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
化学试卷
7.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 1
2
O2(g) SO3(g) △H = ―98.32kJ/mol,在容器中
充入2molSO2 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A.196.64kJ B.196.64kJ/mol C.<196.64kJ D.>196.64kJ
8.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碳酸钙受热分解 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氧化钙溶于水
9.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H2O(g)=H2(g) + 1
2
O2(g) △H = +241.8kJ/mol
H2(g)+ 1
2
O2(g) = H2O(1) △H = -285.8kJ/mol
当1g液态水变为水蒸气时,其热量变化是()
A.吸热88kJ B.吸热 2.44kJ C.放热44kJ D.吸热44kJ
10.已知4NH3 + 5O 2 = 4NO + 6H2O,若反应v(NH3)、v(O2)、v(NO)、v(H2O)表示,则正确的关系是()
A.4 v(NH3)=5v(O2) B.5 v(O2)=6 v(H2O)
C.2 v(NH3)=3v(H2O) D.4 v(O2)=5v(NO)
11.在可逆反应中,改变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增大反应物的质量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D.使用催化剂
12.在密闭容器中的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反应:()
xA(g) + yB(g)zC(g)
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为0.50mol/L,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扩大到原来的两倍,再达到平衡时,测得A的浓度降低为0.30mol/L。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x + y < z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B的转化率提高 D.C的体积分数下降
13.可逆反应mA(g) + nB(s)pC(g) + qD(g)在反应过程中,其他条件不变,D的体积分数和温度T或压强P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温度降低,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使用催化剂,D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加
C.化学方程式系数m+n = p+q
D.物质B的颗粒越小,反应越快,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6.(16分)(1)12g炭粉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110.35kJ热量。
其热化
学方程式为。
(2)肼(N2H4)可作火箭发动机的燃料,与氧化剂N2O4反应生成N2和水蒸气。
已知:①N2(g) + 2O2(g) = N2O4(l) △H1=-19.5kJ/mol
②N2H4(l) + O2(g) = N2(g) + 2H2O(g) △H2=-534.2kJ/mol
写出肼和N2O4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饮用水中的NO3—主要来自于NH4+。
已知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4+经过两步反应
被氧化成NO3—。
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NH4+(aq)+1.5O2(g)
NO2-(aq)+0.5O2(g)
△H =-273kJ/mol
△H =-73kJ/mol
NO2- (aq)+2H+(aq)+H2O(l) NO3- (aq)
试写出 1 mol NH4+(aq)全部氧化成NO3—(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4)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
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
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
②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③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
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
④若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则测得的中和热
的数值
..会(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27.(14分)I.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A和B,发生如下反应:
xA(g) + 2B(s)yC(g) △H< 0。
在一定条件下,容器中A、C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
化的曲线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0~10 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A) = mol/(L·min);
(2)推测第10 min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可能是(填序号,下同);第16 min
引起曲线变化的反应条件可能是。
①减压②增大A的浓度③增大C的量④升温⑤降温⑥加入催化剂Ⅱ.NH3和纯净的O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4NH3(g) + 3O2(g) 2N2(g) + 6H2O(g),现
向一容积不变的2L密闭容器中充入4molNH3和3molO2,4min后测得混合气体中H2O(g)的体积分数为40%,则此时:
(1)c(NH3) = ,v(N2) = mol/(L·min);
(2)反应前与反应后容器内压强之比为。
28.(14分)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700 800 83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2)该反应为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3)不能作为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 c(CO)不变
C.υ正(H2)=υ逆(H2O) D.c(CO2)=c(CO)
E.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4)某温度下,各物质平衡浓度符合下式:c(CO2)·c(H2)=c(CO)·c(H2O),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
(5)800℃下,容器中各物质的浓度均为0.1mol/L,则此时υ正υ逆(填“>”、“=”、“<”)【化学必选题】
34.(14分)25℃时,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气态物质A、B、C的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1所示。
已知达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转化率将增大。
(1)根据图1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从反应开始到达第一次平衡时的平均速率v(A)= 。
(2)在5~7min内,若K值不变,则此处曲线变化的原因是。
(3)图2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v和时间t的关系图,t2~t3、t4~t5、t5~t6、t7~t8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K4。
①根据图2判断,在t3和t6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分别是和;
②K1、K2、K3、K4之间的关系为:(用“>”、<”或“=”连接)。
③A的转化率最大的一段时间是。
化学部分
选择题
7 8 9 10 11 12 13
C A B
D B D A
非选择题
26.(16分)(1)C(s)+1/2O2(g)=CO(g) △H = -110.35kJ/mol
或C(s)+1/2O2(g)=CO(g) △H = -220.7kJ/mol (3分)
(2)2N2H4(l)+N2O4(l)=3N2(g)+4H2O(g) △H = -1048.9kJ/mol(3分)
(3)NH4+(aq)+2O2(g)=NO3-(aq)+2H+(aq)+H2O(l) △H = -346kJ/mol(3分)
(4)①环形玻璃搅拌棒(2分)②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2分)
③不相等(1分)相等(1分)④偏小(1分)
27.(14分)I.(1)0.02 (2分)(2)④⑥(各2分) ④(2分)Ⅱ.(1)1mol/L (2分) 0.125(2分)(2)14:15(2分)
28.(14分)(1)c(CO)·c(H2O) / c(CO2)·c(H2) (2分) (2)吸热 (2分) (3)A、D、E (各2分) (4)830 ( 2分) (5)<(2分)
34.(14分)(1)A+2B2C v(A)= 0.05mol/(L?min)
(2)增大了压强(3)①升高温度降低压强②K1>K2 = K3 = K4③t2~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