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内科学表格

中医内科学表格

3)瘀血阻络
祛瘀通络
血府逐瘀汤
4)肝络失养
养阴柔肝
一贯煎
二、黄疸-祛湿利小便
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1阳黄
1)热重于湿
清热通腑,利湿退黄
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
利湿化浊运脾、佐以清热
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胆腑郁热
疏肝泄热,利胆退黄
大柴胡汤
4)疫毒炽盛(急黄)
清热解毒、凉血开窍
千金犀角散
小青龙汤
2)痰浊阻肺
燥湿化痰,降逆平喘
三子养亲汤合苏子降气汤
3)痰热郁肺
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越婢加半夏汤
4)痰蒙神窍
涤痰、开窍、熄风
涤痰汤
5)肺肾气虚
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补虚汤合参蛤散
6)阳虚水泛
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真武汤合五苓散
八、肺痿-
肺痿是指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为肺脏慢性虚损性疾患。
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
疏风散寒止痛
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
疏风清热和络
芎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
祛风胜湿通窍
羌活胜湿汤
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
平肝潜阳,息风止痛
天麻钩藤饮
2)痰浊头痛
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半夏白术天麻汤
3)气血亏虚
益气养血,活络止痛
八珍汤
4)肾虚头痛
养阴补肾,填精生髓
大补元煎
5)瘀血头痛
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1.实喘
1)风寒袭肺
宣肺散寒
麻黄汤
2)表寒肺热
散寒泄热,宣肺平喘
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
清泄痰热
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
化痰降逆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肝气犯肺
开郁降气平喘
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气虚
补肺益气
补肺汤合玉屏风散
2)肾气虚
补肾纳气
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
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参附汤合黑锡丹
五、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3)痰饮中阻
温中化饮、和胃降逆
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
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四七汤
虚证
1)脾胃气虚
健脾益气、和胃降逆
香砂六君子汤
2)脾胃阳虚
温中健脾,和胃降逆
理中汤
3)胃阴不足
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麦门冬汤
四、噎嗝-开郁理气,滋阴润燥。
以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
1)痰气交阻
三、心衰-
以心悸、气喘、肢体水肿为主证的一种病症
1)气虚血瘀
益气活血化瘀
宝元汤合桃红饮
2)气阴两虚
益气养阴活血
生脉散
3)阳虚水泛
温阳活血利水
真武汤
4)痰饮阻肺
化痰逐饮活血
苓桂术甘汤合葶苈大枣泄肺汤
5)阴竭阳脱
益气回阳固脱
参附注射液、四逆加人参汤
四、不寐-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眠。
第一章、肺系病证
一、感冒-解表达邪
感受触冒风邪引起的常见外感疾病,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外感病证。
1.风寒感冒
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荆防达表汤
2.风热感冒
辛凉解表,清肺透邪
银翘散
3.暑湿感冒
清暑祛湿解表
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
益气解表
参苏饮
5.阴虚感冒
滋阴解表
加减葳蕤汤
二、咳嗽-宣肺散邪
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咳吐痰液的一种病症,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1)风寒袭肺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犯肺
疏风清热、宣肺化痰
桑菊饮
3)风燥伤肺
疏风清肺、润肺止咳
桑杏汤
4)痰湿蕴肺
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
清热化痰,肃肺止咳
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
通窍活血汤
二、眩晕-虚补实泻,调整阴阳
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症称为眩晕。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1)肝阳上亢
