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考试2014.5学校班级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是()A应和(hè)、深黯(àn)、陨石(yǔn)、宛如(wǎn)B应和(hé)、嗥叫(háo)、掠起(lǜè)、稚拙(zhuō)C 臧否.(.pǐ)、失怙.(hù)、娴.熟(xián)、蜿蜒..(wān yán)D胆怯.(qiè)、琼.台(qióng)、黄晕.(yùn)、翌.日(yì)2、下列选项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A花枝招展小心翼翼壁垒号叫B卖弄翘望有条不紊络译不绝C大言不渐数典忘祖坐以待币震怒D细腻束手无策寡不敌众瓜目相看3、下列词语在句中解释错误的是()A高老师安排的地震演习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有条不紊:有条理,有秩序,一点也不乱。
)B国将端午节注册为他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情,真是让人七窍生烟。
(七窍生烟:形容气愤之极,好像耳目口鼻都冒火。
)C一连两节课下来,老师已经精疲力竭了。
(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D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我们要好好报答他们。
(含辛茹苦:经受艰辛困苦。
)4、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是()A开学后大家的变化特别大,简直是面目全非,我都认不出来了。
B大鹏讲的笑话让我忍俊不禁的笑了。
C同学们对那道数学题都束手无策,只好去请教老师。
D遇到难题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要主动出击,克服困难。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中国跳水队领队在出征雅典世界杯赛前表示,“这次奥运会前的热身赛预定完成三项任务,感受场馆,观察对手,摸清自身。
”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C.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欧洲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D.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是()ABCDA朱自清---《春》《背影》---人-----散文家,诗人-----《匆匆》《踪迹》B鲁彦---《听潮》----------镇海人------现代作家-------《鲁彦选集》C贾平凹----《丑石》-----丹凤人-----当代作家-----《满月儿》D程乃珊----《想念冰心》----人----当代女作家----《女儿经》7、下列短语构词方式与其他组不同的是()A鲜红的花忍俊不禁练习本B地动山摇抛砖引玉风餐露宿C衣锦还乡语文课代表乒乓球D自来水高级座椅地理图册8、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许多好书都不是畅销书②因为畅销书毕竟是有一定道理的③而畅销书也不一定是好书④否则他会与时代与社会脱节⑤但一个人必须要看畅销书A、①③⑤④②B、①③⑤②④C、①③④②⑤D、①⑤③④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根据提示补充诗句。
①,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会当凌绝顶,。
③,病树前头万木春。
④几处早莺争暖树,。
⑤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致诚则无它是矣,,。
2、仿写①青春一首歌,她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
3、下面是一位初三学生日记的片段,其中划线的两句存在语病,请运用学过的知识修改病句。
体育考试临近,①班里许多同学已超过40分。
我还差得很远,那时我有点灰心。
一场大雨过后,②一棵经得起暴风雨的垂柳给了我。
③我虚心向老师请教,严格要求自己,白天刻苦训练,晚上回到家也要训练。
“功夫不负有心人”,④我的体育成绩在一天天地改善。
三、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共14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加点字注音(每题1分,共3分)重岩叠嶂.()沿溯.()阻绝属.()引凄异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每题1分,共3分)略无阙.处:夏水襄.陵:哀转久绝.:3、翻译句子。
(每句2分,共4分)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4、用原文回答问题(2分)文中哪些词语表现了三峡“峻”的特点?5、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即描写了“”的静景,也描写了“”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2分)四、现代文阅读<1>(共13分)贫家有奇宝汪秀芬到了盛夏三伏天,大伙都要把家里的物什抖出来在太阳底下晒一晒。
冬袄夏衫,芝麻烂豆子,农家小院色*彩斑斓起来。
每当此时,父亲必定爬着颤微微的木梯取下悬在屋梁上的书袋,母亲则忙着在院子里摆起书方阵。
