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2020.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O—16 Na—23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物质,不属于天然有机物的是()A.蛋白质B.油脂C.棉花D.酚醛树脂2.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NH3B.NaCl溶液C.Na2SO4D.硬脂酸3.下列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A.Al2O3B.Na2O2C.NO D.CO24.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 HCl = H+ + Cl-B. KClO3 = K+ + ClO3-C. CH3COOH = H+ +CH3COO-D. HCO3- + H2O ⇌CO32- + H3O+ 5.下列表示物质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硝基苯的结构简式NO2B.葡萄糖的实验式为CH2OC.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D.羟基的电子式O 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世纪初,化学家维勒提出了有机化学的概念B.红外光谱图的研究可以确定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C.同位素示踪法可以研究反应的历程D.铜丝燃烧法可定性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硫、氮、氯、溴等元素7.关于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煤是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的,其中含苯、甲苯等有机物B.石油通过裂化可以得到气态短链烃C.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都是不可再生能源D.液化天然气(LNG)和罐装液化石油气(LPG)主要成分都属于烃类8.下列物质一定是纯净物的是()A.C B.C2H4Br2 C.C6H12O6D.CH4O9.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系物是()A.CH3—CH CH2 与B.与OHC.甲苯和邻二甲苯D.CH2CH—CH CH2和CH3CH2CH2C≡CH 10.下列除杂(括号内的为杂质)方法正确的是()A.苯(己烯),加入浓溴水后分液B.硝基苯(NO2),加入NaOH溶液后分液C.溴苯(溴),用KI溶液除去D.乙烷(乙烯),通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11.设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L 0.1mol/L盐酸中含有HCl分子0.1N AB. 常温常压下,22.4L H2的分子数小于N AC. 1mol SO2在催化剂作用下与足量的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 N AD. 常温常压下,4g氦气中氦原子个数为2 N A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福尔马林是35%-40%的乙醛的水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B.乙酸乙酯的碱性水解属于取代反应,又叫皂化反应C.麦芽糖、乳糖、纤维二糖都属于二糖,淀粉、纤维素属于多糖D.若2种二肽互为同分异构体,则二者的水解产物一定不同13.下列方法(必要时可以加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来鉴别葡萄糖、甲酸、乙酸、乙醇B.皮肤上若沾有少量苯酚,可用冷水冲洗C.用浓硝酸鉴别蚕丝和人造丝D.用NaOH溶液鉴别植物油、汽油和甘油14.有机物X的结构简式如图,某同学对其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预测,其中正确的是()①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②可以和NaHCO3溶液反应③一定条件下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④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能与冰醋酸发生酯化反应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银氨溶液检验乙醛中的醛基:CH3CHO+2Ag(NH3)2++2OH-CH3COONH4+3NH3+2Ag↓+H2O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O2 +H2O+2C6H5O-→2C6H5OH+CO32-C.乙酸滴入氢氧化铜悬浊液中:2CH3COOH+Cu(OH)2=Cu2++2CH3COO-+2H2OD.氯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氯元素:Cl-+Ag+=AgCl↓16.1 mol某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氧气179.2 L(标准状况下)。
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3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
该烃的结构简式是()17.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目的()③A.①装置用于检验1-溴丙烷消去反应的产物B.②装置实验室乙醇制乙烯C.③装置用于实验室制乙酸乙酯D.④装置可装置证明酸性:盐酸>碳酸>苯酚18.有如下合成路线,甲经两步转化为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步骤(2)产物中可能含有未反应的甲,可用溴水检验是否含甲B.反应(1)的无机试剂是液溴,铁作催化剂C.甲和丙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D.乙属于烃的衍生物,其所含官能团可能为溴原子19.Y是合成香料、医药、农药及染料的重要中间体,可由X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Y的分子式为C10H8O3B.由X制取Y的过程中可得到乙醇C.一定条件下,Y能发生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D.等物质的量的X、Y分别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3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甲基使苯环变得活泼B. Br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消去后有机产物有2种C. 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 1mol HO CH2CHCOONH4Cl最多能与含3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应21.在一密闭气缸内,用不漏气的可滑动的活塞隔成两室,左边充有氮气,右边充有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如下图所示。
在室温下,将右边的混合气体点燃,反应后冷却到室温,活塞最终静止在气缸的中点。
