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剂压缩机试运转方案编制:审核:批准:目录一、工程概况 (3)二、编制依据 (4)三、试车程序 (4)四、压缩机试车前的准备 (5)五、压缩机的试运转 (9)六、试运转组织 (14)七、施工机具、计量用具及才料计划 (16)八、质量保证措施 (17)九、HSE 保证措施 (19)一、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冷剂机组是整个液化装置区域的关键设备,此机组是由美国德莱赛兰公司提供。
此机组由电机、增速箱、离心式冷剂压缩机组成,并配套有辅机,包括润滑油调节站等。
机组中的电动机、增速器以及离心式压缩机均装配在一个整体底盘上,整体安装。
1.2 设备特点:⑴转速高:⑵功率大:电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1181KW⑶试运转分风险大:由于功率大、转速高,所以在试运转过程中可能出现临界转速时时的振动;另外离心式压缩机还可能出现喘振的情况;如上述问题处理不当,这对机组的安全性会构成威胁。
⑷机组为进口设备,这对随机技术资料的消化有一定影响。
⑸设备附属系统多,哪一个系统出现问题,都会对设备试运转构成威胁,这就要求在试运转前对每一个系统进行详细、一丝不苟的检查与试验。
1.3 机组的技术特性参数⑴离心式冷剂压缩机型号功率一段:吸入温度吸入压力:进气流量:排气压力排气温度C34-152-A01 11181KW 24℃276.93Kpa 700.62m/min 1602.27Kpa 123℃额定转速8405 rpm 二段:吸入压力进气流量吸入温度106.24m/min 35℃33排气压力排气温度第一临界转速第二临界转速⑵增速箱型号4000.2Kpa101℃2700 rpm12000---16150rpm N3019C输入转速1493rpm 输出转速8405 rpm传递功率⑶润滑调节油站油箱最初填充泵流量泵压力电机功率二编制依据16550HP4394L 541 L/min 180Kpa 14 KW1、PMC提供的部分操作手册,(美国德莱赛兰公司随机资料无中文版,无法全面理解)。
1、Black &Veatch/CHEMTEX/Elliott/ECEC公司提供的PID2、CHEMTEX/BV/Elliott公司提供的操作手册3、《机诫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1、《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5-2010三、压缩机机组试车程序四、机组试车前的准备工作4.1 试运转方案编制⑴此方案主要依据设备的随机技术文件编制,参考我国相关标准及规范;⑵此方案要经过管理代表和监理单位的审核和批准;⑶此方案如与设备供应商指导专家的意见不一致时,以外商指导专家的意见为准;4.2 技术交底及操作人员的培训4.2.1培训分为内部培训和指导专家的培训两种。
内部培训以试运转方案为主要内容,由项目部方案的编制人员进行交底;外部培训由设备供应商的指导专家进行,主要让参试人员掌握如下内容:⑴润滑系统操作;⑵动力系统操作;⑶机组自控系统操作;⑷控制室计算机关于机组开车操作程序;⑸试运转容易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等。
包括业主方面生产操作人员、设备管理人员;安装单位人员包括安装各专业技术人员、试运转操作人员、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等。
具体名单由业主和项目部确定。
4.3 机组辅助系统的准备4.3.1 管道系统洁净度的确认压缩机系统管道强度试验、泄露性试验及系统吹扫已经符合要求。
4.3.2 压缩机联轴器对中精度的确认脱开联轴器,检查联轴器的对中精度,确认符合设备随机技术文件的要求后恢复连接。
4.3.3 压缩机冷却系统(包括压缩机本体及冷却器)检查压缩机冷却系统的压力和流量经过试运行,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
4.3.4.压缩机电气、仪表系统的调试压缩机供电系统安装调试完毕并符合要求;仪表用气(0.6M Pa(G))已经送到试运行现场,其压力和流量符合要求;仪表系统调试完毕,各仪表参数整定符合试运转要求。
4.3.5 试运转用气系统准备试运转用的氮气及其辅助装置已经准备完毕,其流量及压力能够满足压缩机试运转要求。
4.3.6 机组密封用气、隔离用气准备机组的密封用气—氮气(1.0M Pa(G))和隔离用气—氮气(0.6M Pa(G))已经准备完毕,其流量及压力能够满足压缩机试运转要求。
4.3.7机组润滑系统冲洗及试运行⑴润滑油泵的试运转脱开油泵和电机的联轴器,用手盘动电机转子检查电机转子转动是否灵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检查电机接线位置,确认无误后点动电机,检查电机转动方向与名牌方向是否一致,转动方向正确后正式开启电机连续运转不少于两小时,期间检查有无异常。
无异常后进行轴对中完后装上联轴器并手动盘车检查转动是否灵活。
⑵润滑系统的清洗油循环前应彻底清洗油箱,用面团粘净油箱内壁;加入符合厂家要求牌号的润滑油,用软管将润滑油供回油管道进出口短接(冲洗油不进入设备),关闭润滑调节油站调节阀两端的阀门,打开旁通阀,油循环时使油不经过调节阀。
取下正式滤芯,在回油总管上加120目临时滤网,在冲洗经过一个循环周期后,再更换为180目临时滤网,周期合格后将正式滤芯装好。
检查油循环管线所有法兰及管件的连接情况,无渗漏;⑶油循环①对润滑调节油站油箱的电加热器进行调试,启动油箱电加热器,油温≤20℃电加热自动启动将油加热到25℃,加热时,启动油泵使油循环回油箱,但油循环时电加热不启动。
②打开高位油箱旁路阀充油,观察回油视窗,如果有油流通过可认为高位充满油,关闭旁路阀。
