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二OO 年二OO 学年第一学期级年制医学专业_病理生理学_课程学期末试题考试日期______ 级___________专业____大班________小班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一、名词解释(每题1.5分《翻译0.5分,解释名词1分》,共9分)1.Hypokalemia2.Anion gap,AG3.Edema4.DIC5.Exogenous cases HE6.Death domain, DD二、是非题(每题1分,共6分)(对用“+”;错用“-”表示)1.大量丢失低渗液或纯水是引起高渗性脱水的基本原因之一。
2.p53基因突变可导致p21cip1转录丧失,使CDK2受抑制缺失,易导致肿瘤的发生。
3.高排低阻型休克时,由于患者皮肤是温暖的,所以不存在组织细胞缺氧。
4.在多种不同原因作用下,凝血因子FⅫ激活是引起DIC发病的主要机制。
5.发生右心衰竭时,临床表现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6.严重肝功能障碍时,体内胰高血糖素增加可导致大量AAA进入脑内引起肝性脑病。
请把是非题答案填入下方括号内:1();2();3();4();5();6()。
三、填充题(每空格0.5分,共20分)※※答案写在每题下相应数号的空格内内1.血管内外体液交换失平衡引起水肿的主要原因和机制,包括①;②;③和④。
①;②;③;④。
2.根据缺氧的原因与血气变化特点,可把缺氧分为四种单纯性缺氧类型:①;②;③;④。
①;②;③;④。
3.严重呕吐大量丢失胃液时,引起的酸碱平衡紊乱为①,其发生的最主要机制与②的大量丢失有关。
①;②。
4.目前认为,EP可能通过三种途径:①,②,③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调定点升高,导致机体发热。
①;②;③。
5.诱生性HSP的主要功能与应激时①有关,保护细胞②,加速修复。
①;②。
6.氧自由基,属于活性氧的一种,包括①和②。
①;②。
7.在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休克早期微血管收缩主要因素是①;休克期微血管扩张的主要原因是②;休克晚期微血管麻痹原因是③。
①;②;③。
8.在凝血系统的激活中①和②这二个因素在DIC发病机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①;②。
9.呼吸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①或(和)②。
①;②。
10.ARDS的病理变化特点是发生急性严重的①损伤,主要临床表现是出现进行性加重的②和③。
①;②;③。
11.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过程,可分为三期:①、②和③。
①;②;③。
12.GABA学说认为:进入脑内的GABA与神经①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细胞外②内流,使神经元出现③,造成神经传导障碍。
①;②;③。
13.GAS分为三期:警觉期以①兴奋为主;抵抗期以②增多为特点;衰竭期出现③和死亡。
①;②;③。
14.基因易位是导致细胞凋亡异常的重要原因。
例如,20%的弥漫性B细胞淋巴瘤存在染色体①易位,此易位导致②受免疫球蛋白(Ig)基因③的影响而高表达。
①;②;③。
15.DNA 损伤检查点位于①交界处,检查DNA是否受损。
①。
四、单选题(每题1分,共26分,选择唯一正确答案填入【】)1.高渗性脱水(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体液:【】A.以血浆部分减少最明显;B.以细胞内液部分减少最明显;C.以组织间液部分减少最明显;D.细胞内、外液都明显减少;E.细胞内、外液减少都不明显。
2.下述何种变化能最敏感地引起ADH分泌增多?【】A.血钠增高;B.血钾增高;C.血容量增高;D.血钠降低;E.血钾降低。
3.水肿与水中毒的共同点在于:【】A.体钠总量增加;B.体钠总量减少;C.细胞内液增加;D.细胞外液增加;E.体液总量增加。
4.GC增强膜稳定性的可能机制为:【】A.诱导巨皮质素产生,减少膜磷脂的降解;B.减少氧自由基的释放;D.促进膜脂质代谢过程;C.促进细胞膜离子泵活性;E.促进细胞各种蛋白成分包括膜蛋白的合成。
5.引起高钾血症最常见和主要的原因是:【】A.急性酸中毒,细胞内K+外移;B.高钾血症型家属性周期性麻痹;C.血管内溶血,红细胞释放K+;D.肾功能衰竭;E.醛固酮分泌减少或存在醛固酮抵抗。
6.长期饥饿可引起:【】A.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B.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C.乳酸酸中毒;D.盐水反应性碱中毒;E.盐水抵抗性碱中毒。
7.低张性缺氧引起对组织氧供应减少的主要原因与机制是:【】A.PaO2降低;B.SaO2降低;C.CaO2降低;D.外周血管收缩,对组织的血供减少;E.以上都不对。
8.严重贫血引起缺氧,下述指标变化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A.CO2max降低;B.SaO2降低;C.CaO2减少;D.CvO2减少;E.A-VdO2缩小。
9.下述何种临床表现是休克加重最明显的标志:【】A.少尿、无尿;B.皮肤湿冷;C.皮肤出现花斑;D.脉搏细速;E.以上都不是。
10.产科意外容易诱发DIC, 主要是由于:【】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低下;B.血液处于高凝状态;C.微循环血流淤滞;D.纤溶系统活性增高;E.血中促凝物质含量增多。
11.下列哪一个不是缺血-再灌注时白细胞聚集的粘附分子:【】A.PECAM-1;B.ICAM-1;C.TM;D.CD11/CD18;E.PGSL-1。
12.下述何种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表述是正确的?【】A.缺血已引起组织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再灌注时显示出损伤存在;B.缺血后再灌注,使组织细胞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反而加重;C.缺血并未引起组织细胞损伤,是由于再灌注导致组织代谢障碍及结构破坏;D.缺血后再灌注,组织细胞功能代谢障碍更加显见;E.在缺血使组织发生可逆损伤的阶段,再灌注导致更严重的组织细胞损伤。
