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观与医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自然观与医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自然观与医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在硕士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教学中,自然观部分,根据医学生实际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中西医体系形成、发展、结合关系,进而文化层面分析了中西医体系差异原因。

一、古代朴素唯自然观与医学体系的形成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主要指古代埃及、希腊、罗马、中国等文明古国对自然
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医学体系发展
十五世纪下叶到十八世纪末,在西方逐渐形成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这种自然观与当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从机械力学的观点出发,解释一切现象,甚至把人都看成机器。

它在哲学上是错误的,但在实际自然研究中却具有积极意义的。

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把人看成机器,从而促进解剖学以及生理学、病理学的大发展,形成近代西方实验医学理论体系。

至此,中西医体系的不同一目了然,不仅在量上,而且在质上和发展阶段上,都完全不同了。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中西医汇通、结合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医学大量传入我国,一部分中医试图用改良方法沟通中西医。

他们或者以西医解剖、生理印证中医古典医理;或者以中医的有关论述印证西医有
关知识;形成中西医汇通学派。

中西医汇通的结果是“汇而未通”。

建国以后,毛泽东提出要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医”。

在这种政治口号下,我国医学界、学术界提出医学中,并开始了中西医结合的实践。

结果也是“结而未合”。

中西医“汇而未通”、“结而未合”的历史是需要做出更深层次的理性反思的。

但从临床实践上讲,二者各有所长、取长补短,相互结合,大势所趋;从理论上讲,真理是一元的,对同一人体认识结果也不应该是两个,中西医结合是必然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