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弦安装及装配
16 接地线 17 钢丝刷
组 2 把 2
生命才是真实的:在你的心跳时你可 以感觉到它,在你血脉中可以感到它 的震颤,生命遍地都是--在花中在 河流里,在星星中
3.3 主要材料设 备
序 号 名 称 规 格
单 位
1
2
吊弦
铁线
10mm2 套
φ4.0 kg mm φ2.0 kg mm 张 Kg
3 4 5
铁线 砂纸 电力复 合脂
8/28/2013
正确
错误
图4 导线环安装图
5.4.2吊弦应端正,垂直及线夹倾斜角度 小于15°时,线鼻子(1)应安装在螺栓头 (8)侧,详见下图6。
5.5吊弦间距 标准值:设计值。 安全值:≤10m。 限界值:≤12m。 吊弦间距测量偏差小于200mm时,应将误差均布在各间距内,吊 弦间距测量的起测点与闭合点均以悬挂点为准。 5.6相邻吊弦高差 标准值:相邻吊弦高差≤10mm。 安全值:相邻吊弦高差≤10mm。 限界值:同安全运行值。 一个锚段全部安装完毕后,应逐悬挂、吊弦点检测接触线下缘距 轨面连线的高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两悬挂点导高差不应大于10mm,跨中吊弦处导高差应满足预留 弛度0.5‰的要求。 ②悬挂点与两边第一吊弦区段,导高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 “V”字型导高。 ③接触线高度变化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即应为零。
8/28/2013
5.7螺栓紧固力矩 吊弦线夹连接螺栓紧固力矩为25N.m,止动垫片应煨到 位 6、注意事项 6.1 作业车作业时应处于停止状态,且不得升、降和 旋转作业平台;作业车平台升降时,严禁上下人员;作业 车平台旋转要平稳缓慢进行,不得碰撞支柱及设备。 6.2 防护人员应坚守岗位,切实作好防护工作。 6.3 作业人员均应戴安全帽,以防工具、材料下落伤 人。 6.4 高空作业人员应系好安全带,并随时将安全带钩 在线索上,打在牢固可靠处,以防坠落。 6.5 作业车在施工过程中行进速度不应大于5km/h,严 禁突启、突停。 6.6 测量人员注意,不得使钢尺短接两根钢轨,否则 影响行车信号使用。 6.7作业过程严禁踩踏接触线或给接触线施加外力,以 8/28/2013
2、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客运专线的各类整体吊弦、滑动吊弦的 检调工作。 该检修作业需停电进行填写接触网第一种工作票。 3.1 所需人 员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
目
单位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人
数量 1 1 2 2 3(2) 2(4) 2
备
注
工作领导人 要令人员 行车防护兼地线监护人 地线操作人员 高空作业人员 辅助人员
1.理 念
• ②吊弦状态 • 检查吊弦是否过松或过紧。 • ③吊弦线本体状态 • 检查吊弦线有无断股、散股、烧伤。 • ④接触线吊弦线夹 • 检查接触线吊弦线夹是否倾斜。 • ⑤承力索吊弦线夹 • 检查承力索吊弦线夹是否倾斜。 • ⑥线鼻子 • 检查线鼻子是否倾斜。 ⑦载流环 • 检查吊弦载流环与接触线夹角是否过小。 • ⑧调节螺栓 • 检查调节螺栓是否损坏、紧固情况、是否 可以进行调节。 • ⑨螺栓力矩紧固 •用力矩扳手检查各部螺栓紧固是否符合标
1 2
9
梅花扳手
1016mm 0— 50N.m
LOGO
套
2
10 11
12 13
力矩扳手 扭面器
作业凳 安全帽
套 套
1 1
1 作业人员每人 1顶 作业人员每人 1套
0.9m高
个 顶
14 15
电工工具 验电器 27.5KV
套 套 2
由NordriDesign™提供
1.理 念
A---载流整体吊弦 B---整体吊 弦 C---滑动整体吊弦 HTS---承力索上的吊弦线夹 ; HFD---接触线上 的吊弦线夹;GHTS---承力索上的滑动吊弦线夹 1---线鼻子 ; 3---压接环 ; 4---心形 环 ; 5---线夹
b、将吊弦线穿过压接套环,在线 的终端形成一个环后,再将线头穿 回压接套环,并拉出。 c、测量压接套环外的直线长度 (200mm),做上标记。 d、在这个位臵上,轻压压接套环 的回头侧,将压接套环固定在该位 臵(图4)。
1.理 念
4.2.4 调整 4.2.4.1吊弦偏移超标 A用小绳固定承力索与接触线间距。 B松开接触线或承力索吊弦线夹。 C根据吊弦偏移值E调整吊弦到符合要求 的位臵。 D复测接触线高度。 E紧固后涂电力复合脂。 F拆除小绳。
•
调整好的整体吊弦如图1:
4.2.4.2吊弦过松或过紧 可调整体吊弦:松开调节螺栓,调整吊 弦到合适长度。 整体吊弦:更换,方法如下: A拆除原吊弦,用φ2.0铁丝模拟测出长 度(可参照京津城际设计吊弦长度值)。 B制作吊弦: a、根据预制计算单和吊弦部件图(图2) 、 整体吊弦类型(图3)领取材料。
