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Urban cadastre database standar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城镇地籍要素的分类代码,几何特征,数据分层,属性数据结构,数据交换格式等。
适用于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及数据交换。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内容,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组成部分。
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国土资源部《土地登记规则》国土资源部《城镇地籍调查规程》GB/T 2260—199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3 术语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
3.1 现象phenomenon城镇地籍所描述的事实或存在。
3.2 要素feature城镇地籍所描述的现象。
3.3 目标object对一个要素的全部或部分的数字表示。
3.4 类class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
3.5 属性attribution要素的特性描述。
3.6矢量数据vector data以x,y(或x, y, z)坐标表示的点、线、面(或包含体) 等空间图形数据及与其相联系的属性数据总称。
3.7 图像数据image data用数值表示各像素(pixel)的灰度值的集合。
3.8 标识码identification code对某一要素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3.9 元数据metadata对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及其它特征的描述。
4 城镇地籍要素的分类原则与地籍号命名规则4.1 城镇地籍要素的分类采用线分类法,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将城镇地籍要素分为六大类,并依次分为小类、一级类,分类代码采用四位数字层次码组成,其结构如下:XXXX||| |大小一扩类类级充码码类码码其中:(1) 大类码、小类码、一级类码、扩充码分别用一位数字顺序排列;(2) 一级类以下的代码可以用扩充码进行扩充;(3) 扩充码一般为0。
4.2 地籍号命名规则XXXXXX XXX XXX XXXX XXX——————————————————行政区划代码(数字码)街道号| 街区号(三位数字码)街坊号(三位数字码)基本宗地号(四位数字顺序码)宗地支号(三位数字顺序码)其中:1、地籍号由“行政区划代码+街道号+街坊号+基本宗地号+宗地支号”组成。
2、宗地编号由“基本宗地号+宗地支号”组成。
3、若宗地编号无支号,则宗地支号为“000”。
描述时,宗地编号可用4位基本宗地号表示。
5 城镇地籍要素分类、代码、几何类型、分层与属性表名城镇地籍要素分类、代码、几何类型、分层与对应属性表名见表1表1注:可以以描述城镇土地用途为主要目的,使用地类界、权属界、地物界等对宗地内部或宗地外部的土地划分为若干地块,形成面状地类。
6 城镇地籍属性数据结构6.1 城镇地籍要素属性表结构6.1.1 测量控制点属性表结构见表2属性表名:CLKZD表2注: (1)影像文件字段存储影像文件所在的路径及文件名。
6.1.2 点状地物属性表结构见表3属性表名:DZDW表3注:1、点状地物符号代码可用于建立点状图形符号库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2、点状地物其它属性可由用户根据需要,通过扩展属性表进行描述。
6.1.3 线状地物属性表结构见表4属性表名:XZDW表4注:1、线状地物符号代码可用于建立线状图形符号库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2、线状地物其它属性可由用户根据需要,通过扩展属性表进行描述。
6.1.4 面状地物属性表结构见表5属性表名:MZDW表5注:1、面状地物符号代码可用于建立面状图形符号库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2、面边界符号代码可用于建立线状图形符号库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3、本标准通过扩展属性表仅定义房屋的属性结构。
4、地物其它属性可由用户根据需要,通过类似的扩展属性表进行描述。
6.1.4.1 房屋扩展属性表结构见表5-1扩展属性表名: MZDW-FWSX表5-1注:1、房屋的其它属性,可由用户根据需要进行扩充。
2、表5-1所描述的房屋中有多个共有人,用房屋共有人扩展属性表描述。
3、法人身份证明指个人身份证号或行政、企事业单位代码。
6.1.4.1.1 房屋共有人扩展属性表结构见表5-1-1扩展属性表名:MZDW-FWSX-GYR表5-1-1注:1、法人身份证明指个人身份证号或行政、企事业单位代码。
2、共有人的其它属性,可由用户根据需要进行扩充。
6.1.5 复合地物属性结构见表6属性表名:FHDW表6注:1、点标识码记录复合地物中的点要素,用复合地物点要素扩展属性表描述。
