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30万吨/年甲醇煤气化装置循环气压缩机试车方案中国化学工程第十二建设公司大连分公司2008年4月16日目录一、编制说明二、编写依据三、试车组织四、试车需具备的条件五、附属设备的检查六、机组试车七、质量保证措施八、安全技术措施一、编制说明:大化30万吨/年甲醇煤气化装置的循环气压缩机,压缩机为单级高速、垂直剖分蜗壳、6系列,压缩机叶轮采用闭式后弯形结构,叶轮和之间有过盈,液压装配到压缩机轴上。
压缩机轴端密封选用干气密封,连轴节使用膜片连轴节。
安装在煤气化框架21米层,与其配套的设备有润滑油站、高位油箱、气液分离器以及干气密封装置。
压缩机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二、编写依据1、煤气化装置设备布置图2、沈阳压缩机厂提供的随机资料3、《化工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20065、《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7、本公司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一体化程序文件QB/12JP01~41-20068、其他有关国家现行规范三、试车组织1、设立试车领导小组,各专业均设专门人员,分工协作,确保试车工作的正常进行。
2、试车过程施工单位会同业主、厂家(包括压缩机和主要附属部件的)、监理、设计单位共同参加。
四、试车需具备的条件1、所有管道连接完毕,由系统经过油洗并检测合格,油系统无泄漏现象;压缩机管路支吊架安装、调试结束,无应力连接调整结束;2、压缩机安装、对中符合技术资料要求,最终找正结果符合技术文件要求,包括机组中分面的水平度、压缩机的对中数据等,并经有关人员确认;3、压缩机二次灌浆达到设计强度,且所有与大气接触的表面涂过一层胶质浆,表面并涂防油漆。
4、所有管路、附属设备通过吹扫或其他手段已清理干净,仪表空气不含油、水份、杂物,残留水份不可超过20ppm;5、电气、仪表安装、调试结束,所有报警系统准确无误;6、压缩机各运动部件运转灵活;7、所有与开车有关的驱动机经试运行满足运转需要;8、机组的安装间隙经厂家确认无误,能满足开车条件;9、增压机的窜动量已调整到“零”位,并在增速机壳体上标注,轴的限位探头已调整到适当位置并固定牢固。
10、设备经过制造厂家确认,具备开车条件。
五、附属机器、设备1、附属机器、设备安装前要按照通用规定进行检查、验收。
①油冷器应解体抽芯将内部彻底检查、清理干净后再组装试压;油箱内壁的防锈漆应牢固,否则要清除干净。
②干气密封装置要在压缩机单体试车合格后,在厂家指导下进行安装2、附属管道压缩机组的附属管道安装除执行《大化30万吨/年甲醇煤气化装置安装工程工艺管道施工方案》和《大化30万吨/年甲醇煤气化装置安装工程工艺管道焊接方案》外,与机组连接的工艺管道和油管道还要按下列要求。
①与机组连接的工艺管道安装●管道与机组的接口段必须在机组找平、找正完成和基础二次灌浆后安装,固定口要选在远离机器管口第一个弯头1.5m以外,管道在与机组连接时使用百分表监视联轴器对中,配管过程中百分表的读数变化量不得大于0.02mm,绝对不允许强力对口。
●与机组连接的配对法兰在自由状态下应平行且同心,要求法兰平行度不大于0.10mm,径向位移不大于0.20mm,法兰间距以自由状态下能顺利放入垫片的最小间距为宜,所有螺栓要能自由穿入螺栓孔。
②油管道安装●油系统管道预制使用机械切割下料,使用成品管件,油管焊接全部采用氩弧焊打底工艺,DN50以下焊口采用全氩弧焊接。
●预制好的管段酸洗采用浸泡法,现场需制作二个Φ400×8000mm的酸洗槽,酸洗要求见下表。
管道酸洗后使用1.0MPa过热蒸汽或洁净的压缩空气吹净、吹干,然后两端用塑料管堵或塑料布封闭保存。
油管道酸洗要求及程序表●油系统管道的阀门由压缩机制造厂提供,安装前要解体检查,清理干净内部杂质。
●油管安装时,进油管要向油泵侧有0.1%的坡度,回油管向油箱侧有不小于0.5%的坡度。
●油系统管道施工过程中,对油管、油设备敞口处要及时封闭,避免杂质污染系统。
3、油系统循环冲洗①油系统管道安装完毕后,管道系统内必须吹扫干净。
临时管配制要求和正式管道相同(包括酸洗)。
②油系统冲洗前,将所有孔板、过滤器芯子拆除,油冷器要在系统冲洗基本合格后才可投入系统循环冲洗。
③系统循环冲洗使用一台18m3/h的高效滤油机作为主冲洗设备,系统正式油泵作为辅助用泵。
在系统回油箱前加设临时滤网,过滤网可随冲洗进度依次为80目、100目、150目和200目。
④油箱加油前,油设备及管道系统必须经检查合格,确保系统清洁。
加油使用滤油精度不小于100um的滤油机。
⑤油冲洗中为加快冲洗进度可采取以下措施:●用油箱中的加热器和油冷器对冲洗油进行加热和冷却,加快杂物从管壁上脱落。
冲洗最高油温75℃,最低油温35℃,交错进行。
●油冲洗过程中不断用木锤敲击油管的焊缝、弯头、法兰等部位。
●定期检查、清理系统死点的污物。
⑥油系统循环冲洗合格标准,在润滑点入口处加设180目滤网,通油4h 后,每平方厘米可见软杂质颗粒不超过两点,不得有任何硬质颗粒,允许有少量纤维体。
⑦油系统循环冲洗经检查合格后,更换正式油,按要求清洗、组装轴承和密封,并在各润滑点人口加180目滤网,按正常流量进行油循环。
