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地域类型习题及答案

农业地域类型习题及答案

第二讲农业地域类型
基础题组
2016年国务院1号文件强调支持粮食生产优势区建设。

读我国水稻优势区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1.我国水稻优势区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地形平坦
C.土壤肥沃
D.劳动力丰富
2.东北逐步成为我国稻米优势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土壤条件改善
B.机械化水平提高
C.农业技术革新
D.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3.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乳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游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4.图中②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市场
C.交通
D.劳动力
下图阴影区域为世界上优良的天然草场及著名的优质牛肉产区。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2017湖南百校诊断考试)该天然草场草类最茂盛的月份为(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6.(2017湖南百校诊断考试)为防止天然草场退化,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机井密度,保证人畜饮水
B.改围栏放牧为自由放牧
C.推行人工种草,适当划区轮牧
D.修建水渠,引河水灌溉
提升题组
蕉麻在菲律宾广泛种植,棉兰老岛是其产地之一。

蕉麻生长要求高温、高湿,排水良好,宜静风或微风环境。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7.(2017广东佛山二模)棉兰老岛蕉麻种植业的特点是( )
A.机械化程度低
B.生产方式粗放
C.水利工程量大
D.市场适应性强
8.(2017广东佛山二模)与①地相比,②地蕉麻在5—10月生长期的优势条件是( )
A.降水较多
B.气温较高
C.风力较小
D.土层深厚
草食家畜能将非粮饲料资源转化为畜产品。

近30年来,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量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

下图示意1990—2011年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重心变迁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9.与甲地相比,有关我国草食家畜养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北部增量快于南部
B.重心以向东部移动为主
C.甲地东部增量快于西部
D.甲地南部增量为负值
10.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集聚区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市场距离
B.资源丰富
C.政府决策
D.粮食单产
11.该时期我国草食家畜养殖数量、重心的变化表明( )
A.缓解了北部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压力
B.为我国温室气体的减排做出了贡献
C.南部地区草食家畜养殖增产潜力大
D.北部地区草食家畜养殖能力接近极限
12.(2017广东茂名五校调研)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2分)
材料一位于日本本州岛东北部的秋田县,因盛产著名的“秋田小町”大米而闻名于世,是日本提
供商品大米最多的县份,供应东京等大城市。

材料二秋田县某个传统的农家,有100多亩稻田,2个人种植管理,耕田机、插秧机、收割机、运输车、无人直升机等一应俱全,直升机有2米多长,可喷洒农药和低空巡视。

(下图)
材料三本州岛部分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Ⅰ)和秋田县气候直方图(图Ⅱ)。

图Ⅰ
图Ⅱ
(1)简述秋田县是日本提供商品大米最多县份的原因。

(6分)
(2)分析“秋田小町”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

(10分)
(3)简述我国洞庭湖平原全方位发展水稻机械化生产,政府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6分)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美国本土农业带图。

(1)读图判定D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分析其分布在五大湖和大西洋沿岸的原因。

(6分)
(2)图中A、B、C、D哪处发展了美国的大牧场放牧业?试分析其优势区位条件。

(8分)
(3)我国西北畜牧业被称为游牧业,根据我国畜牧业的现状分析游牧业与大牧场放牧业的区别。

(4分)
答案精解精析
基础题组
1.A 东北平原优势区、长江流域优势区、东南沿海优势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共同的区位条件是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东南沿海为丘陵地形,土壤为贫瘠的红壤;东北平原地广人稀。

2.C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成为水稻种植业的限制性因素,通过农业技术革新,可适应热量不足
的状况。

3.D 由图中的经纬度与黑海、波罗的海等信息可知,①位于乌克兰,是重要的黑土分布区,故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为商品谷物农业。

4.B ②地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其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为市场。

5.A 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阴影区域位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该地位于南半球,1月份为当地夏季,降水较多,草类茂盛。

6.C 为防止天然草场退化,可推行人工种草、适当划区轮牧及定期打草等制度。

提升题组
7.A 蕉麻种植业类似于水稻种植业,需要较多劳动力,菲律宾劳动力资源丰富,但经济较落后,故机械化程度低。

图示蕉麻种植区地势较高,自然条件利于排水,故水利工程量不大。

8.C 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5—10月盛行西南风;图示②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①地位于迎风坡,结合
蕉麻生长宜静风或微风环境可知,②地优势条件是风力较小。

9.A 图示重心总体上由甲地向北移动,说明北部增量快于南部,故A正确。

同时重心总体上有向西部移动的趋势,说明西部增量快于东部,则B、C错误。

由材料中“我国草食家畜养殖量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可知,D错误。

10.B 草食家畜养殖依赖于草料资源,故该类集聚区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草料资源,即B正确。

11.C 重心向西北移动,表明西北部比重增大、南部比重下降,我国南部自然条件优于北部,现在比重较低,说明南部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故C正确。

北部比重增大,会给北部草场带来更大的压力,故A错误。

由图看不出北部是否接近极限,故D错误。

发展草食家畜养殖会增强动物呼吸作用,因此会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故B错误。

12.答案(1)种植面积大,单产高,总产量大;品质优良;人口较少,本地消费量少。

(每点2分,共6分)
(2)地形平坦广阔,夏季高温,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水源充足,土壤深厚肥沃,自然条件优越;(4分)农业科技水平高,品种优良;(2分)几乎没有工业污染,适度使用化肥和农药;(2分)科学采收、储运和加工,保证大米的自然风味及高品质。

(2分)
(3)进行土地流转,把家庭承包的小面积稻田集中起来;加强稻农技术培训,提高机械设备的操作水平和维护保养能力;政府提供资金补贴,降低稻农购买全套机械设备的压力;政府做好信息交流工作,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
解析第(1)题,从秋田县大米产量、质量及消费量等方面分析原因。

第(2)题,从地形、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及科技和环境等社会经济条件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从扩大规模、提供科技与机械化水平、政府政策等方面采取措施。

13.答案(1)乳畜业。

(2分) 自然原因:该地纬度较高,又临大西洋,多阴雨天气,光热条件较差,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而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2分)经济原因:该地为人口和城市集中的地区,对乳畜产品的需求量大。

(2分)
(2)A处。

(2分) A处是美国的西部高原地区,草场广布,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铁路交通便利。

(6分)
(3)我国西北畜牧业主要是靠天养畜,投入少,经营规模小,生产的产品主要供自己消费,商品率低,属于粗放农业和自给农业。

(2分)美国大牧场放牧业投入较多,经营规模大,商品率高,属于密集农业和商品农业。

(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