2、线标识码记录复合地物中的线要素,用复合地物线要素扩展属性表描述。
3、面标识码记录复合地物中的面要素,用复合地物面要素扩展属性表描述。
6.1.5.1 复合地物点要素扩展属性见表6-1扩展属性表名:FHDW-D表6-1注:点状地物符号代码可用于建立点状图形符号库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6.1.5.2 复合地物线要素扩展属性见表6-2扩展属性表名:FHDW-X表6-2注:线状地物符号代码可用于建立线状图形符号库的系统进行交换。
6.1.5.3 复合地物面要素扩展属性见表6-3扩展属性表名:FHDW-M表6-3注:1、面状地物符号代码可用于建立面状图形符号库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2、面边界符号代码可用于建立线状图形符号库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6.1.6 点状地貌属性表结构见表7属性表名:DZDM表7注:点状地貌属性可由用户根据需要,通过扩展属性表进行描述。
6.1.7 线状地貌属性表结构见表8属性表名:XZDM表8注:线状地貌属性可由用户根据需要,通过扩展属性表进行描述。
6.1.8 面状地貌属性表结构见表属性表名:MZDM表9注:面状地貌属性可由用户根据需要,通过扩展属性表进行描述。
6.1.9 复合地貌属性结构见表10属性表名:FHDM表10注:1、点标识码记录复合地貌中的点要素,用复合地貌点要素扩展属性表描述;2、线标识码记录复合地貌中的线要素,用复合地貌线要素扩展属性表描述;3、面标识码记录复合地貌中的面要素,用复合地貌面要素扩展属性表描述。
6.1.9.1 复合地貌点要素扩展属性见表10-1扩展属性表名:FHDM-D表10-1注:点状地貌符号代码可用于建立点状图形符号库的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6.1.9.2 复合地貌线要素扩展属性见表10-2扩展属性表名:FHDM-X表10-2注:线状地貌符号代码可用于建立线状图形符号库的系统进行交换。
6.1.9.3 复合地貌面要素扩展属性见表10-3扩展属性表名:FHDM-M表10-3注:1、面状地貌符号代码可用于建立面状图形符号库的系统进行交换。
2、面边界符号代码可用于建立线状图形符号库的系统进行交换。
6.1.10 行政区属性表结构见表11属性表名:XZQ表11注:行政区其它属性可由用户根据需要进行扩充。
6.1.11 街道属性表结构见表12属性表名:JD表126.1.12 街坊属性表结构见表13属性表名:JF表136.1.13宗地属性表结构见表14属性表名:ZD表14注:1、本表有关内容的解释参见《土地登记规则》。
2、表14中所描述的宗地若为共用宗,则用共用宗使用权登记扩展属性表描述。
3、表14中所描述的宗地若有他项权利事项,则用他项权利扩展属性表描述。
4、法人身份证明指个人身份证号或行政、企事业单位代码。
6.1.13.1共用宗使用权登记扩展属性表结构见表14-1扩展属性表名:ZD-GYZSYQDJ表14-1注:1、本表有关内容的解释参见《土地登记规则》。
2、法人身份证明指个人身份证号或行政、企事业单位代码。
6.1.13.2 他项权利登记扩展属性表结构见表14-2扩展属性表名:ZD-TXQLDJ表14-2注:1、本表有关内容的解释参见《土地登记规则》;2、法人身份证明指个人身份证号或行政、企事业单位代码。
6.1.14 界址线属性表结构见表15属性表名:JZX表15注:1、影像文件字段存储影像文件所在的路径及文件名;2、本表有关内容的解释参见《土地登记规则》。
6.1.15 界址点属性表结构见表16属性表名:JZD表166.1.16 注记属性表结构见表17属性表名称:ZJ表176.2 城镇地籍要素属性项代码6.2.1 土地用途属性项代码见表18表18注:目前城乡一体化的全国土地利用分类代码正在制定过程中,一旦新的土地利用分类代码标准开始执行,本表的土地用途及代码也将套用新的标准。
6.2.2 单位性质代码见表19表196.2.3 权属性质代码见表20表206.2.4 国有土地使用权类型代码见表21表216.2.5 土地级别代码见表22表226.2.6 界址线类别代码见表23表236.2.7 界址线位置代码见表24表246.2.8 界线性质代码见表25表256.2.9 界标类型代码见表26表266.2.10 界址点类型代码表见表27表277 城镇地籍数据交换格式本标准引用GB/T17798-1999《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对城镇地籍数据交换格式进行描述。
已给定的数据交换格式及相关的缺省值,表示由本标准建议采用,“()”中的内容表示注释。
7.1 矢量数据交换格式7.1.1 城镇地籍矢量数据城镇地籍矢量数据文件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文件头;第二部分为要素类型参数;第三部分为属性数据结构;第四部分为几何图形数据;第五部分为注记;第六部分为属性数据。
本标准给出未建拓扑关系的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已经建立拓扑关系的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参照GB/T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进行描述。
