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前人对柳宗元的评价

前人对柳宗元的评价

名家评论
诗词方面
欧阳修:“天于生子厚,禀予独艰哉。

超凌骤拔擢,过盛辄伤摧。

苦其危虑心,常使鸣心哀。

投以空旷地,纵横放天才。

山穷与水险,上下极沿洄。

故其于文章,出语多崔嵬。


翻译:上天生下了柳宗元,只授予他了苦难,超越了以后多次被提拔,因为太好了,被别人排挤。

我为他对国家的忧虑之心感到伤感。

把他放在可以自由发展的地方,他便可以在这片天地之间纵横。

他在天地之间极度凶险的地方游荡。

所以说,他的文章,多位显示不平之气。

感想:柳宗元从小就有当官,治理国家但他在当上官后发现了这个国家政治的黑暗,于是就想着改革,但是,他失败了。

在革新失败后,他被贬到了永州,于是就有了些许不平之气。

宋人严羽:“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翻译:唐代之人中只有柳宗元是在文学上钻研的很深的。

感悟:纵观古代的诗词写的好的文人墨客,他们大都是正派之人,对于官场的腐败,也是一直想要改变的,柳宗元就是其中的一个。

唐中叶的时候,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发起一场古文运动。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文学主张。

在文章内容上,针对骈文不重内容、空洞无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

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

文章形式上,提出要革新文体,突破骈文束缚,句式长短不拘,并要求革新语言“务去陈言”、
“辞必己出”。

此外,还指出先“立行”再“立言”。

这是一种进步
的文学主张。

韩柳二人在创作实践中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内容丰富、技巧纯熟、语言精练生动的优秀散文。

韩柳的古文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翻译:他所贵在憔悴的讲事情的人,这种是外表看上去憔悴,但实际上内心是肥沃的,
似乎无聊,但实际上是十分优美的,是陶渊明,柳宗元这一类人。

宋人严羽:“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翻译:唐代之人中只有柳宗元是在文学上钻研的很深的。

感悟:纵观古代的诗词写的好的文人墨客,他们大都是正派之人,对于官场的腐败,也
是一直想要改变的,柳宗元就是其中的一个。

唐中叶的时候,柳宗元和韩愈在文坛上
发起一场古文运动。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和文学主张。

在文章内容上,针对
骈文不重内容、空洞无物的弊病,提出“文道合一”、“以文明道”。

要求文章反映现实,“不平则鸣”,富于革除时弊的批判精神。

文章形式上,提
出要革新文体,突破骈文束缚,句式长短不拘,并要求革新语言“务去陈言”、“辞必己出”。

此外,还指出先“立行”再“立言”。

这是一种进步
的文学主张。

韩柳二人在创作实践中身体力行,创作了许多内容丰富、技巧纯熟、语言精练生动的优秀散文。

韩柳的古文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翻译:他所贵在憔悴的讲事情的人,这种是外表看上去憔悴,但实际上内心是肥沃的,
似乎无聊,但实际上是十分优美的,是陶渊明,柳宗元这一类人。

思想方面:
毛泽东曾经说过:“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说》,这篇哲学论著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论点反对天命论。

刘禹锡发展了这种唯物主义。


《天说》:中国唐代柳宗元的哲学代表作之一。

收入《河东先生集》、《柳宗元集》。

文章着重批判天能赏罚的唯心主义天命观,阐发天没有意志、是物质实体的观点。

感想:这大概就是,柳宗元在革新时候写下的吧,里面的唯物主义思想,因该就是柳宗元政治革新的主体是他批判官场腐败的一个主要的工具。

在古文运动方面,也体现来的,他对现代社会的批判。

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所说:“柳州记山水,状人物,论文章,无不形容尽致;其自命为‘牢笼百态’,固宜。

翻译:永州八记写山水,描写人物,讨论文章,没有一个不是形容的淋漓尽致的。

他自己叫“牢笼百态”,确实是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