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发展经济学课件02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发展经济学课件02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第二章 经济发展与经济 增长
增长与发展的含义及其关系 增长与发展的度量 贫困问题 增长理论的模型分析
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 展问题 1. 狭义的发展:经济增长
2. 普遍的发展:经济发展 3. 广义的发展:人类全面发展
2.1. 增长与发展的含义及其关系
2.1.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2.2.3. 人类发展指数(Human Development Index )
最有影响的发展度量指标是“人类发展指数”,它 是由联合国发展计划署(UNDP)在1990年首次发表的 《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来的。其后进行了一些修 正。这个指数也是由3个指标构成:寿命、教育程度 与生活水准。①寿命以出生时的寿命预期来衡量; ②教育程度以成人识字率与初、中、高各级学校入 学率两个指标加权平均获得(其中给予成人识字率 三分之二权数,入学率三分之一权数); ③生活水 准以调整的人均GNP来表示。这三个指标是按0到1分 级的,0为最坏,1为最好。在计算出每个指标的等 级后,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平均,便得到一个综合的 人类发展指数。
发展决不只是有饭吃有衣穿,发展必须包括人们物质、 文化和政治生活的全面改善。
2.1.3. 环境与发展
过去在讨论发展的含义时,主要只考虑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贫困减轻、就业、健康与文化水平、甚至还包括人的自由等问 题,而对环境问题常常忽视了,或者只是简单地提及。这主要 是因为在发展的早期,环境问题不是那么突出,对环境问题造 成的危害性认识不足。此外,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存在着一种 片面性的看法,即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是相互矛盾的。
2.3.3.1. 贫困的程度
• 这里所说的贫困是指绝对贫困,贫困人口是指消费 低于生活水准的人口。世界银行把贫困定义为“不 能达到最低的生活水准”。
• 贫困人口与社会中最低收入阶层不是一回事,最低收入阶层 人口被称为是相对贫困人口,它是相对于中等和高等收入阶 层而言的。相对贫困人口中可能有不少人处于绝对贫困线上, 但不能说所有相对贫困人口都是绝对贫困的。对于一个富国 来说,相对贫困人口比例可能很大,但绝对贫困人口比例可 能很小;对于一个穷国来说,相对贫困人口比例可能很大, 但绝对贫困人口比例甚至更大。
2) 中等人类发展指数(0.500~ 0.799), (86 countries or areas);
3) 高人类发展指数(0.800~ 1.000), (55 countries or areas)。
(Source: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04, p279.)
2.3.3. 贫困问题
2.1.2. 经济增长与人类发展
经济学家丹尼斯· 古雷特(Denis Goulet,1971)认为,人 类发展包含有三个基本的因素和核心内容:生存 (life-sustenance)、自尊(self-esteem)和自由(freedom)。
1. 维持生存的资料包括住房、衣着、食物和最起码的 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必须是使人民摆脱基本 贫困,同时提供基本需要。要满足这些需要,就必 须要增加收入,消灭贫困,增加就业机会,减少收 入不平等。 2. 自尊涉及自重和独立性的感觉。是指人要被当人看 待。一个人在社会上要感到受人尊重,而不是被他 人作为工具来使用。
1. 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它 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real GNP)或国内生产总 值(real GDP)的增长率来表示。 2. 经济发展当然包括经济增长,但它还包括经济结构 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 第一,投入结构的转变。从简单劳动转变到复杂劳 动,从手工操作转变到机械化操作,从传统生产方 法转变到现代生产方法,从劳动密集型技术转变到 资本和知识密集型技术。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从传 统的小生产转变到现代大公司。
1) 首先,环境保护需要巨大的投资,在经济发展的较低水平上, 发展中国家是负担不起这么大的费用的,简言之,环境保护是 一种奢侈品,发展中国家是享受不起的。
2) 其次,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应是优 先考虑的目标;而要促进经济增长,对资源的利用强度当然就 比较大,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的退化。这就 是说,环境恶化是经济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否则,经济就发 展不起来。
2.2.2.2. 物质生活质量指数
对发展指标的研究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按照社会、经济和 政治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的最优形式来度量发展的;另一种 是按照生活质量度量发展的。
