泳”。

事实上,母语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每一位学生都是存在的,而这种存在体现在语音、语法、词汇、修辞等各种不同的语言层面上。

(2)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也会造成外语学习过程中中介语的石化,主要体现在不当的记忆方法、有意或无意地使用简化语言、回避词汇或语法上的错误等。

除此之外,推理也是造成中介语石化的一个常见原因。

推理是学习者对语言输入形成各种假设的手段。

也就是说,学习者如果不能依据母语迁移或简化等策略获得目的语知识,便会自己从习得中推理出某些目的语规则,而这些规则往往是错误的,如在学了特殊疑问句和复句后,很容易错误地造出“i don’t know what is her name?”这类的句子。

(3)学习态度。

外语学习过程中,许多交际策略或学习策略会使学习者产生一种错觉,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认为没有必要拓展学习,学习者对交际策略的过分依赖,会产生石化倾向。

另外,口语教学中为了语言的流利性,忽视语言的准确性的作法、老师教学语言的不地道以及使用教材过时等等因素也会造成石化。

ellis
(1994)在《第二语言习得》一书中把石化现象的起因归纳为学习者的内因和外因。

内因主要指年龄因素和对目的语所持的社会心理距离。

外在因素包括培训转移、交际压力等。

此外,学生如果长期处于焦虑、自卑等负面情绪中,也不利于他们的学习。

三、如何在语言教学中解决学生中介语石化现象
语言石化现象是中国外语学习者普遍存在的问题。

教师应意识到这点,并适当给学生讲解中介语理论,让其在平时的学习中尽量避免石化现象。

一方面,老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使自己的中介语接近甚至达到目标语的水平,给学生提供正面有效的语言输入。

笔者认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师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一是教师本身要不断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教师修养,完善教学策略。

二是各高校增大师资的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参加培训,学术交流会议等学术活动,鼓励教师提高学历。

另外教师在授课时应把握好教学各环节,课前精心设计各种情境,课中规范教学,避免使用过于简化的内容,课后可通过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各方面的学习动机,从而让他们能主动地加大学习难度,克服原有的固化思维和石化现象,使其有效地继续进行英语学习。

好的语言学习者适应能力强,他们注重分析各种方法,会有意识地灵活选择运用多种学习策略,去创造条件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这中介语石化理论的研究,充分认
识中介语与目的语的辩证关系,提高教师专业能力的同时,设计最佳的外语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体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防止石化现象的产生,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ellis,r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4 [2]陈亚平. 二年级现象的心理学解释及对策[j]. 外语教学与
研究,1997
[3]束定芳.现代外语教学[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m]. 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4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