此时通过回油视窗可看见油持续流过,通过限流孔板保持高位油箱的油液位。
③油循环过程中要有专人观察各个仪表,并且每隔四个小时要对各个点的过滤器进行检查如赃物过多要进行更换或清洗(若滤网比较干净可隔长点时间进行检查)。
④冲洗油压尽可能接近系统工作压力(油循环期间要对油泵的各项运转数据进行检测并记录)。
⑤油循环过程中要有人用橡胶锤轻轻敲击弯头、管接头、法兰、焊缝等易结杂物的地方,同时检查有系统各个连接部件有无泄漏的地方,并通过回油管上的视镜检查回油是否畅通。
⑥油循环一定时间后要进行主辅油泵的切换,事故油泵也要同时投入运行。
⑷冲洗结果检查最初是在临时滤网上取渣检查,根据取渣多少确定取渣时间,直到取不出硬性颗粒为止。
将油再次过滤,清洗油箱,装上滤油器正式滤芯,按上述步骤再进行循环冲洗,观察滤油器阻力变化,直到6小时内阻力无变化,既认为冲洗合格或者由业主方对油进行取样化验确认无硬质颗粒物符合GB11120要求,具体取样时间间隔12小时或根据油循环实际情况定。
⑸最后冲洗:抽出冲洗油,加入正式油,拆除软管、盲管、临时滤网,恢复正常管路,将各轴承上半部取出盖上轴承座上盖,用正式油冲洗2-3天后,抽出轴瓦进行冲洗,完毕后各部分复位。
⑹油站调试:启动油泵,通过自力式压力调节阀调整润滑油压力,具体操作听从供货商现场技术指导人员指令。
4.4 在C-301压缩机试运行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备生产厂家及PMC要共同对下列试车准备项目进行确认,确保试车顺利进行。
五压缩机的试运转5.1电动机试运转5.1.1 拆卸联轴器中的连接装置,使电机与压缩机脱离开。
5.1.2 复查电动机有关项目,应符合电动机随机技术资料中的规定。
5.1.3按照电动机随机技术文件的要求和试运转的有关操作注意事项,首先电动电动机,电动机转向正确、无异常后正式启动电动机,进行电动机的无负荷试运转。
5.1.4电动机试运转时,应检测电动机的电压、电流、温度等项目以及振动情况,并作好记录。
5.1.5电动机单独试运转时间应按有关规范进行,当无规定时其单独试运转时间不少于2小时。
5.1.6电动机试运转合格后,恢复联轴器的连接。
5.2压缩机空负荷试运转空负荷试运转拟用空气作为介质进行。
5.2.1 准备工作⑴气体吸入管线应已清扫干净,并在开口处加10目过滤网,出口管线应在进冷却器前断开,使其自由放空;并在冷却器进口处加置堵板。
⑵正式开车前,压缩机开车人员(包括河北华气、PMC和康泰斯人员)、施工保运人员、监理方一起审查开车程序中对开车前检查点的检查工作实施情况以及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包括:①确认“压缩机开车过程相关工艺参数显示、报警、连锁点和自动阀门动作检查表”的落实情况;②确认“UCP控制系统中各显示、报警、连锁点和自动阀门动作检查表”的落实情况;③确认“冷却系统显示、报警、连锁点和自动阀门动作检查表”的落实情况;④确认“氮气系统显示、报警、连锁点和自动阀门动作检查表”的落实情况;⑤确认“仪表风系统显示、报警、连锁点和自动阀门动作检查表”的落实情况;⑥确认“燃料气系统显示、报警、连锁点和自动阀门动作检查表”落实情况;⑦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检查;⑧审查开车前的阀门位置和气体流路;⑶手动盘车检查转动应轻便灵活,无卡涩,摩擦异声。
⑷启动润滑系统,使润滑油压、油温、流量稳定在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范围内;稳定运行不少于5min。
⑸打开隔离气及密封气;使其压差和流量稳定在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范围内;⑹打开冷却系统,使其压力和流量稳定在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范围内;5.2.2 压缩机空负荷试运转待所有附属系统启动并稳定运行后,按照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程序启动压缩机。
⑴低速空负荷试运转首先点动电动机,无异常后正式启动电动机,使压缩机在离开临界包线的较低转速内运转(低速试运行应根据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运转时应进行下列检查:①用听棒听压缩机各部位声音应正常;②检查轴振动及轴位移值是否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③各轴承的温度以及各测量点的温度、压力指示值应在设备技术文件规定的范围内。
⑵空负荷试运转低速空负荷试运转正常后,慢慢升至额定转速,注意:①在临界转速区域应平稳迅速通过,以防压缩机出现共振。
本压缩机的临界转速有两个区域,分别是第一临界转速:2700 rpm 和第二临界转速12000---16150 rpm;②在额定转速下连续运转时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最低不少于2h,以供货商现场技术指导人员要求为准。
③密切注意各测量点的数值变化,记录各测量点数值,每30 分钟记录一次。
④停车后打开各轴承箱,检查各轴承及轴情况。
5.3 压缩机的负荷试运转5.3.1 压缩机自身管道的吹扫(如果已经吹扫合格,此步骤省略)压缩机空负荷试运转合格后,在负荷试运转前应对压缩机范围内的管道及冷却器进行吹扫。
为了方便,采用逐级吹扫的方法:即低压一段出口在进冷确器前断开吹扫,合格后连上冷确器,在二段进口处断开,吹干净后再连上二段进口,如此一直将内部管线全部吹干净,之后将管线也已全部连接好。
吹扫压力不小于0.6MPa。
5.3.2 压缩机的负荷试运转空负荷试车完毕,自身管道吹除完毕后即可使全部管线复位,进行离心压缩机组的负荷试运转。
负荷试运转拟采用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