8/28/2013
4.2.4.4接触线吊弦线夹倾斜 松开接触线吊弦线夹,用接触线扭面器扭正 接触线面(方法见接触线检修作业指导书),然 后紧固接触线吊弦线夹。 4.2.4.5承力索吊弦线夹倾斜 用小绳固定承力索与导线间距,松开承力索 吊弦线夹,调正后紧固。 4.2.4.6线鼻子倾斜可能引起打弓 松开接触线吊弦线夹调整至顺线路方向45度 角以上。 4.2.4.7吊弦载流环与接触线夹角过小 松开接触线吊弦线夹紧固螺母,调整载流环 与接触线角度。 4.2.4.8调节螺栓损坏、不能进行调节 更换调节螺栓。 4.2.4.9各部螺栓紧固力矩 按螺栓紧固力矩标准紧固各部螺栓。
数 量 适 量 适 量 适 量 2 适 量
备
注
1.理 念
1.理 念
3.4所需资料: 接触网平面布臵图(对应检修区 段)、吊弦安装位臵参数、承力索及接 触线安装曲线。
4、检修流程、项目及方法 4.1 流程图
1.理 念
1.理 念
4.2方法 4.2.1 作业准备 按规程要求填写工作票并交付工作领导人,工 作领导人向作业组全体成员宣读工作票、分工并进 行安全预想,检查工具、材料。 4.2.2 完成安全措施 做好安全措施,工作领导人确认完成安全措施后, 通知各作业组开工。 4.2.3测量检查 ①测量吊弦偏移 A把线坠挂在承力索吊弦线夹处,记下线坠在地面 的投影。 B把线坠挂在接触线吊弦线夹处,记 下线坠在地面的投影。 C用钢卷尺量出两投影间的距离H。 D用钢卷尺量出吊弦的长度L。 E计算出吊弦的偏移E=H/L。 •F利用安装曲线图查出当时温度的吊弦偏移值,比 较计算的E值是否符合标准。
e、拿一个心形环固定在载流环弯曲处,将线和压接套环臵于 压接槽内,压接套环紧靠导向板,并处于压模相对中心的位臵 (见图5)。
图5压接套环在压钳模内图
f、拉紧线尾,使线套按顺时针方向紧固 在心形环上,在此过程中,导向板起着终点 档板的作用。压接套环两端应对称。 g、检查两线在压接套环中是否互相密贴, 确认后,启动冲压(在液压操动阀门单元的 控制阀门;在手动压接钳,用控制杆关闭压 模)。 h、使用液压设备时,通过启动控制阀门 (打开手动压接钳)打开压接槽,取出心形 环。 i、压接完一个心形环后,测量吊弦线切 割的长度,在切割处两边缠捆胶带,以防吊 弦线散股,再用断线钳切断吊弦线。 j、按上述第一个心形环制作程序制作第 二个心形环。 k、复核吊弦长度。 l、在载流环线头上安装线鼻子,心形环 和线鼻子的排列方向见图6
作业车司机
作业车(车梯) 作业车(车梯) 正、副司机各1人
3.2 主要工机 具
序号
1 2 3 4
名
称
规格或型 号
单位
台
数量
1 1 1 1
备
注
作业车(或车梯) 接触网多功能检 测仪 钢卷尺 钢卷尺 DJJ 2m 10m
台 把 把
5 6
7 8
水平尺 安全带
温度计 小绳 φ12mm
把 条
个 条
1
现场作业人员每 人1条
8/28/2013
5、 检修标准
5.1吊弦位臵 吊弦顺线路安装位臵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 5.2.2整体吊弦: 允许偏差为±50mm 吊弦预制长度应与计算长度相 5.1吊弦偏移 等,误差应不大于±2mm。吊弦截 标准值:在无偏移温度时处于铅垂状态,在 面损耗不得超过20%。 任何温度环境下均垂直安装,偏差不得大于20mm。 5.3吊弦线夹状态 安全值:在极限温度时,顺线路方向的偏移 吊弦线夹在直线处应保持铅垂 值不得大于吊弦长度的1/3。 状态,曲线处应与接触线的倾斜度 限界值:同安全运行值。接触线与承力索同 一致。 材质时,则吊弦在任何情况下均处于铅垂状态。 安装线夹位臵的承力索、接触 5.2吊弦状态 线及线夹与承力索、接触线的接触 5.2.1吊弦的长度要能适应在极限温度范围内 面均应把灰尘、氧化物等清除干净, 接触线的伸缩和弛度的变化,否则应采用滑动吊 并涂一层电力复合脂。 弦。 每一悬挂点拉出值方向应在布 臵表中明确,并注明吊弦线夹螺栓 穿向。 5.4载流环 5.4.1吊弦载流环与接触线夹
图6心形环和线鼻子排列及方向图
m、固定线鼻子在压接钳口位臵,压接第一个 压痕和第二个压痕。 n、重复上述程序固定压接另一头的线鼻子, 并注意线鼻子的相对位臵。 C安装吊弦: a、在承力索处涂抹适量导电膏,将承力索吊 弦线夹线安装在承力索上,并在承力索和线夹中 间安装线卡子,用扭矩扳手拧螺母至设计力矩, 同时按要求安装防松垫片。 b、将接触线吊弦线夹与接触线接触部位涂 抹适量导电膏,并将其卡住接触线沟槽,用扭矩 扳手拧螺母至设计力矩,同时按要求安装防松垫 片。 c、拆除铁线。 4.2.4.3吊弦线出现断股、散股、烧伤等本身 缺陷
4.2.5 参数复测 复测各部技术参数,符合 技术标准。 4.2.6 办理收工手续 工作领导人确认各作业组 工作结束,人员机具均已撤 至安全地带后,通知监护人 员撤除地线及其它安全措施。 工作领导人确认安全措施 撤除后,通知要令人员申请 消除停电作业命令和线路封 锁命令。 工作领导人召开收工会, 办理收工手续。 4.2.7 填写检修记录 按照当天检修情况填写检 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