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近似数和有效数字
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
1.了解近似数和有效数字的概念.
2.对于给出的近似数能说出它的精确度(即精确到哪一位),有几个有效数字.
3.能按指定的精确度要求对一个数进行四舍五人取近似值.
4.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存在和作用.
【重点难点】
1.近似数、精确度,有效数字等概念和给一个数,能按照精确到哪一位或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的要求,四舍五入取近似数.
2.由给出的近似数求其精确度及有效数字的个数、保留有效数字取近似值.
新课导引
1.问题探究:(1)你能统计出我们学校的教师人数吗?它是一个准确数吗?
(2)你可以量出黑板的长度吗?它是一个准确数吗?
合作交流:生1:我能统计出学校老师的人数,它是一个准确数.
生2:我用皮尺能测出黑板的长度,但它不是一个准确数,因测量会出现偏差.
2.下面是在博物馆里的一段对话:管理员:同学们,这个恐龙化石已经有500 010年了.参观者:你怎么知道得这么准确?管理员:十年前,考古学家发现它时,说过这个恐龙化石有50万年了,所以当十年过去后,就有500 010年了.管理员的推断正确吗?为什么?
学完本节,你一定会做出正确解释的!
教材精华
知识点1 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意义
准确数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如学校的学生数,一个医院的床位数等.
近似数就是与实际很接近的数,如我国约有13亿人口,小红的身高约为1.80米等. 出现近似数的原因是:绝大多数需要度量的数量,都难以得到精确值,都只能根据实际
需要和度量的可能性得到一定精确程度的数值.
提示:近似数不仅是度量产生的,对于一些问题我们需要大约的数值.如:我从家到学校大约需要35分钟.
知识点2 精确度
精确度是描述一个近似数精确的程度的量.
一般地,称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指的是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如:近似数0. 486精确到千分位或精确到0.001,那么千分之一(O.O01)就是0.486的精确度.
知识点3 有效数字
四舍五入的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如:近似数4.150,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是4,精确到的数位是千分位,有四个有效数字,是4,1,5,0.
近似数0.072 0,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是7,精确到的数位是万分位,有三个有效数字,是7,2,0.
友情提示:①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前面的零,不是有效数字,由四舍五入所得的0(后面的0)和中间的O,都是有效数字;②有部分近似数,数值的大小是相同的,但精确度和有效数字不相同.
如近似数7.3和7.30的数值大小相同.但7.3精确到十分位,有两个有效数字;7.30精确到百分位,有三个有效数字,
③有些近似数的形式是不同的,但数值大小及精确度和有效数字是相同的.
如近似数5.8万和5.8×的形式是不同的,但数值相同,除此之外,5.8万表示四舍五入到5.8的末位是8,而这个8对5.8万讲处于千位上,即精确到千位,有两个有效数字;5.8×也表示四舍五入到5.8的末位是8,且这个8在其原数58 000中处于千位,故精确到千位,有两个有效数字.即5.8万和5.8×的数值大小及精确度和有效数字是相同的.
知识点4 了解特定情况下取近似数的方法:进一法和去尾法
“进一法”,即把某一个数保留到某一指定的数位时,只要后面的数不是O,都在保留的最后一位数字上加1.
“去尾法”,即把某一个数保留到某一指定的数位为止,后面的数全部舍去.
友情提示: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要根据具体问题确定.
课堂检测
基本概念题
1、四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尺子,分别对一张桌子的边长进行测量,其测量结果分别如下:128.4 cm,128.2 cm,128.3 cm,128.35 cm,其中四位同学对桌子的边长进行计算,你认为计算结果较为合理的是( )
A.128.4 cm
B.128.2 cm
C.128.35 cm
D. 128.3 cm
基础知识应用题
2、据资料记载,位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于1918~1958年这41年间,平均每年倾斜1.1毫米,1959~1969年这11年间平均每年倾斜1.26毫米,那么1918~1969年这52年间,
3、现要将一根150cm长的条形钢截成8cm长的小段做零件,最多可以做几个零件?(不计损耗)
4、曹斌和邢娟的身高都是1.8×102厘米,但曹斌说比王虹高9厘米,你认为有这种可能吗?说明你的道理.
探索创新题
5、用四舍五入法把39 013. 405 13取近似值,精确到百位.
一变:用“四舍五入”法把39 013. 405 13取近似值,保留2个有效数字.
二变:用“去尾法”把39 013.405 13取近似值,精确到0.Ol.
三变:用“进一法”把39 013.405 13取近似值,精确到个位.
体验中考
1、深圳湾体育中心是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要分会场,占地面积
共30.74公顷,总建筑面积达25.6万平方米,将25.6万平方米用科学记数法(四舍五人保留2个有效数字)表示约为( )平方米.
A.26×104
B.2.6×104
C.2.6×105
D.2.6×106
2、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149 600 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保留2个有效数字)约为千米.
学后反思
附:课堂检测及体验中考答案
课堂检测
1、解析:128.35 cm这个近似数精确到了0.O1 cm,尺子的最小刻度是厘米,即近似数只能精确到0.1 cm,故128.35 cm中的0.05 cm是无效的,它不合理,应记为128.4 cm,所以桌子的边长应为128.4,128.2,128.3,128.4这4个数的平均数,即
4
128.3 2
128.4
128.2+
⨯
+
=128.325≈128.3 cm,故选 D.
答案:D
点拨
有些实际问题的有效数字的位数是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定的.
2、分析:总倾斜数÷52=52年平均每年的倾斜数.
解:(1.1×41+1.26×11)÷52=58.96÷52≈1.134≈1.13(毫米).
点拨
在运算过程中应比最后结果多保留1位数,使结果更接近精确值.
3、分析:材料为150cm,每个零件需材料8cm,则可做(150÷8)个零件.
解:150cm条形钢可做每段8cm的零件个数为150÷8=18.75,即18个.
答:可做18个零件.
点拨
结果虽然为18.75,但无论余几,所剩材料都不够做一个零件,因此应舍去,这种方法称为“去尾法”,这类问题,结果取近似值时,不考虑“四舍五入”,而都应“去尾”.
4、分析:由近似数的取值方法讨论,1.75×102≈1.8×102,1.84×102≈1.8×l02,1.84×102厘米比1.75×102厘米大9厘米.
解:有可能.当曹斌的身高为1.84×102厘米,邢娟的身高为1.75×102厘米时,他们
的身高取近似后都是1.8×102厘米,曹斌就比邢娟高9厘米.
5、分析:第(1)问看十位数字,四舍五入即可;一变中看左边第三个数字,并四舍五入;二变中只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其余数字都舍去;三变中无论十分位数字为几,都“进一”.解:39 013.405 13≈3.90×104;一变:39 013. 405 13≈3.9×104;
二变:39 013.405 13≈39 013.40;三变:39 013.405 13≈39 014.
点拨
上述四问为四种取近似值的方法,要注意第(1)、(2)问中虽然未要求用科学记数法,但若按要求完成,则必须使用科学记数法,要认真体会有效数字的意义,而“去尾法”和“进一法”则与“四舍五入”无关,不需要看所要保留位数的下一位数字.
体验中考
1、解析:25.6万=256 000=2.56×105≈2.6×l05.
答案:C
2、解析:149 600 000=1.496×108≈1.5×108.
答案:1.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