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高速铁路吊弦检修作业指导书

1、高速铁路吊弦检修作业指导书

编号:版本号:高速铁路吊弦检修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发布××××-××-××实施××供电段(章)修订记录高速铁路吊弦检修作业指导书1 适用范围1.1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高速铁路吊弦检测、全面检查保养。

1.2检测、检查保养:36个月。

2 编制依据2.1《高速铁路接触网安全工作规则》(铁总运[2014]221号)2.2《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铁总运[2015]362号)2.3《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总科技[2014]172号)2.4《上海铁路局供电处关于公布供电系统班组专业台账样张的通知》(供安设函[2016]47号)2.5设计文件、设备说明书和安装图3 检测、检查保养项目3.1外观检查3.2参数测量3.3检调与更换4 关键安全风险卡控根据作业现场实际情况落实好触电伤害、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作业车运行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等风险项点的防控措施,对该设备检修过程中存在的关键安全风险提示如下:4.1在分相中性区段进行吊弦检修作业时,除在作业区段两端工作支接挂地线外,还应在中心区工作支上加挂一组地线,并对两断口加装短接封线;4.2 在绝缘锚段关节处吊弦检修作业时,需用短接封线将关节断口短接;4.3 严禁使用工、机具抬升接触线,防止接触线产生硬点。

图1 吊弦检修作业流程图6 工具材料和人员表1 人员要求注:其他作业人员未一一列出。

表2 携带工具表3 材料准备7 作业内容及标准7.1吊弦外观检查(见图2、3)图3可调吊弦 (1)吊弦线无锈蚀、断股、散股; (2)线鼻子无锈蚀、裂纹; (3)吊弦压接管无变形、裂纹。

图2 整体吊弦(4)载流环安装在接触线端朝向行车前进方向侧,承力索端朝向行车的反方向侧,吊弦线夹与接触线成30°~45°角。

(见图4)(5)心型环与吊弦线接触密贴,心型环距压接管的距离不小于5mm 。

(6)吊弦线夹无裂纹、变形等现象,载流环线鼻子在螺帽一侧,锁片长端掰至线夹本体侧,锁片短端掰至螺母侧。

吊弦线夹螺栓穿向,直线区段接触线吊弦线夹螺栓由线路侧穿向田野侧,曲线处接触线吊弦线夹螺栓应穿向曲线外侧,承力索吊弦线夹螺栓穿向与接触线吊弦线夹安装方向相反。

(7)检查承力索吊弦线夹螺纹卡子螺纹卡子无裂纹、烧伤,螺纹卡子安装在载流环反方向,外露5mm 。

(见图5)7.2 几何尺寸参数检查(1)接触线与承力索同材质时,吊弦应垂直,顺线路方向的偏移值不得大于20mm (交叉吊弦除外)。

标准值:0。

标准状态:20mm 。

警示值:50mm 。

限界值:100mm 。

(2)整体吊弦间距检查图5图4根据整体吊弦安装位置表或通过计算检查整体吊弦安装位置,计算方法如下:图6a一般区段L1=5m,L2一般采用平均分布。

b 吊弦位置计算公式:L2=(L-2L1)/(N-1)L2:跨中吊弦间距,L1:悬挂点距离第一根吊弦距离,L:跨距,N吊弦安装数量。

(3)整体吊弦相邻吊弦高差检查两相邻吊弦的最大高差不大于10mm。

弹性吊索两侧吊弦与定位点应等高,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允许误差±10mm,且不得出现V形。

(4)电气距离整体吊弦与线索或支持定位装置间距离不小于60mm,当吊弦位于关节交叉侧时注意根据线索偏移值对吊弦进行调整。

7.3 螺栓紧固力矩检查检查吊弦螺栓紧固状态。

序号名称螺栓直径(mm)标准紧固力矩(N·m)测试力矩(N·m)1 吊弦线夹M10 25 237.4 调整7.4.1 吊弦偏移调整(1)承力索吊弦线夹偏移:松开承力索吊弦线夹螺栓,移动承力索吊弦线夹位置,使之与接触线吊弦线夹在同一垂面内。

(2)接触线吊弦线夹偏移:松开接触线吊弦线夹螺栓,移动接触线吊弦线夹位置,使之与承力索吊弦线夹在同一垂面内。

7.4.2 吊弦位置调整(1)根据吊弦所在跨距内吊弦安装数量和跨距计算出吊弦安装位置;吊弦位置符合标准。

标准值:设计值。

标准状态:标准值±50mm。

警示值:标准值±100mm。

限界值:标准值±200mm。

(2)用皮尺以定位点为起测点,测量出吊弦安装位置,并使用记号笔在接触线上做好标记;(3)将吊弦移至标记位置进行安装。

7.4.3载流环角度调整掰开吊弦线夹锁片,松开线夹连接螺栓,将载流环调整至与线索呈30°~45°,紧固螺栓至25N•m,恢复锁片。

7.4.4 电气距离调整(1)当吊弦与其他设备距离小于60mm时,应对其进行调整,调整后测量导高超出安全值时,应对此位置吊弦进行更换。

(2)当吊弦位于关节交叉侧时,距离邻近线索小于60mm时,调整时应考虑线索偏移,计算出两线索最大偏移值,根据现场实际温度,进行安装。

7.5常见缺陷处理7.5.1更换整体吊弦操作步骤如下:吊弦线本体断股的(断3根单丝及以上)、吊弦线本体散股的、吊弦线本体受损及氧化严重的,应重新压接新吊弦,尺寸与即有吊弦保持一致,对即有吊弦进行更换。

