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域类型知识点总结1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故又称为季风水田农业。
通过考古发现,中国在河姆渡时期就有水稻种植的记录,可见亚洲重视水稻的历史非常悠久。
从分布上看,主要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降水较丰富的地区,此外,在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和南美洲北部,也大面积种植。
(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①气候:主要有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和热带雨林区,这些气候都有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特点。
而水稻从生长习性来看,喜温喜湿,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是大量水分。
②人口:分布在亚洲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世界上东亚、南亚、西欧,美国东北部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区)水稻生产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故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布局在这里,可以利用这里的大量劳动力。
且该地区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很大,水稻单产量高,正好可以满足更多人的粮食需求。
③地形: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低山丘陵区(在平原区往往在河口三角洲和河流两岸),地势相对平坦便于水田管理,排灌方便。
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南为低山丘陵种植水稻要开发梯田。
且该地区土壤肥沃(人们培育出特色的水稻土)适宜种植水稻。
总结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高温多雨的气候,比较平坦的地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拓展】世界上稻米产量最大的国家第一是中国第二是印度。
印度可耕地面积超过中国。
出口最多的是泰国。
(2)、特点:①小农经营。
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以家庭为主,人均耕地少,对于耕作投入的财力物力较少,机械化水平低,属于粗放型农业。
措施:集约化,现在很多农民已经将土地转租出去,且城市化使耕地越来越少,集约化势在必行。
②单产量高,商品率低。
农民精耕细作,使得稻谷的产量比较高,但是由于生产规模小,每户的总产量不大。
故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很受推崇,超级稻每公顷一万多千克。
受传统观念和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收上来的稻米到部分作为自用,出售的有限。
因而要控制人口数量,减轻人口对土地的压力。
③机械化水平低。
农民一般从事手工劳动,且水田不适合机械生产。
小农经营地块少,插秧机有所应用,但是主要依靠劳动力。
亚洲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是日本。
④水利工程量大。
灌溉是水稻的基础。
季风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级变化大,旱涝频发对水稻生产的威胁很大。
小农经营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支持。
⑤科技水平低,主要靠传统经验。
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单产高商品率低控制人口数量自给为主机械化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加快机械化发展水利工程量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大力投资,兴修水利科技水平低靠传统经验加大科技投入2大牧场放牧业对象:畜牧业用途:商品型(1)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美、阿、巴——牧牛业;奥、南非、新——牧羊业图示: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东侧大西洋西侧太平洋,内有拉布拉塔河流经,河口是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
深色区域是潘帕斯草原。
位于北部亚热带季风与南部温带大陆的过渡地带气候温和,年均10-20摄氏度,降水较丰沛适合牧草的生长。
,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
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
西侧盛行西风,但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成为西风的背风坡,总体属于半干旱区。
对应植被为草地。
(2)区位优势:①自然条件:气候温和,牧场优良。
地形:整个位于拉布拉塔平原(南美第二大平原),潘帕斯是其中一部分,位于山脉东部阿根廷中部,气候温暖湿润,相当平坦,是牛的天堂。
②交通:距布很近,离海港较近(为什么水稻没有分析交通因为水稻是自给的农业)。
大牧场放牧业是商品农业,商品需要及时送到市场。
阿根廷还修建了一条铁路,贯通安第斯山,连接智利的圣地亚哥,这是南美西海岸的重要海港。
③潘帕斯草原地广人稀,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土地租金低有利于扩大规模。
总结:阿根廷大牧场区位优势气候温和,草类茂盛,牧场优良;地广人稀,地租低廉,为牧牛业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距海港近,促进了商品经营。
(3)、阿根廷为发展牧牛业采取的措施培育良种牛(值得我国学习内蒙古特色品种,三河马三河牛,我国四大牧场:内蒙、新疆、青海、西藏——条件最差,但有牦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为了扩大规模,扩大与市场的联系)、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天然草场不够,因为有季节性,尤其是温带地区。
因而为牲畜过冬准备饲料要准备人工牧场,天然草场也能得到保护)3商品谷物农业。
对象:种植业(小麦玉米)。
用途:商品农业。
投入:集约化(密集农业)(1)分布:美、加、澳、俄、阿、乌——家庭经营出口世界市场,我国主要分布与东北和西北,供应国内——国营。
(2)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代表:美国商品谷物农业世界粮食市场上最大的粮食供应商是美国。
占一半以上。