则原混合气体中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可能是()A.2: 7 B.7:2 C.5: 4 D.8:122.有机物C常用于食品行业。
已知9.0 g C在足量O2中充分燃烧,将生成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5.4 g和13.2 g,经检验剩余气体为O2。
已知(1)C分子的质谱图如图所示:(2)C与新制Cu(OH)2悬浊液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3)C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有5个峰,峰面积之比是1∶1∶1∶2∶1。
(多个羟基连在同一个C上的结构不稳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机物C中含有C、H、O三种元素B. B.有机物C的分子式为C3H6O3C.有机物C属于糖类物质D.0.1 mol C与足量Na反应,产生H2的体积是2.24L23.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气态化合物V L(标准状况下)溶于m 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 ,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密度为ρ g/c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质的质量分数 w% =B. 物质的量浓度c =C. 溶液密度 ρ =D. 相对分子质量 M =2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图,对该有机物分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最多有7个碳原子共线 B .所有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 .其一氯代物最多有5种D .最多有25个原子共面 25.网络趣味图片“一脸辛酸”是在脸上重复画满了辛酸的 键线式结构。
下列有关辛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辛酸的同分异构体(CH 3)3CCH(CH 3)CH 2COOH 的名称为2,2,3-三甲基戊酸B .辛酸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中,含有3个“—CH 3”结构,且存在乙基支链的共有7种(不考虑立体异构)C .辛酸的同分异构体中能水解生成相对分子质量为74的有机物的共有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D .正辛酸常温下呈液态,而软脂酸常温下呈固态,故二者不符合同一通式二、非选择题26.如图表示配制480 mL0.100 mol·L ﹣1NaOH 溶液的几个关键实验步骤和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将上述实验步骤A ﹣F 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 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
(3)下列操作导致溶液的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A .将NaOH 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且称量时间过长 B .加水溶解后立即转移到容量瓶 C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D .若不小心超出刻度线,弃去重配,中途不清洗容量瓶27.已知淀粉、葡萄糖及A 、B 、C 、D 、E 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1)B 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A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
(2)已知C 与D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 ,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 .题中的“某工艺”指的是裂解B .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B 和CCCH 3H 3CC .E 不溶于水,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A 在热Cu 丝催化下可氧化生成相对分子质量比它小2的有机物 28.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1)硝化甘油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2)的系统命名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种烷烃A ,分子式为C 9H 20,不能由任何C 9H 18的烯烃催化加氢得到,则烷烃A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4)写化学方程式:OHCOOH①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H 2BrO O与足量的NaOH 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气态烷烃和烯烃的混合气9g ,其密度为同状况下H 2密度的11.25倍,将混合气体通足量的溴水,溴水增重4.2g ,则原混合气的成分是(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V L Fe 2(SO 4)3溶液中含Fe 3+ m g ,则该溶液中Fe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 mol/L ,取出1/4V L 溶液,再稀释成2V L ,稀释后SO 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mol/L 。
2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乙酸乙酯的制备和分离进行了实验探究。
(一)制备粗品:向试管中加入3mL 乙醇、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2mL 浓硫酸和2mL 冰醋酸。
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试管3-5分钟,产生的蒸汽经导管通到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
已知:①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 2·6C 2H 5OH 。
②相关有机物的沸点: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34.7 78.5 117.9 77 密度(g/cm 3)0.7130.781.050.9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中装有饱和Na 2CO 3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填序号)。
A .吸收乙醇B .除去乙酸C .加速酯的生成,提高其产率D .乙酸乙酯在饱和Na 2CO 3溶液中的溶解度更小,有利于分层析出(2)制得乙酸乙酯后,分离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操作名称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