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路大机精调作业指导书

线路大机精调作业指导书

附件5
线路大机精调作业指导书
一、基本要求
线路大机精调在工程单位将线路基本整正到位的基础上,利用CPⅢ精确测量资料再对线路进行三遍大机精细调整,采用二捣一稳一配方式作业模式。

二、大机作业前准备工作
1.前期调查。

⑴组织对沿线妨碍施工的障碍物安排介入小组进行清理,对影响施工的有关管线、标志进行调查,并提请有关部门或单位先行处理。

⑵全面调查大机作业地段轨道结构:轨距挡板、弹条、螺旋道钉、平垫圈的缺少、松动、失效情况,轨下垫板的缺少、失效、串动、歪斜情况,并在大机精调前补充、整正到位。

⑶标记到位,对线路里程每5m标注,曲线五大桩点、竖曲线起终点及要素、“四电”轨枕等需重点注意及加强捣地段进行标注。

大机作业过程中,每500米核对里程。

⑷提前调查道床缺砟情况,各介入精调组分工负责,对缺砟严重、大拨量、大起道量地段要提前汇报,由指挥组联系施工单位、预卸石砟,石
砟卸到位后方能组织大机作业。

2.精确确定线路里程。

根据CPⅢ标桩,利用轨道检查仪测设线路里程,并每5m在钢轨左股外侧使用细毛笔油漆标注(宽度不大于2mm,长度覆盖轨腰),曲线地段在钢轨下股标注。

轨道检查仪每500米必须与CPⅢ标桩里程核对,曲线地段适当缩短里程核对距离。

3.大机精度调试。

选择在没有坡度直线上调试,同一台车调整产生起道量时起道表显示0+5mm,左右两股产生起道量误差不大于3mm。

4.现场标注。

①测量数据标注:将拨道方向及起拨道量每50米用油漆标注于枕木中间,以备复核。

②曲线要素点及正矢标注:将曲线要素点及曲线正矢、超高、竖曲线桩点及要素标注于钢轨上,方便大机作业后线路状态检查。

三、大机作业流程
1.确认作业地段石砟是否饱满,严禁缺砟地段进行捣固作业。

2.第一台大机严格按照测量资料,采用单机单捣模式作业。

3.第二台大机按10mm基本起道量,采用单机单捣近似法模式作业。

4.大机捣固作业时夹持压力保持在90-110bar 范围内,下插深度控制在10-15mm(枕下-镐掌上沿线)之间。

捣固频率步进式捣固车控制在16次/min,连续式捣固车控制在18次/min,夹持时间统一定为“3”位,砟肩夯拍与捣固同步运用夯拍器夯拍;稳定作业要采用慢速重
稳,振动频率设置在30-35Hz范围内,作业速度控制在0.8-1.8km/h。

四、质量控制标准
1.第1遍大机起道量不超过35mm,第2遍大机起道量不超过25mm,第3遍大机起道量不超过20mm。

2.几何尺寸达到下述标准。

五、质量控制措施
1.质量监控人员及时跟进大机做好水平、超高检测,并每100米观测线路大平及大方向。

发现数据异常,及时通知大机作业人员。

2.质量监控人员对线路短波高低、方向和曲线正矢情况进行重点复核,并记录复核数据。

发现数据异常,及时通知大机作业人员。

3.第一台大机后根据起道量情况安排适量人员进行补砟,确保第二台大机作业基本石砟量。

4.稳定车配置在第二台大机后(捣捣稳模式),线路稳定后,安排一台轨道检查仪对线路质量进行全面检查、验收。

5.大机作业后及时安排人员补充、均匀道床,保证道床饱满。

6.各精调单位交界点大机作业时,当日必须通知相邻精调单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