美国也是农业大国(1)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北部为春小麦,南部为冬小麦)美国东北部为乳畜带,玉米带以南为混合农业,往南是棉花带,种植历史悠久,再往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美国西部是高原和山地,故为畜牧和灌溉农业区,西南部地中海气候,进行蔬菜花卉等园艺专业化生产。
区位优势: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和湿润②地形:三大纵列带。
西部高原山地,东部是古老而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中部平原占比例远超中国,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③土壤肥沃,黑土广布(中国东北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美国中部黑土分布)④水源:五大湖、密西西比河⑤交通:密西西比河(世界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之一)与五大湖水运条件优越、公路与铁路纵横交错,可以及时将中部粮食运送到各个港口。
⑥人口密度: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便于扩大生产规模,是生产成本降低,在国际上具有竞争优势。
⑦工业: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机械、化肥、农药(答题时写:发达的工业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⑧科技:现代化农业生产需要科技指导,美国每个州都设有农业大学,并在每个地区都有科技推广机构。
(2)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械化水平高(大型、宽幅、高速、联合),专业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4、乳畜业对象:畜牧业用途:商品农业投入:密集型农业——资金设备密集型(很多地区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肉奶加工厂)乳畜业最发达的地区在欧洲和美国五大湖地区,产品主要向本地城市提供乳肉产品。
(1)区位因素:影响其最重要的两大因素是市场和饲料①、市场:商品农业需要在市场中实现价值(这个市场与商品谷物农业有所不同,前者市场广阔面向世界市场,后者主要面向本地城市市场,因为其产品以变质,故其往往分布在靠近大城市的周围)在城市化水平高,工业发达的地区,乳肉产品的市场较大。
如,西欧乳畜业发达,因为该位置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工业发达,乳肉产品的市场比较大。
美国五大湖地区位于美国东北部,经济最发达,工业化水平高,人口稠密,乳肉产品市场广阔。
②、饲料:和大牧场放牧业不同,放牧也是放牧,而乳畜业则是圈养,主要依靠饲料。
西欧饲料因素:温带海洋性气候,气候温凉,降水丰富,特别适合多只牧草的生长,为乳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料。
(为什么不种粮食因为气候温凉,热量不足,光照不足,不适合谷物的成熟)欧洲的疯牛病就是因为其饲料出了问题,可见饲料的重要性。
欧洲英国、法国、丹麦的乳畜业都很发达。
③交通:商品农业对交通的要求较高。
美国东北部地区交通很便利。
中国的乳畜业集中在大城市的周围。
总结:欧洲乳畜业发达的原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降水丰富地形: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市场:城市化水平高,市场广阔食物偏好:奶制品交通:交通发达,运输便利科技: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5、混合农业即将畜牧业和种植业邮寄的结合起来,并且谷物和畜牧产品都是要作为商品手卖到市场上。
(1)特点:规模大。
机械化程度高,类似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特别是澳大利亚,因为地广人稀从事农业活动的人有限,商品率较高,以澳大利亚为例:养羊和小麦有机结合,这个区域称为小麦牧羊带。
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南角和西南角,其中东南角最为重要,面积大,产量高,是澳大利亚人口最密集的地区,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国土的东南部。
这里有一条墨累—达令河,墨累达令盆地,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混合农业区。
澳洲牧羊业的优良品种—美利奴绵羊,羊毛品质很好。
(2)区位优势:①气候: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是一个半环状,南回归线穿过大陆中部,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沙漠广布。
而东南部地区气候条件较好,分布有温带海洋气候、地中海气候、亚热带草原气候,气候温和,降水较为丰富,能够满足小麦、牧羊业的需求。
②:水源:墨累达令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但是由于大分水岭的阻挡,来自东部海洋的湿润气候无法到达,在大分水岭西侧形成雨影效应,故澳大利亚政府建设了东水西调工程。
因而,墨累达令盆地发展混合农业的限制性条件是水源③地形:墨累达令盆地地势平坦,盆地内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
商品农业更看重的是社会经济因素④交通:与每个港口间都有便利的交通相连,澳大利亚三个重要的港口城市堪培拉、墨尔本和悉尼都在东南部,便于供往国际市场。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养羊最多的国家——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故要靠近海港。
⑤市场:市场广阔,主要为英国(澳从前的宗主国),现在还包括中国和美国。
⑥政策:从前牧羊者没有土地,国家政策支持其土地。
⑦科技:机械化程度高(3)澳大利亚如何将小麦和牧羊有机Array结合的有什么优势①从左图中可以看出,在一年之中又有忙时也有闲时,小麦种植秋种和夏收是最为忙碌,牧羊忙时和其正好错开。
农民的时间充分利用,每个季节都有收益。
(注意: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和我国季节相反)1、2月犁地,为3、4月秋种做准备,10、11月收获。
而小麦播种忙时牧羊业主要为放牧,比较闲,一个人可以赶一大群羊。
最忙的是冬末春初剪羊毛的时候(春暖花开样也开始脱衣服了。
)这样就把两种不同的活动有机结合,土地得到了合理的利用。
②收割完的麦地,把羊赶去放牧,下一季不种了,休耕一季,种植牧草。
这样有何好处羊不仅会吃还会拉,土壤的肥力得到了补充,使农业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良性系统,土壤肥力得到保证。
③农民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总结: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农事时间安排的优势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活动;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