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天麻钩藤饮
2)痰浊上蒙
燥湿祛痰、健脾和胃
半夏白术天麻汤
3)瘀血阻窍
活血化瘀,通窍活络
通窍活血汤
4)气血亏虚
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归脾汤
4)心阳不振
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
5)水饮凌心
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
苓桂术甘汤
6)心脉瘀阻
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痰火扰心
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黄连温胆汤
二、胸痹心痛-祛邪治标,扶正固本“补,通”
是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病证。
开郁化痰、润燥降气
启膈散
2)津亏热结
滋养津液、泻热散结
五汁安中饮合沙参麦冬汤
3)瘀血内结
破结行瘀、滋阴养血
通幽汤
4)气虚阳微
温补脾肾,益气回阳
补气运脾汤
五、呃逆-理气和胃、降逆平呃、标本兼治
是指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1)胃寒气逆
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丁香散
2)胃火上逆
清热和胃、降逆止呃
二阴煎合定志丸
六、痫病-急则开窍醒神以治其标;缓则祛邪补虚以治其本。
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
发作期
1.阳痫
开窍醒神,泄热涤痰熄风
黄连解毒汤合定痫丸
2.阴痫
开窍醒神,温化痰涎,顺气定痫
五生饮合二陈汤
休止期
1.肝火痰热
清泻肝火,化痰宁神
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2.瘀阻脑络
活血化瘀,息风定痫
通窍活血汤
3.脾虚痰盛
1.平台期
1)髓海不足
滋补肝肾,生髓养脑
七福饮
2)脾肾亏虚
温补脾肾,养元安神
还少丹
3)气血不足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
归脾汤
2.波动期
1)痰浊蒙窍
化痰开窍,养心安神
洗心汤
2)瘀阻脑络
活血化瘀,开窍醒神
通窍活血汤
3)心肝火旺
清心平肝,安神定志
天麻钩藤饮
3.下滑期
毒损脑络
清热解毒,通络达邪
黄连解毒汤合安宫牛黄丸
化瘀通络,理气和胃
失笑散合丹参饮
6)胃阴不足
养阴益胃,生和中止痛
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7)脾胃虚寒
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黄芪建中汤
二、痞满-苦辛开降,理气消痞
自觉心下(胃脘部)痞塞,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临床特征的病证。
1.实痞
1)饮食内停
消食和胃,行气消痞
保和丸
2)痰湿中阻
除湿化痰,理气宽中
二陈平胃散
5)阴虚风动
滋养肝肾,潜阳息风
镇肝熄风汤
2.中脏腑
1)阳闭
清热化痰,开窍醒神
羚羊角汤合安宫牛黄丸
2)阴闭
温阳化痰,开窍醒神
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3)脱证
回阳固脱
参附汤合生脉散
3.后遗症
1)半身不遂
益气活血
补阳还五汤
2)言语不利
祛风除痰开窍
解语丹
四、痴呆
又称呆病,是一种以记忆和认知功能进行性损害为特征的疾病。
1)虚热
滋阴清热,润肺生津
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
2)虚寒
温肺益气
甘草干姜汤
第二章、心系病证
一、心悸-补益气血,调理阴阳
心悸包括惊悸和怔忡,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
1)心虚胆怯
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归脾汤
3)阴虚火旺
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
3)湿热阻胃
清热化湿,和胃消痞
泻心汤合连朴饮
4)肝胃不和
疏肝解郁,和胃消痞
越鞠丸合枳术丸
2.虚痞
1)脾胃虚弱
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补中益气汤
2)胃阴不足
养阴益胃,调中消痞
益胃汤
三.呕吐
胃气上逆,迫使胃中之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种病症。
实证
1)外邪犯胃
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藿香正气散
2)食积内停
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保和丸
5)肾精不足
补肾填精
左归丸
三、中风-急则治其标,脱则治其本,恢复治宜扶正祛邪
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语不利为主症的病证。
1.中经络
1)风阳上扰
清泻肝火,熄风潜阳
天麻钩藤饮
2)风痰入络
息风化痰,活血通络
半夏白术天麻汤
3)痰热腑实
化痰通腑
星蒌承气汤
4)气虚血瘀
益气活血,扶正祛邪
补阳还五汤
1)肝火扰心
疏肝泄热,镇心安神
龙胆泻肝汤
2)痰火扰心
清化痰热,和中安神
黄连温胆汤
3)心脾两虚
补养心脾、养血安神
归脾汤
4)心肾不交
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5)心胆气虚
益气镇惊,安神定志
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