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译文》PPT课件
闾里:lǘ 乡里
宗: 尊奉,推崇 遇:被赏识 屋:帽顶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 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 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 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朝廷赏识 重用。到了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 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 放弃坐车骑马,毁坏礼冠制服,徒步来往于山里, 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又 很高,就说:“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 留下来的样子吗?”于是就称他为“方山子”。
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然终不遇。 折节:改变平素志向
驰骋: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施展抱负
遇:被赏识。
2、庵居蔬食
居住草庵,吃蔬菜。
3、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古今异义。古:遗留下的样式 今:死者照片或画 像
余谪居于黄,过岐 亭,适见焉,曰:“呜 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 也,何为而在此?”方 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 此者。余告之故,俯而 不答,仰而笑,呼余宿 其家。环堵萧然,而妻 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
方山子传
北宋·苏轼
河东狮吼
龙丘居士亦可怜, 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 拄杖落手心茫然。
——苏轼
方山子档案
名:
陈慥
字:
季常
号:
方山子
住址: 光、黄间的岐亭
职业: 无业游民
经济状况: 富裕
家庭背景: 官二代、富二代
闾(lǘ)里
谪(zhé)居
陈慥(zào)
著(zhuó)帽
矍(jué)然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 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 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 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 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 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 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 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 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 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独念:私下里想 使:放纵 有:同“又” 因:趁机 精悍:精明强干
适:适逢,恰好 矍然:惊讶的样子 所以:……的原因 妻子:妻子和儿女 耸然:惊奇的样子
4、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环:四面; 堵:墙壁。萧然:形容室中空无所 有,极为贫困。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 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啊哟, 这是我的老朋友陈慥陈季常呀,怎么会 住在这里的呢?”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 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 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 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 妻子、儿女及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 子,我感到非常奇怪。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 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 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 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 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 岂无得而然哉?
世有勋阀: 世代有功勋 阀:功劳
使:假使 显闻:显赫闻名 等:等同,相类似 岂:难道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
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 阳:同“佯”,假装
6.河北有田。
河北:(古义) 黄河以北 (今屋
2.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在马上
3.岁得帛千匹。 每年
4.闾里之侠皆宗之
以……为宗,尊奉,名词的意动用法
5.余既耸然异之
认为……惊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6.见方山子从两骑
使……跟从 ,带领 动词的使动用法
山子傥见之与?
傥:或许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 做,假如他能在官场任职,到现在已得高 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 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 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 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 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 是无缘无故能如此的吗?
奴婢(bì)
岐(qí)亭
精悍(hàn)
挟二矢( Xié shǐ)
勋(xūn)阀(fá) 庵 (ān)
傥见之与(yú)阳狂垢污 (gòu)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 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 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 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 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 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因谓之方山子。
2 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遗像:(古义)遗留下来的样子。 (今义)死者生前的相片或画像。
3. 问余所以至此者。
所以: (古义) … …的原因 (今义)连词 表因果关系 因此
❖4. 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妻子
5.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马上:(古义)在马上面 (今义)立刻
改变平素志向 被赏识 居住在草庵,食野菜
Jué,惊讶相看 恰好;焉:他
-----的原因 空空荡荡 通“又”
通“佯”,假装
通“倘”,或许;与通 “欤”
通假字
1.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通“现”,显现。
2.前十有九年
通“又”
3.往往阳狂垢污
通“佯”,假装。
古今异义 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
折节:(古义)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 (今义)改变自己的节操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 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 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重点字词、句式整理
重点字词
• 稍壮,折节读书 • 然终不遇 • 庵居蔬食 • 方山子亦矍然 • 适见焉 • 问余所以至其家 • 环堵萧然 • 前十有九年 • 往往阳狂垢污 • 方山子傥见之与
见:同“现” 岂:怎么
5、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逍遥游》“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方山子鞭马使马奋起独骑而出,一箭就射中了乌 鹊。
6、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色,神色 见,通“现”,显现
私下里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 个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 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 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 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 山子拉紧韁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 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 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过了 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 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 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