梁上有多少书袋,可能只有父亲明白。
随着姐姐和我相续步入学堂,书袋逐年增多。
起初,书都是放在柜子里。
每学期末,父亲总要花大约半天时间整理好我们姐妹俩用过的书籍,理得整整齐齐后放进柜子。
一次暑假,父亲再次放书时发现柜子里的书残缺不全,拿出来仔细一看,原来家里的老鼠也要读书了,书页都被咬成锯齿状。
自此,我们放弃把书从地上转移到屋顶上。
还记得第一次上学领到新书回家后,父亲赶紧找来几报纸教我包书皮。
“新书,好好爱护,好好读。
”父亲边说边极为小心地包好封皮,然后在封皮上一笔一划写下我的名字。
父亲只上过4年学,后因无钱而退学。
我不知道父亲为何如此爱书,但他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植下的爱书种子却在悄悄发芽。
从此,领到新书,我首先便是包书皮,不在书上乱画,更不会乱撕书页。
父亲常念叨的一句话是“万贯家财不如一卷香书”。
农暇时,父亲常会拿起我们涂抹过的旧书饶有兴趣地读起来。
尽管有的还是小学一年级的课本,可父亲乐在其中。
与父亲相比,母亲不仅对书,而且对一切有字的东西都怀虔诚之情。
母亲没有踏入学堂一步,至今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
母亲羡慕识字的人,更羡慕读书人。
每当我和姐姐在灯下写作业时,夏天母亲会轻轻地摇着扇子驱赶蚊子,冬天母亲会默默烧一盆旺火驱走寒冷。
家里的每本书,乃至每纸,母亲都会收拾好交给父亲整理。
由于母亲不识字,凡遇到有字的纸片书本,也不知道有用与否,母亲全盘留下。
曾经一次洗衣服,母亲忘了掏口袋,结果姐姐衣服口袋里的一纸被浸湿揉乱。
还记得放学回家,母亲忐忑不安地把一块一块粘贴在一起的纸片递给姐姐。
也不知母亲东拼西凑粘贴了多久,可那纸片其实是一草稿纸。
每次母亲扫地,整理屋子,都会把飞扬的小纸片或是撕剩的半个本子小心翼翼地捡起来。
无数次,我和姐姐大嚷那些是废纸,可是母亲微微一笑,“这些都是你们写过的东西,留着或许有用。
”于是,凡是我们姐妹读过或写过的书本,全都被保存起来。
最难忘的是前年高考后的那天中午,父亲和母亲顶着骄阳赶到学校接我回家。
经过三天无硝烟的“战争”,我已筋疲力尽。
宿舍里,父亲和母亲帮我收拾东西。
被子、衣服塞进一个包里倒还省事,可堆积如山的书本、试卷却不好带走。
父亲带来的麻袋已装满,可仍有好多书没有装下。
那些天,许多收购旧书的小贩已在宿舍前排起了长队。
“挑些重要的书带回去,其余的卖了吧。
”我提议道,那么多书拿起来很沉。
“辛辛苦苦读的书,哪能不要呢!”母亲又继续往麻袋里塞,父亲则从小店里又弄来一个麻袋。
从课本到试卷,从本子到草稿纸,母亲一点不剩地全装进麻袋里。
流火的七月,父亲弓着背,背着一麻袋书,母亲弓着背,背着一麻袋书。
走出宿舍,小贩们立刻围上来。
“不卖,不卖!”母亲极力从包围中往外挤。
“什么?三毛钱一斤,你以为我背的是什么,这是书,这是宝!”父亲似乎有点愤怒,“你们买不起!”小贩们面面相觑,“第一次遇到这么奇怪的人。
”一个小贩嘀咕道。
十几里路,三十几度高温,父母挥汗如雨赶到家时已直不起腰。
他们脸上挂满汗珠,心里却乐开了花,因为我踏上异地求学的征途,父母更格外珍惜那些书。
十几年的求学,几间小瓦房越来越破了,越来越空了,父母也越来越憔悴了,惟独梁上的书袋越来越多了。
瓦房年久失修,每到春夏多雨时节,雨水顺着瓦缝流进屋里。
高挂在梁上的书虽可逃鼠啃之苦,却免不了雨淋之灾。
于是晒书成了父母伏天的头等大事。
爬上屋顶将积攒了几十年的书一捆一捆搬下来,而后又要一本一本扎好搬上去,对于年近五十的父母来说,这不是一件易事。
可是每当矮小的瓦房前,简陋的篱笆院子里摆满大大小小的书本时,父亲会坐在一旁悠闲地吸着烟,“万贯家财不如一卷香书,我家可比百万富翁还富呀!”母亲则时不时翻动受潮的书,似乎在呵护一个宝贝。
从6岁上小学到如今,我一直在校园的书香世界里一年年长大,一步步了解世界。
村里小学的3间小瓦房留下了我天真的童年;镇上初中的小小图书室开启了我心灵的窗户;县城高中的教室搭起了我走出大山的阶梯。
一步步走过来,在农业大学的4年时光里,我在书籍的海洋里遨游,在知识的宝藏里寻觅与吸纳。
如今来到,来到中国农业大学,来到一个更大的书香世界寻觅与探索。
每年寒暑假我会不辞长途跋涉带一包心爱的书本回家,也许书页已发黄,也许本子已写满,但那是我学习的记录,那是我成长的见证。
没给父亲带一包香烟,没给母亲带一双棉袜,但父母接过我肩上的书包已笑容满面。
女儿的书是他们的荣耀,女儿的书是给他们的最珍贵的礼物。
又一个盛夏来临,故乡的小院里,父母又要为家里的“宝贝”忙碌了。
1.在文中找出对题目进行解说的一句话(2分)2.文章写了父母爱书的几件事,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中详写的一件事(3分)3.概括贯穿全文的主线(2分)4.从文中摘录一个细节描写的句子并作赏析。
(4分)5.文章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五、现代文阅读<2>(共13分)上帝只给他一只老鼠这是一位孤独的年轻的画家,除了理想,他一无所有。
为了理想,他毅然出门远行,来到堪萨斯城谋生。
起初他到一家报社应聘,想替他们工作。
编辑部周围有一个较好的艺术气氛,这也正是他所需要的。
但主编阅读了他的作品后大摇其头,认为作品缺乏新意,不予录用。
这使他感到万分失望和颓丧,和所有出门打天下的年轻人一样,他初尝了失败的滋味。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替教堂作画。
可是报酬极低,他无力租用画室,只好借用一家废弃的车库作为临时办公室。
他每天就在这充满汽油味的车库了辛勤工作到深夜。
没有比现在更艰苦的了,他想。
尤其令人厌烦的是,每天熄灯睡觉时,就能听到老鼠吱吱的叫声和在地板上的跳跃声。
为了明天有充足的精力去工作,他忍耐了。
也许是太累了,他一沾着地板就能呼呼大睡。
那只小老鼠果然一次次出现,不只是在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