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
所有统计数据均为2006-2009年
主要存在的问题
1.高层次的学科人才缺乏,学科建设和科研项目动力不足 2. 科研项目竞争力不强,科研成果显示度不高 3. 具备国家水平的重点学科不多 4. 学科研究基地支撑力度薄弱, 重点学科对其它学科的辐射效应不强 5. 医学院丰富的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整合,多学科参与的大团队不多, 争取重大课题能力不强,产出高质量论文与重大科研成果底气不足 6. 学科交叉不够,未能形成更多的新型学科增长点 7. 产学研效率不高, 横向合作有待加强
0
0 1 0 1
1
3 5 2 12
二等
二等 二等 二等
5
3 5 5 23
出台激励系统内多方合作的相 关政策,调动和整合我院和/或 校外优势资源,争取重大成果 奖励 对具有良好积累的成果项目予 以导向性支持,争取大成果
加强杰青人才培育
科技指标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10年
14
2012年
18-20(新增4-6项)
颖而出
协同相关部门做好人才引进 工作,为我校的科研队伍增 添活力
李青峰 殷善开 沈 南
促进重点学科建设
科技指标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2010年
0
十二五期间
2-3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上海市重点学科
5
18
10-13(新增5-8个)
22-24(新增4-6个)
2007-2009年 临床医学:第一
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源倾斜,鼓励和支持跨医院(学院)的学科 联合和跨专业的学科交叉合作,为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做好规 划和整合。 力争口腔基础医学、神经病学、免疫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 学、眼科学等晋升为二级学科晋升为国家重点学科, 口腔医学等成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外科学(普外)等晋升为三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外科学晋升 为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十二五科技创新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间,将按照生命科学和医学发展战略,依托新一轮“211工程”、 “985”以及上海市“085工程”等重大项目和科技基础设施的的建设,吸引和 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加大资源整合,组建大团队,构造大平台,争取大项目,产 生大成果
力争科研经费总量突破20亿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累计1100项 新增国家杰出青年6-8人
口腔医学:第二
基础医学:第四
重点实验室建设
科技指标
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 室 上海市重点实验室
2010
2 7 13
十二五期间
3(新增1个) 9(新增2个) 17(新增4个)
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985”、“211”等
“十一五”期间新增国家部委重点 实验室(工程中心)2个 “十一五”期间新增上海市重点实 验室5个
学科水平总体处于全国医学院校前列(临床第一、口腔第二、基础第四) 新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2 个
新增国家“973”和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 4 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89 项,杰青 4 项,列全国医学院校前茅 国家级科技奖 12 项,上海市科技奖 80 项,一等奖 13 项 2010年,新增国家自然基金309项,列全国医学院校第一 2010年,国家级科技奖 5 项,包括 1 项国家最高科技奖
3个左右一级学科评估进入全国前三名;
加快提升技术平台和实验基地的功能和水平,新增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 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部市学科创新基地。
为保障完成十二五的目标,我们拟完
善和制定一系列措施和机制,挖掘科技创
新和学科建设的潜力,使我医学院的科研
水平登上新的台阶
促进科研经费(项目)增长的举措
科技指标
当年科研经费(亿)
2010年
3.43
2012年
4.50
2015年
5.0
自 然 基 金 项 目 激 励 措 施
科研经费总量:20亿 国家自然基金总数:1100项
完善科研管理体系、优化竞
争激励机制、促进横向合作
以及健全PI制度,为科研产 出创造良好的氛围
提升获取重大重点项目的能力
1.对接国家发改委的重大专项、创新能力建设专项;
促进高质量论文数量增长的举措
科技指标
医学类SCI论文
2010年
645
2012年700Biblioteka 2015年1000
新增Nature/Science
2
3-5(新增1-3篇)
5-7(新增3-5篇)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58 259
400
604
851
优化SCI论文奖励措施,由单纯追 求数量增长向数量与质量并重方 向转变 推进国际交流,加强与国际知名
拓展科研人员国际视野,重
整体提高医学院的国际学术
影响力
作开展科研项目和联合实验
室
为争创国际一流垒实基础
规范学术道德行为
出台学术道德规范和管理办法
成立学术道德委员会 遏制浮躁、浮夸、科研行为不端
使我院的科研工作处于良性有序的发展势态。
谢 谢 !