通油24h,油过滤器前后压差增值不应大于0.01~0.015Mpa。
六、机组试车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①机组安装工作全部结束,设备制造厂的技术文件和规范要求,安装记录齐全。
②设备、管道的防腐、保温满足试车条件要求。
③工艺管道安装完毕,管道支吊架安装、调整完毕,系统试压、吹扫完,安全阀整定合格。
④与机组运行有关的公用工程具备投用条件,电动机磁力中心线经过测量,并将电机轴调整到中心位置。
⑤电气、仪表安装工作结束并调校完,具备投入运行条件。
⑥油系统冲洗合格,其他辅助系统具备试车条件。
⑦试车现场道路畅通,安全和消防设施配备齐全。
2、油系统试运行①检查、确认系统具备开车条件。
②开启系统油泵进行试运行,油温正常后调整各系统油压至工作要求。
③油系统运行参数达到要求后进行油压、油温、油位等的联锁试验,应灵敏、准确。
3、保安系统静态调试①调节、保安系统的静态调试应在制造厂指导下进行,按厂家要求准备好调试所需的工、器具。
②通油前检查、确认并标定运转设备的静态位置。
③盘车应灵活,联锁保护动作准确、可靠。
4、压缩机组空负荷试车①空负荷试车应具备的条件●压缩机吸入端的设备、管口和滤网清理干净。
●压缩机的电气、仪表、自控连锁等试验合格,具备投用条件。
压缩机组各仪表点,包括轴、油箱、过滤器差压等要根据技术文件要求和设计文件规定将报警值和停车值进行设定,并经有关部门确认。
②机组在额定转速下连续运转2h ,经全面检查符合下列要求为空负荷试车合格。
●机组无异常声响。
●冷却水系统的水温、压力正常。
●润滑油、密封油、控制油的油压、油温正常,出口温升不超过28℃,轴承温度不高于80℃。
●电气、仪表、自控保护装置运行良好,动作准确。
●附属设备、工艺管道工作正常,无异常振动和泄漏。
●机组膨胀均匀,膨胀指示准确。
●机组轴振动不超过规定值。
③当机组发生如下情况并采取措施而无效时,应立即停车检查,并查明故障原因和排除:●机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轴振动值>0.89mm时;●任何一个轴承温度过高,以致冒烟;●润滑油压下降至<0.1MPa时;●压缩机转子轴位移量>0.7mm时。
④停车●当压缩机气缸排尽气后才可停密封油。
●机组停运后,打开所有疏水阀,排尽设备和管道的疏水。
●拆卸、清理入口滤网。
⑤机组负荷试车●压缩机组在空负荷试车合格后方可进行负荷试车。
●机组启动、升速、升压和稳定按制造厂提供的试车曲线进行。
升速过程中应快速通过轴系的各临界转速,升速、升压操作时还要避开压缩机的喘振点。
●做出压缩机出口压力信号与转速的关系曲线。
●机组在额定负荷下连续运行不小于24h,符合各项要求机组,负荷试车合格,停车按照停车程序要求进行。
七、质量保证措施1. 机组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图纸、资料及施工技术方案,并了解设备的结构原理,掌握正确的安装工艺、程序和方法,掌握有关精密测量技术,做好各项施工记录。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健全质保体系,使质量管理程序化、制度化和标准化2.严格班组自检,质检员监检和甲乙双方共检制度。
执行工序交接卡制度,确保各工序的施工质量。
3.对机组的主要施工工序设共检点和停检点,各方人员共检合格后进行检查签证。
4.机组施工中,由专业技术人员对重要部位或工序进行详细的书面技术交底。
5.严格施工工艺纪律,坚持文明施工。
6.施工中所用的重要材料均应有材料合格证,设备的合金钢零、部件进行光谱分析,紧固件还需进行硬度检查。
7.机器的拆检组装按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使用合适的工具,禁止盲目敲打。
拆下的零、部件分别存放,对于精密部件要精心包装保护。
8.机组施工过程中妥善保护机器的精密加工面(如盖上胶皮等)。
八、安全技术措施1. 施工人员遵守各自的安全技术规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杜绝违章作业。
2.设备运输和吊装作业严格按方案及技术交底要求,吊装转子、汽缸使用专用吊装工具。
3.确保吊装作业使用的绳扣、机具在安全保证期内,发现缺陷及时修理或调换。
4.设备拆检时机器或零、部件要放稳垫平,装配时严禁把手伸入部件的结合面。
5.在手拉葫芦或桥吊吊起的机器部件下作业时,要使用方木垫稳,且将手拉葫芦的拉链打结。
6.施工现场设保卫人员,使用专区证,闲杂人员一律免进。
7.压缩机平台楼板、地面的孔洞设置明显的警戒标志,若短期内不使用用就进行临时封堵。
8.施工现场严禁烟火,通风良好,并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
9.施工场地设垃圾箱,用过的浸油棉纱、破布及时收入箱内;施工机具、用料及设备零部件摆放整齐,做到文明、安全施工。
10.机组试运行中,试车人员必须服从试车领导小组的指挥,工作严细认真。
11.机组试运行现场设置警界区,实行专区证制度。
12.机组试运行中,试车人员如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通知试车负责人,不得擅自停车处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