)吊弦损伤标准值:无损伤。

标准状态:无损伤。

警示值:断3根单丝。

限界值:断7根单丝。

(见图7、8)ab图 7 图8(1)吊弦预制a根据吊弦长度和吊弦部件图、整体吊弦类型(见图9)领取材料;A---载流整体吊弦 B---整体吊弦 C---滑动整体吊弦HTS---承力索上的吊弦线夹; HFD---接触线上的吊弦线夹;GHTS---承力索上的滑动吊弦线夹图9b如“图10”将吊弦线穿过压接套环,在线的终端形成一个环后,再将线头穿回压接套环,并拉出;c测量压接套环外的直线长度(300mm),做上标记;d在这个位置上,轻压接套环的回头侧,将压接套环固定在该位置;e拿一个心形环固定在载流环弯曲处,将线和压接套环置于压接槽内,压接套环紧靠导向板,并处于压模相对中心的位置如“图11”;f拉紧线尾,使线套按顺时针方向紧固在心形环上,在此过程中,导向板起着终点档板的作用。

压接套环两端应对称;g检查两线在压接套环中是否互相密贴,确认后,启动冲压(在液压操动阀门单元的控制阀门;在手动压接钳,用控制杆关闭压模);h使用液压设备时,通过启动控制阀门(打开手动压接钳)打开压接槽,取出心形环;i压接完一个心形环后,测量吊弦线切割的长度,在切割处两边缠捆胶带,以防吊弦线散股,再用断线钳切断吊弦线;j按上述第一个心形环制作程序制作第二个心形环;k如“图12”复核吊弦长度;l在载流环线头上安装线鼻子,心形环和线鼻子的排列方向见如“图13”;m固定线鼻子在压接钳口位置,压接第一个压痕和第二个压痕;n重复上述程序固定压接另一头的线鼻子,并注意线鼻子的相对位置。

图13结构高度不大于图 12图10 图11(2)安装a先用刷子清除掉承力索、接触线安装吊弦线夹部位的灰尘和氧化物层,并在安装位置涂一层电力复合脂;B承力索吊弦线夹如“图14”拆开吊弦线夹,先将吊弦线夹的线夹箍(6)固定在承力索上,将吊弦穿过吊弦心形环(4),将六角螺栓(8)穿过线鼻子(1)及防松垫片的孔,把吊环(7)推过线夹箍(6),将六角螺栓穿入吊环(7)和线夹箍(6)及防松垫片,带上六角螺母;c将U型销钉从六角螺栓(8)和承力索之间插入;d用力矩扳手拧紧螺栓(8)与螺母(9),用力矩扳手检测紧固力矩并达标,然后再按要求将防松垫片的长短折弯将止动垫片揋到位。

e如“图15”拆开接触线吊弦线夹,以便安装。

将吊环(7)穿过吊弦心形环(4),将六角螺栓(8)穿过线鼻子(1)的孔及防松垫片的孔,把吊环(7)推过线夹箍(6),抬住接触线,将线夹箍放置在接触线的凹槽里,把带线鼻子的六角螺栓(8)推进吊环(7)和线夹箍(6)及防松垫片,带上螺母。

安装人员用线坠检测吊弦垂直度,并调整达标。

再用梅花扳手紧固,并用力矩扳手检测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按要求将防松垫片的长短片折弯,将止动垫片揋到位;8/917461---线鼻子 4---心形环 6---线夹箍 7---吊环 8/9---六角螺栓M10、六角螺母M10 U型销钉安装图(仅95mm2承力索使用)图14f 重复上述a-e 程序进行下一吊弦安装。

7.5.2 吊弦不受力如“图16”发现吊弦不受力时,根据测量数据确定吊弦长度,压接新吊弦进行更换。

可调吊弦松开可调螺栓使吊弦受力后紧固可调螺栓并复测接触线高度。

7.5.3 压接管及心型环缺陷压接管是将吊弦本体和载流环压接在一起,并且起到控制吊弦高度的一个零件,将压接管压接成“W ”型部件,为铜质,压接工艺一般选用三点压接法。

心型环要沿着受力方向安装且距离压接管的距离不得大于5mm ,如“图17”,当发现压接管压接状态不良的和心形环距离压接管大于5mm 的情况时,应重新压接吊弦进行更换。

7.5.4吊弦线鼻子缺陷(1)线鼻子出现裂纹:拆除既有吊弦,重新压接吊弦进行更换。

图16图17(2)压接不牢靠:拆除既有吊弦,重新压接吊弦进行更换。

7.5.5吊弦线夹缺陷当发现吊弦线夹表面有裂纹、变形、腐蚀时应对吊弦线夹进行更换处理。

7.5.6电气缺陷当吊弦与其他带电体距离小于60mm时,应对其安装位置进行调整或更换,按照线索偏移值计算出两线索最大偏移值,根据现场实际温度,进行安装。

调整前调整后图187.6检查验收检修作业完成后,对检修后的设备质量进行复核验收,验收关键点:6.8.1整体吊弦及吊弦线夹本体良好,无断股、散股等现象;6.8.2吊弦应垂直,处于受力状态,螺栓穿向正确,载流环安装符合要求,紧固力矩吊弦线夹的螺栓紧固力矩为25N•m。

8 记录及表格安全生产问题隐患排查整改登记表(上铁供记-安-03-2015)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