2015年
22-24(新增8-10项)
序号
1
2 3 4 5 6 7
年份
2005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9年 2009年 2010年
单位
瑞金医院
瑞金医院 仁济医院 瑞金医院 第九人民医院 第六人民医院 仁济医院
国家杰出青年
朱军
刘廷析 房静远 宁 光
分析和把握人才储备的信息, 对杰青后备人才给予个体化 培育的政策,促进人才的脱
2.科技部的“973计划”和重大研究计划、“863计划”、科技攻关计划、重大科技专项; 3.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杰青、创新群体
4.上海市“085工程”及市科委等重大科技和人才计划
5.加强医工\医理交叉,拓展横向合作力度,提升争取横向经费能力,促进产学研一体发展
加大推进科研人员参与国家重大规划和项目建议和咨询工作的力度 主动策划组织 大项目 联合系统内外一流人才,整合学科优势组建大团队,争取大项目 争取获得重大重点项目20项
重大专项的支持,在组织建立转化医学、再生医学 等学科技术平台的同时,进一步改善和提升现有研 究基地条件和装备水平,通过学科交叉和人才队伍 建设,增强学科基地的技术服务功能和支撑水平,
提升实验基地的综合实力
推进转化医学研究院的建设
强化转化医学理念,鼓励多学科交叉
建设以生物样本和队列样本为核心内容的转 化医学研究院 通过转化医学研究院的建设,突破学科间的 壁垒,打造转化医学学科链
学科建设目标
通过“十二五”建设,基本完成面向国际前沿的新兴交叉学科布局,力 争在若干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优势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某些研究方向 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基础医学学科达到国内领先,预防医学与公共卫生等学科影响力得到明 显的提升; 新增1-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6-8个左右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十二五”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规划 汇 报
科技发展处 二○一○年十一月十日
“十一五”期间的科技创新和学科建设
已呈现良好的发展势态
一、“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主要成绩(截止2009年12月)
新增国家重点学科 4 个(病理和病生、骨外科、心血管内科、遗传学)
大学合作
促进国家级重大奖项突破的举措
科技指标
国家科技一等奖 国家科技二等奖(全部)
2010年
0 34
2012年
0 40(新增6项)
2015年
1 50(新增16项)
国 家 奖 年度 国家技术 发明奖 2005 0 国家科技 进步奖 1 等级 二等
上海市科 技一等奖 5
2006
2007 2008 2009 合计
加强学科平台建设
依托转化医学校级平台建设推进学科平台建设
1. 系统整合血液学平台
2. 再生与修复医学
3. 新药临床试验平台
4. 基础医学平台
进一步推动国际合作
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国际交流,
参与重大国际合作项目 视国际学术地位的提升 鼓励与国外合作发表高水平 学术论文 重点支持与国际知名大学合
十二五科技创新指导思想
瞄准国家科技和教育发展战略,对接上海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重
大需求,以科技创新为宗旨,以国际医学前沿和影响我国国民健 康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为目标,以国 家科技平台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强化转化医学理念,进 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完善科技竞争和激励机制,改进科技工作环 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全面提升 参与国家重大科学规划和研究的能力,提高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 的质量,力争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
重大重点项目20项
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励取得新突破 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重大项目的竞争优势更加明显,科技整体水平名列国内医学 院校前茅。
十二五学科建设指导思想
围绕‘两个一流’的发展目标,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以国家重大科技平台及基础设 施建设为抓手,在充实、完善、提高已建重点学科的同时, 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明确学科发展目标,强化转化医 学概念,促进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高起点构 筑医学前沿科学技术平台和实验基地,培育和新建一批能 够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新兴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