13.水肿时,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的主要机制是:【】A.ANP减少;B.Ald增多;C.肾血流重分配;D.FF增大;E.ADH增多。
14.DIC的原发病中,那种疾病最常见?【】A.外伤;B.感染性疾病;C.组织损伤。
D.过敏性疾病;E.胎盘早期剥离。
15.维生素B1缺乏引起心衰的机制主要是:【】A.心肌能量生成障碍;B.心肌能量利用障碍;C.兴奋-收缩偶联障碍;D.心肌收缩蛋白破坏;E.心肌能量储存障碍。
16.假性神经递质引起意识障碍的机制是:【】A.具有直接的中枢抑制作用;B.取代去甲肾上腺素;C.取代乙酰胆碱;D.抑制多巴胺合成;E.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合成。
17.肾性ARF少尿期,下述那项与诊断不符?【】A.尿比重明显降低或固定B.尿/血肌酐比值>40∶1 C.尿蛋白含量为++ D.尿钠含量增高E.尿镜检存在管型18.判断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程度的最佳指标是:【】A.高血压;B.贫血程度;C.血液pH;D.血清Ca2+浓度;E.内生肌酐清除率。
19.吸入纯氧15-20min后正常人PaO2可达550 mmHg,如达不到350mmHg, 肺内可能发生了:A.肺内真性分流增加;B.气体弥散障碍;C.肺内功能分流增加;【】D.肺泡死腔样通气增加;E.气道阻塞。
20.慢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如用30%氧气较快纠正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后,将继发下列哪一种酸碱平衡紊乱:【】A.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B.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C.呼吸性碱中毒;D.代谢性碱中毒;E.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中毒。
21.关于发绀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静脉血中脱氧Hb超过50g/L即可引起发绀;B.严重贫血引起的缺氧,其发绀一般不明显;C.休克和心力衰竭患者可以出现发绀;D.缺氧不一定有发绀;E.发绀不一定是缺氧。
22.肝昏迷时血氨增高最主要原因是:【】A.肠道内产生NH3增多;B.肠道吸收NH3过多;C.NH3在肾脏分泌排泄减少;D.过多摄入蛋白质,氨产生多于清除;E.尿素合成障碍。
23.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Ⅰb/Ⅸ通过下列哪个因子与胶原结合:【】A.TM;B.FⅫ;C.TXA2;D.vWF;E.TF。
24.应激性溃疡形成的最基本条件是:【】A.胃粘膜缺血;B.胆汁返流;C.胃腔内H+向粘膜内的反向弥散;D.粘膜内[HCO3-]降低;E.酸中毒时血流对粘膜内H+的缓冲能力降低。
25.细胞凋亡时核酸内切酶切割DNA双链的断裂点在:【】A.DNA损伤区;B.DNA双链的两端;C.DNA复制位点;D.核小体连接区;E.高GC含量区。
26.参与cyclins降解的主要是:【】A.溶酶体酶系统;B.泛素-蛋白酶小体系统;C.核酸内切酶系统;D.内质网的蛋白处理系统;E.以上均不对。
五、多选题(每题1.5分,共9分,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填入【】)1.高钾血症时的心电图表现为:【】A.T波高尖;B.T波低平;C.QRS波低宽;D.P波低宽;E.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发生室颤。
2.高渗性脱水(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有:【】A.渴感;B.尿少,尿比重增高;C.不易发生休克;D.颅内高压;E.脑出血。
3.血浆中具有抗凝血作用的物质为:【】A.F1+2;B.APC;C.AT(AT-Ⅲ);D.TFPI;E.-AP。
24.ARF多尿期的多尿机制主要为:【】A.肾浓缩功能未恢复;B.渗透性利尿作用;C.间质水肿解除;D.血钾降低;E.肾血流和肾小球滤过功能逐渐恢复。
5.慢性呼吸衰竭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原因是:【】A.肺血管内皮源性EDCF和EDRF分泌异常;B.低氧血症导致循环中枢受损;C.无肌型肺微动脉化;D.肺血管平滑肌和成纤维细胞肥大增生;E.肺小动脉炎、肺cap床大量破坏和肺栓塞。
6.下列对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Fas 是一种细胞表面受体;B.Bcl-2 可促使线粒体释放凋亡诱导因子;C.野生型p53可抑制细胞凋亡;D.c-myc是一种双向调节基因;E.Bcl-x可编码抑制和促进凋亡的两种蛋白质六、问答题(共4题,30分). .1.部分肺泡V/Q比值≤0.1,功能性分流>30%時,患者血气有何变化?其机理是什么?(6分)2.从兴奋-收缩偶联的角度分析ATP严重不足导致心肌舒缩性下降的机制。
(7分)3.休克缺血性缺氧期为什么也被称为休克代偿期?(7分)4.某一患者因矿难断绝食物状态四天,经现场救出后,该患者呈昏睡状态和无尿。
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测定结果如下:pH 7.24,PaO2 11.9KPa(90mmHg),PaCO2 4.9KPa(37mmHg),SB、AB = 15.8 mmol/L,BE = -10 mmol/L,[Cl-] 104mmol/L、[ Na+ ]144mmol/L,[K+ ] 6.7mmol /L。
问:(1) 该患者有何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根据是什么?分析其发生机制。
(6分)(2) 分析病人昏睡的机制。
(4分)一、名词解释(每题1.5分《翻译0.5分,解释名词1分》,共9分)1.低钾血症的定义是指血清钾浓度低于3.5 mmol/L(3.5mEq/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