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算24点》教学设计
一、活动内容:四年级下册快算24点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学生用扑克牌算24得游戏,培养学生灵活得计算能力与初步得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巧算24规律得总结,激发学生主动探索与研究得精神。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得有趣与有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得兴趣。
三、活动准备:扑克牌、课件。
四、学情分析: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孩子们您们用扑克牌玩过什么游戏?
生:我们玩过算24点。
师:知道怎样算24点吗?
生:用1到9这九张牌,每次选其中四张,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来算出24点。
师:对,就就是根据4张牌上得数,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与括号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算出得数为24。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玩快算24点。
(板书:快算“24点”)
(二)知识铺垫渗透方法
1将口诀补充完整。
三()二十四()六二十四
2填算式
()+()=24
()-()=24
()×()=24
()÷()=24
师小结:“算24点”作为一种扑克牌智力游戏,还应注意计算中得技巧。
计算时,我们不可能把牌面上得4个数得不同组合形式——去试,更不能瞎碰乱凑。
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规律:比如利用3×8=24、4×6=24求解,就就是把牌面上得四个数想办法凑成3与8、4与6,再相乘求解。
或着凑成两个数相加、相减、相除等于24来求解。
请大家算一算这道题。
(三)24点解题技巧探究
1、出示
2、
3、
4、9。
1)先自己想一想怎样计算。
2)小组讨论。
3)反馈。
3×8得思路(9÷3)×(2×4)=24
4×6得思路(9÷3×2)×4 =24
2×12得思路(9+3)×(4-2)=24。
师:还有其她方法吗?
72÷3得思路(4×9×2)÷3=24
48÷2得思路(9+3)×4÷2=24
设计意图: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认为,认识就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进行新得探索与研究得,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通过对以上题目不同思路得整理,激发学生得探索意识与创新能力。
2、巩固练习方法提升
师出示四组题目:
①4、5、7、8 ②3、1、7、9 ③5、6、5、3 ④1、2、5、8
按照序号每组算一题,每位同学独立完成,算完后可以抢算其它小组得,瞧谁算得对又多!
学生试做、反馈、交流:您就是怎样想得?有没有不同得方法?
师小结:用四张牌算24点得确有点难度,但我们同学都很聪明,爱动脑筋,表现得特别棒!
设计意图:技巧就是在实践当中得来得,要想运用好24点得计算技巧,就要鼓励学生多实践。
(四)开展比赛激发兴趣
比赛规则:每4人为一组,组长每次出四张牌,谁最先算出,牌就归谁。
如果4张牌不能算出24,就谁都不要重新换牌再算,最后谁得牌数最多谁就就是组内最厉害得同学,成为本组24点第一高手。
设计意图:美国教育家彼得克来恩认为:“学习得三大要素就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
”通过每个学生得参与,使她们感受数学知识得有趣与有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得兴趣。
四、全课总结提出要求
师:同学们您想不想成为24点得高手?
生:想!
师:一副扑克牌54张,不算大小王一共才52张扑克牌,任意抽取4张,不考虑花色得话就只有1820种组合而已。
计算显示算24点得话,1820个可能得抽取方法里面有1362种都就是可解得。
所以说,如果您足够牛得话,把1362种可解方法背下来,您玩24点就无敌了。
24点玩起来也很方便,回家以后可以与爸爸妈妈一起玩,老师相信您一定能赢您得爸爸妈妈。
总设计意图:本设计通过学生自己实践快算24点,加深对四则运算以及括号得灵活运用,把学生真正推向认识得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得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通过引导学生多种方法玩“24点”,发展学生得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沟通、主动应用、主动完善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