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教案设计

XX中心学校课堂讲赛数学教案设计
XX完小 XXX
课题:找最大公因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课本第60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探索并掌握找两个数的最
大公因数的方法。

2、会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教学准备:
课件、号码卡片7张、彩带2根、答题卡。

课前准备:
儿歌《幸福拍手歌》动漫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以“找伙伴”游戏导入)
(一)课件展示游戏规则:1、抽到号码是8的因数而不是12的因数的同学站左边。

(8号)2、抽到号码是12的因数而不是8的因数
的同学站右边。

(3、6、12号)3、抽到的号码既是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的同学站中间。

(1、2、4号)【用彩带把抽到1、2、4、8号的同学圈起来,再用彩带把抽到1、2、4、3、6、12号的同学圈起来】请抽到的号码既是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并且最大的同学高高举起你的号码。

(4号)
(二)开动脑筋,建立概念:
1、请想一想,试着把刚才的数学游戏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2、请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课件展示学习成果,教师教师板书:找最大公因数】
二、明确学习目标。

(游戏揭题后及时明确)
1、掌握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会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三、引导学生学习标杆题,展示,反思,点拨。

课件出示【标杆题】课本第60页“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学习要求:
1、小组讨论合作,试着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找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的。

3、对比你所想到的方法,你认为那种方法更合适?请简单说出
理由。

(1)排列法:先分别找出18和27的因数,再圈出公因数,然后找出最大的一个。

(2)筛选法:①先找出18的因数,再圈出27的因数,然后找出最大的一个。

②先找出27的因数,再圈出18的因数,然后找出最大的一个。

(抽小组代表在全班交流、展示,教师适时点拨。


【学后反思】: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四、强化训练,拓展延伸(智慧屋)。

1、X老师今年有()岁,你们班学习委员有()岁,请找出
老师和学习委员年龄的最大公因数。

2、课本第61页“做一做”第三题。

(答题卡:小猫钓鱼,找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用线连起来)
提示:1、请独立思考,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2、同桌交流,做完后你发现了什么?
【练后反思】:1、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的数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当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时,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也是1。

3、课本第64页第11题* 小巧匠。

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棒,不能有剩余,每根小棒最长是多少厘米?(三根小棒长度分别是12cm、16cm、44cm)
五、反思总结。

(开展你给自己几颗星评星活动)
请同学们说一说学了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①今天这节课你说了吗?(评发言星)
②今天这节课你会了吗?(评智慧星)
③今天这节课你开心吗?(评开心星)
附:板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
只有公因数1时:1
倍数关系:较小的数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心理特点:好奇心强,自制力欠缺;接受事物快,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

知识基础:已经认识并掌握了因数、倍数的意义,会一对一对、不重不漏地写出一个数的因数,为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做好了准备。

认知特征:具备直观想象能力,能观察、分析事物;思维方式: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逐步过渡,与同伴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方面还需要老师的进一步引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