7.1.2 空间矢量数据交换格式HeadBegin(参见本节注释)Datamark: CADASTY-DATVersion: 1.0Unit: MDim: 2Topo: 0MinX: <浮点数>MinY: <浮点数>MaxX: <浮点数>MaxY: <浮点数>Scale: <整数>Projection:Gauss-Krueger ProjectionSpheroid:Krassovesky SpheroidParameters:6378245,6356863Date: <数据产生的日期>Coodinate:MMeridinan:<字符串>Taren:<浮点数>HeadEndFentureCodeBegin (参见表1及本节注释)要素代码1,要素名称,几何类型,缺省颜色,属性表名要素代码2,要素名称,几何类型,缺省颜色,属性表名 ...要素代码n,要素名称,几何类型,缺省颜色,属性表名FentureCodeEndTableStructureBegin (参见本节注释)属性表名1,字段个数m字段代码1,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字段代码2,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 . ....扩展属性表1 (如无扩展属性表, 则无须描述)字段代码1,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字段代码2,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 . .字段代码m,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扩展属性表n (如无扩展属性表, 则无须描述)字段代码1,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字段代码2,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 . .字段代码m,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属性表名n,字段个数m字段代码1,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 . .字段代码m,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扩展属性表1 (如无扩展属性表, 则无须描述)字段代码1,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字段代码2,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 . .字段代码m,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扩展属性表n (如无扩展属性表, 则无须描述)字段代码1,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字段代码2,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 . .字段代码m,字段类型,字段宽度,小数位数TableStructureEndPointBegin (参见本节注释)目标标识码要素代码层点的特征类型X,Y...PointEndLineBegin (参见本节注释)目标标识码要素代码层线的特征类型线的点数nX1,Y1X2,Y2. . .Xn,Yn...LineEndPolygonBegin (参见本节注释)目标标识码要素代码层面的特征类型labX,labY边界点数nX1,Y1X2,Y2. . .Xn,YnX1,Y1...PolygonEndAnnotationBegin (参见本节注释)目标标识码要素代码层字体颜色磅数,形状,下划线字号间隔注记内容注记位置点数X,Y,φ...AnnotationEndAttributeBegin (参见本节注释)属性表名1字段内容1,. . . ,字段内容n (第1条记录)字段内容1,. . . ,字段内容n (第2条记录) . . .字段内容1,. . . ,字段内容n (第n条记录)扩展属性表名1字段内容1,. . . ,字段内容n (第1条记录)字段内容1,. . . ,字段内容n (第2条记录) . . .字段内容1,. . . ,字段内容n (第n条记录) ..扩展属性表名n字段内容1,. . . ,字段内容n (第1条记录)字段内容1,. . . ,字段内容n (第2条记录) . . .字段内容1,. . . ,字段内容n (第n条记录)TableEnd...属性表名n字段内容1,. . . ,字段内容n (第1条记录)字段内容1,. . . ,字段内容n (第2条记录) . . .字段内容1,. . . ,字段内容n (第n条记录)扩展属性表名1字段内容1,. . . ,字段内容n (第1条记录)字段内容1,. . . ,字段内容n (第2条记录) . . .字段内容1,. . . ,字段内容n (第n条记录) ..扩展属性表名n字段内容1,. . . ,字段内容n (第1条记录)字段内容1,. . . ,字段内容n (第2条记录). . .字段内容1,. . . ,字段内容n (第n条记录)TableEndAttributeEnd注释:(1) 第一部分:文件头Version: 表示城镇地籍矢量数据文件的版本号,用1.0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