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79—81页。
知识目标:
1、探索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方法,会用列举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2、经历找两个数的公因数的过程,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3、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情感目标: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2、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能力目标:
1、在探索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意义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归纳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
2、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现实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经历找最大公因数的过程,正确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学具准备:若干张长16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若干张边长1、2、4、
6、8厘米的各种正方形纸。
每个学生贴一个学号。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点到游戏)
师:我们班同学,不知道是否都来了,老师在上课之前先点个到,抽查部分同学是否来了,但老师这个点到的方法是要用到我们前面找因数的一些知识,点到的同学站起来,说声到。
如我叫5号。
学号5号的同学就说:“5号到”。
听明白了没有?
师:37的最小因数和最大因数,?生:1号到,37号到
(设计意图:总结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本身,最小因数是1)
师:学号是8的因数。
生1:1号到。
生2:2号到。
生3:4号到。
生4:8号到。
(设计意图:总结一个因数是有限的)
师:10的倍数的同学站起来?生:……。
(设计意图:一个数的倍数是无限的)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现在老师请一些同学站到台上来,学号是16的同学请到讲台前左边圈里。
学号是12的同学站到讲台前右边圈里。
请学号是16的因数的同学站讲台左边的圈里,请学号是12的因数的同学站讲台右边的圈里。
生:(站在圈里,其中1、2、4号同学两个圈里来回跑)产生矛盾,从而导入新课。
师:1、2、4号同学应该站到哪个圈里?不能让他们这样跑来跑去呀,你有什么好办法吗?让他们也站在圈里,既让12号队长满意,又让16号队长高兴。
生:想办法让两个圈交叉,形成韦恩图。
两个圈慢慢移动,最后形成韦恩图。
使1、2、4号的学生站在公共的地方。
师:这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韦恩图。
你们太了不起了,你们刚才才讨论出来的办法就是再现了韦恩图的形成过程。
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平时认真观察,细心发现,将来你们一定会有韦恩的发明。
师:板书补充:12的因数有:1、2、3、4、6、12。
16的因数有:1、2、4、8、16
师:谈话引入例1,进行探究。
三、探究例1,动手操作。
1、马老师最近买了一套新房子,这几天正忙着设计该怎样装修呢?昨天,我把李师傅请到了家里,让他帮我出主意?我们来看一看, 我们昨天都说了些什么?
(二)探究新知(小组合作)
1.课件出示:例1装修房子的问题情景。
(1)师提问:如果请你来设计,你觉得可以铺什么样的地砖?(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同学们的设计可真是多种多样,咱们来看一看我的想法吧!(2)继续出示课件:“我想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的。
” ①师提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同桌两人互相讨论。
甲生:铺的地砖都是整块的,不能分割开。
乙生:还必须是整分米数。
②提问:什么是整分米数呢?(像1dm、2dm、3dm……)。
③告诉大家谁是整分米数呢?(正方形的边长)(3)再次出示课件:“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下面我们借助学具来完成。
①老师出示一张长16dm、12dm 的长方形来代表贮藏室的地面,还逐一介绍每种颜色的正方形代表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1厘米代表1分米)。
②请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看看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
③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教师巡逻指导。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结果告诉大家?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演示过程。
④师提问:如果我们选用边长1dm 的正方形地砖,那沿着长边可以铺()块,沿宽边可以铺()块。
如果是选用边长2dm 的正方形地砖,那沿着长边可以铺()块,沿宽边可以铺()块。
如果是选用边长4dm 的正方形地砖呢?
师:还有其他的摆法么?同学们为什么没有选择其它边长,而只选择边长
1dm、2dm、4dm 的地砖呢?(选择1dm、2dm、4dm 的地砖可以刚好铺满地面,并且都是整块的,这样才能符合马老师铺地的要求。
)为什么6厘米、8厘米等的正方形不行,而1cm,2cm,4cm却可以呢?投影展示学生的操作过程和作品
生:因为1cm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2cm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4cm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而6cm只是12的因数,即宽边虽然可以铺整数块,但长边不行,会多出来。
8cm只是16的因数,长边虽然可以铺整数块,但宽边不行,会多出来。
(16÷6,12÷8都有余数,得到的不是整数,而题目要求是整块的)
师:那“1、2、4”与16和12到底有着什么特殊关系呢?
(1、2、4不仅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1、2、4是12和16的公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