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选择题(30×2)1大约在公元前9~前8世纪,雅典城邦国家渐成雏形,其标志有()①以雅典为中心的中央议事会和行政机构设立②氏族成员逐渐分化为贵族和平民③阿提卡地区部落的形成④公民陪审法庭的设立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公元前8世纪以后,雅典贵族专权的威胁主要来自于()①平民②奴隶⑧工商业奴隶主④外部城邦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3.梭伦的诗歌中写道:"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
"这主要是针对哪些人而言()A.雅典的自由民 B.雅典贵族C.雅典的执政官 D.雅典平民4.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竞至陷于绝境。
"梭伦说雅典"陷于绝境"是指()A.雅典面临外族入侵的危险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D.自然灾害的威胁5.下列对梭伦改革后的雅典公民大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有权决定战争、媾和等国家大事B.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C.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D.享有最高的司法裁判权力6.财产等级制度确立的意义是①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②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利③使下层平民获得一定的公民权利④彻底消灭了氏族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7.在梭伦改革中能体现其倾向于平民的措施是①颁布"解负令"②发展工商业③使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8.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梭伦采取的减轻社会痛苦的措施是简单而又严厉的。
以下措施中能充分说明梭伦对旧贵族"严厉"的是①颁布"解负令" ②实行财产等级制度③设立四百人会议④设立陪审法庭⑤鼓励发展农工商业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9.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A.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B.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C.不同等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D.梭伦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阶级的需要10.庇西特拉图在雅典建立了僭主政治后,他不仅没有废除梭伦改革的成果,反而把改革推向深入。
这充分说明A.梭伦改革适应了雅典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B.雅典的民主政治极为完美C.庇西特拉图统治从本质上看不是个人独裁D.改革总是有利于社会发展11.梭伦改革与克里斯梯尼改革的共同点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②用地正分取代血缘部落③否定血缘关系维丰社会④促进雅典社会的民主进程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2.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A.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B.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C.不同等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D.梭伦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阶级的需要13.战国时期,有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指出:治理国家应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
"这一主张的实行,打击了()A.奴隶主贵族B.商人C.新兴地主D.农民14.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对生产关系的变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 )A.促进了封建剥削方式的产生B.使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模式C.小农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D.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土地私有制15、1975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市郊的秦杜虎符,上有铭文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
凡兴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
燔之事,虽毋会符,行殴"。
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秦国商鞅变法 ( )A.促进商品经济发展B.加强中央集权C.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16.商鞅变法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 )A.奴隶主土地所有制已大部分被封建土地所有制取代B.新兴地主阶级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C.秦孝公审时度势取变法强国之路D.争霸战争的形势迫使秦国改革内政17.《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这则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春秋时期铁器和耕牛的作用B.春秋时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C.国君承认了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D.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18.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
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C.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19."夫秦卒与山东之卒.犹孟贲之与怯夫;以重力相压,犹乌获之与婴儿;夫战孟贲、乌获之士,以攻不服之弱国,无异垂千钧之重于鸟卵之上,必无幸矣。
"(注:孟贲、乌获均为勇猛的力士)。
统一六国前的秦国,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 A.秦人素来骠悍 B.秦地与山东自然条件不同C.秦国士兵过于霸道 D.变法使秦国军事强大20.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后世有消极影响的是()①废分封、行郡县②统一度量衡③重农抑商④燔诗书而明法令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21.对北宋中期形势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社会经济停滞不前②阶级矛盾尖锐③民族间矛盾尖锐④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22.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措施是A、集中军权B、集中行政权C、集中司法权D、集中财权23.宋朝集中军权的举措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防止地方割据 B。
巩固皇权C.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D。
扩大了官僚机构24.北宋王安石变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A。
加强北宋政权的军事力量B。
解决北宋政权的财政困难C.削弱北宋地方割据势力的实力 D。
改革科举制度,扩大封建统治基础25.“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相同之处是①以整顿吏治为在核心②遭到保守派官僚的反对③给北宋的统治者带来了转机④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6.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最大不同是A、是否维护封建土地私有制B、是否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是否改变了社会性质D、是否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27.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在目的和作用上的相似之处有①加强对人民的控制②限制官僚地主的利益③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④减少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③28.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内容中保甲法作用的评述,正确的是A、加强对人民控制,增强国防力量B、改变更戌法,提高武将政治地位C、实行兵农合一,保证军粮的供给D、军权更集中,消除割据的经济基础29.司马光说:“介甫(王安石)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
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
至忠直疏远,谗佞辐辏”。
司马光所说的“谗佞”是指A、政府中的贪官污吏B、拥护王安石变法的人C、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D、变法中得益的农民30.纵观中国历史上重大改革成败的两种结局,可以得到的认识有①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②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看其积极成果能否得到保留和维持③改革措施要行之有效,用人得当④改革者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③二简答题(2×20)31.古代雅典的辉煌.主要体现在它的奴隶主民主政治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根据相关知识回答:(20分)(1)为什么说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6分)(2)梭伦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6分)(3)在梭伦改革后,雅典民主政治是怎样逐步得到确立的? (8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商鞅)集小(郡)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
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平斗桶权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资治通鉴》材料四董仲舒说上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
......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或耕豪民之四,见税什伍。
......"--《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简述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8分)(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弊端。
(4分)(3)虽然商鞅变法存在弊端并且曾遭到强烈的反对但还是成功了,试结合材料和有关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8分)高二第一次月考答题卷一、选择题(30×2)二、简答题(2×20)31、(1)为什么说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6分)(2)梭伦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6分)(3)在梭伦改革后,雅典民主政治是怎样逐步得到确立的? (8分)32、(1)简述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8分)(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弊端。
(4分)(3)虽然商鞅变法存在弊端并且曾遭到强烈的反对但还是成功了,试结合材料和有关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8分)答案一选择题(30×2)31(1)在雅典,公民集体中大多数是小农和小作坊主:雅典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他们,他们同时也是军队的支柱,出身高等级的官吏必须知道他们的情绪和呼声。
(2)梭伦改革使雅典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从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特权的基础,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
(3)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通过反对僭主政治得以执政,他沿着梭伦开辟的道路进行更加深刻的政治改革,进一步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推行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终确立。
32、(1)简述材料一中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
(8分)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②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③统一度量衡。
(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弊端。
(4分)刑法严酷,赋税沉重(3)虽然商鞅变法存在弊端并且曾遭到强烈的反对但还是成功了,试结合材料和有关知识分析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