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期中考试模拟卷一、选择题(17小题,每题3分,共51分)1.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表示 ( )A .分子个数B .原子个数C .物质的质量D .物质的量2.“活化分子”是衡量反应速率快慢的依据,下列对“活化分子”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B.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C.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可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增多,反应速率加快D.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大大增加3.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 .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 .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 .同温同压下,H 2(g)+Cl 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不同4.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①CH 3OH(g)+H 2O(g)=CO 2(g)+3H 2(g); △H = + 49.0 kJ·mol -1②CH 3OH(g)+1/2O 2(g)=CO 2(g)+2H 2(g);△H =-192.9 kJ·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 3OH 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 -1B.反应①中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C .CH 3OH 转变成H 2的过程一定要吸收能量D .根据②推知反应:CH 3OH(l)+1/2O 2(g)=CO 2(g)+2H 2(g)的△H >-192.9kJ·mol -15.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 .碳酸钙受热分解B .乙醇燃烧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 .氧化钙溶于水 6.右图是298K 时N 2与H 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 2(g) + 3H 2(g) 2NH 3(g) ΔH = -92kJ·mol -1B. b 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C. 加入催化剂, 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和反应热都改变D. 在温度体积一定的条件下, 通入lmol N 2和3molH 2 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 1kJ, 若通入2mol N 2和6mol H 2 反应后放出的热量为Q 2kJ 则184>Q 2 >2Q 17.可逆反应2SO 2(g)+O 2(g) 2SO 3(g)正逆向进行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是 ( )A. v 正>v 逆B. v 正< v 逆C. v 正=v 逆D. 不能确定 8.右图为反应2SO 2+O 22SO 3速率v (SO 2)变化的图像,则横坐标可能是( ) A .反应时间 B .温度C .压强D .SO 2的浓度 9.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 某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
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估计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H ),化学反应的ΔH 等于反应中 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
下表是一些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C —H C —FH —F F — Fv (SO 2) O反应过程能量/kJ •mol -1N 2+3H 2 NH 3 a508 b 600键能/(kJ·mol -1) 414 489 565 155根据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CH 4(g)+4F 2(g)===CF 4(g)+4HF(g)的反应热ΔH 为( )A.-1940kJ·mol -1B.1940kJ·mol -1C.-485kJ·mol -1D.485kJ·mol -110.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反应速率,其中最快的是( ) A.υ(D)=0.4 mol / (L·s ) B.υ(C)=0.5 mol / (L·s ) C.υ(B)=0.6 mol / (L·s ) D.υ(A)=0.15 mol / (L·s )11.在FeCl 3溶液中滴加无色的KSCN 溶液后有以下可逆反应存在:FeCl 3+3KSCN Fe(SCN)3+3KCl 。
已知Fe(SCN)3呈红色,则在该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KCl 晶体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红色将 ( )A .变深B .变浅C .不变D .无法确定12.某温度下N 2O 4(g )2 NO 2(g );△H >0。
在密闭容器中平衡,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加压时(减小体积),将使正、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 .保持体积不变加少许NO 2,正反应速率将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向移动C .保持体积不变,加入少许N 2O 4,再达到平衡时,颜色变深D .保持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再达平衡时颜色变深13.反应 PCl 5(g )PCl 3(g )+Cl 2(g ) ① 2HI (g ) H 2(g )+I 2(g ) ② 2NO 2(g ) N 2O 4(g ) ③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均是a %。
若保持各自的温度不变、体积不变,分别再加入一定量的各自的反应物,则转化率 ( )A .均不变B .均增大C .①增大,②不变,③减少D .①减少,②不变,③增大14.在一密闭容器中,CO 和H 2O 混合加热到850℃达到下列平衡:CO (g )+H 2O (g )CO 2(g )+H 2(g ) ,K =1.0,若反应开始时CO 和H 2O 的浓度分别为0.20 mol/L 和1.00 mol/L ,则CO 转化为CO 2的转化率为 ( )A .5%B .80%C .83%D .91%15.用来表示可逆反应2A(g) + B(g)2C(g) ;△H <0的正确图像为 ( ) 16.可逆反应:3 A(g)3 B(?)+C(?);△H >0,随着温度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有变小趋势,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B 和C 可能都是固体B.B 和C 一定都是气体C .若C 为固体,则B 一定是气体D .B 和C 可能都是气体17.某反应2AB(g) C(g)+3D(g)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正反应的ΔH 、ΔS 应为 ( )A .ΔH <0,ΔS >0B .ΔH <0,ΔS <0C .ΔH >0,ΔS >0D .ΔH >0,ΔS <0二.填空题(5小题,共49分)18.(6分)写出下列热化学方程式(1)SiH 4是一种无色的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生成SiO 2(s)和H 2O (l ),已知室温下2g SiH 4自燃放出热量89.2kJ ,其热化学方程式 为: 。
(2)沼气是一种能源,它主要成分是CH 4。
0.5mol CH 4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时,放 A B C D 100℃ 500℃ 时间 C% v 逆 v 正 v 温度 V 正 V 逆 压强 v 100℃ 500℃ 压强A的转化率出445kJ 热量,则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19.(10分)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①CaCO 3(s)===CaO(s)+CO 2(g) ΔH =177.7 kJ②C(s)+H 2O(s)===CO(g)+H 2(g) ΔH =-131.3 kJ/mol③12H 2SO 4(l)+NaOH(l)===12Na 2SO 4(l)+H 2O(l) ΔH =-57.3 kJ/mol ④C(s)+O 2(g)===CO 2(g) ΔH =-393.5 kJ/mol⑤CO(g)+12O 2(g)===CO 2(g) ΔH =-283 kJ/mol ⑥HNO 3(aq)+NaOH(aq)===NaNO 3(aq)+H 2O(l) ΔH =-57.3 kJ/mol⑦2H 2(g)+O 2(g)===2H 2O(l) ΔH =-517.6 kJ/mol(1)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有___________,不正确的理由分别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信息,写出C 转化为CO 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表示燃烧热的方程式有_______;表示中和热的方程式有________。
(填序号)(4)已知0.5 mol 甲烷与0.5 mol 水蒸气在t ℃.p kPa 时,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 吸收了a kJ 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0.(12分)汽车尾气(含烃类、CO 、NO 与SO 2等)是城市主要污染源之一,治理的办法之一是在汽车排气管上装催化转化器,它使NO 与CO 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反应原理:2NO(g)+2CO(g)N 2(g)+2CO 2(g),在298 K 、100 kPa 下,ΔH =-113kJ/mol ,ΔS =-145 J/(mol·K)。
(1)为了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 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为________。
A .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B .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C .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 2D .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2)该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大压强,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若升高温度,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__(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如图中画出在某时刻条件改变后的图象(其他条件不变),在_______时间段CO 的转化率最大。
t 1:增大NO 的浓度 t 2:降低温度(4)通过计算判断该条件下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21.(14分)在T ℃时,向1 L 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M 中加入2 mol X 和1 mol Y ,发生如下反应:2X(g)+Y(g) a Z(g)+W(g) ΔH =-Q kJ/mol(Q >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为Q 1 kJ ,物质X 的转化率为α;若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请回答下列问题:(1)化学计量数a 的值为________。
(2)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一定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一定c.容器内Z的分子数一定d.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一定(3)维持T℃温度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M中加入2 mol X、1 mol Y和1 mol Ar(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则反应达到平衡后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kJ。
(4)维持T℃温度不变,若在一个和原容器体积相等的恒压容器N中加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题给反应并达到平衡,则________(填“M”或“N”)容器中的反应先达到平衡状态,容器中X的质量分数M________N(填“>”、“<”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