1. 最早对发展指标的研究是按第一种方法进行的。美国经济学 家阿尔玛阿德尔曼和辛西娅莫里斯在1967年出版的一本书中 选择了40个变量来衡量74个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 2. 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UNRISD)在1970年也按照第一种方法 建立了一个社会发展指标。这项研究挑选了16个具有高度相 关性的指标,其中7个经济指标,9个社会指标。然后,运用 各自相关程度作为权数形成一个综合的发展指数。该研究发 现这个发展指数与单个的社会和经济指标的关系与人均GNP的 关系在发达国家比在发展中国家高的多。在人均收入达到500 美圆(1960年价格)以前,社会发展比经济发展更为迅速。
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
内容 健康长寿的生活 指标 出生时 预期寿命 知 成人识字率 识 毛入学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人识字指数 GER指数
体面的生活水平 人均GDP ($US. PPP)
内容 指数
预期寿命指数 (1/3)
教育指数 (1/3)
GDP指数 (1/3)
人类发展指数(HDI)
人类发展指数分为三组: 1) 低人类发展指数(0~ 0.500), (36 countries or areas);
1. 每个国家都有些产品和服务是不经过市场交换的,而 这些产品和服务也是国民总产品的一部分,但并没有 包括在GNP中。因此,按市场价值加总的GNP数字无疑 低估了一国实际的国民产品。例如,照料小孩,洗衣 做饭等服务一般是由家庭成员自己提供的,这些服务 与保姆和餐馆提供的服务性质是一样的,也是国民产 品的一部分,但因为不经过市场交换,没有用货币支 付报酬,而未被统计到GNP中。 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中没有进入市场交换的 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就要大得多,而且,越是不发达的 国家,其数量越大。这是因为发展中国家市场交换不 发达,很多产品和服务是家庭成员自产自用的。 就一国而言,当前的实际GNP与较长时期以前(20年前) 的实际GNP从严格意义上说也是不能完全相比的。因 为20年前的许多商品和服务是自产自用的,而现在却 是从市场购买来的。
2. 在任何一个国家,地下经济都是存在的。从事 地下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逃税,如走私等, 但有些地下经济是为了逃避国家有关法律的制 裁,如贩卖毒品、生产盗版图书和音像制品等。 由于地下经济都是非法的,交易活动秘密进行, 交易收入不报告,因而无法统计在GNP中。地 下经济的存在使得GNP比实际国民产品小。 3.不能准确反映人们从所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中得到 福利的情况。 4.GNP并没有扣除自然资源的耗竭和环境污染所 引起的人类福利的损失和为防治污染而投入的 成本。
2.2.2. 发展的度量指标
2.2.2.1.发展指标与增长指标的差别
发展的度量指标与增长的度量指标是不同的。首先, 增长的度量指标是一个价值指标,用货币来表示; 而发展的度量指标是一个物质指标,用加权的办法 进行加总,而给予的权数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 性。 其次,增长的度量指标通常公认为是一个指标,即 GNP或GDP的增长率;而发展的度量指标则是多种指 标综合在一起的指标体系,而且没有公认的权威标 准。
3. 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包含的内容要丰富和复杂得多。 当然,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经济增长 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经济增长不一定会 带来经济发展,即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 件。
在过去几十年中,有些发展中国家虽然在增长方面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增长的果实并没有产生 “滴注效应”(trickle-down effect),让低收入阶层和 贫困者得到多少增长的实惠,分配不公平问题、失 业问题、贫困问题和环境问题变得比过去更为严重 了。
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0,p530-536. )
5种有增长而无人类发展的情况
1. 无工作的增长(jobless growth)。工作意味着生活保障, 没有工作就等于剥夺了一个人的生活能力和发展自己 的能力,以及损害了他的尊严和自尊。
2. 无声的增长(voiceless growth)。民众参与和管理公共 事务,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是人类发展的 一个重要方面。 3. 无情的增长(ruthless growth)。在很多发展中国家, 虽然经济增长很快,但收入分配不平等反而更加严重 了,穷人的数目和比重甚至上升了。除收入贫困 (Income poverty)外,能力贫困(Capacity poverty,表 现为健康不佳、营养不良、文化程度)甚至更为严重。
3. 自由是指摆脱贫困、无知和卑贱这三种罪恶的自由, 以便人民能更大程度地决定自己的命运。自由主要 是指从物质生活条件中被解放出来。自由意味着社 会及其成员选择范围的扩大,或者限制范围的缩小.
[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1998), pp7-11.]
刘易斯:经济增长的有利之处并不在于财富增进了幸福, 而在于增加了人类选择的范围。要把财富与幸福联系 在一起是困难的。幸福来自于看待生活的方式,接受 到来的生活,沉缅于愉快的而不是痛苦的生活,并且 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如果财富所增加的资源大于想要 增加的,财富可以增进幸福。如果为了获得财富不能 随心所欲地生活,而是要更多地担心资源和未来,那 么,财富就减少了幸福。我们不能肯定地说,财富的 增加使人们更幸福,也不能说,财富的增长使人们更 不幸。而且,即使我们可以这样说,这也并不是反对 经济增长的一种决定性看法,因为在生活中幸福并不 是唯一的好事。人与动物的区别并不在于人更幸福, 而在于人更能控制自己的环境。(刘易斯著,《经济增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