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自然地理:华北地区.ppt
中国自然地理:华北地区.ppt
由于黄河、海河、淮河的涉流、改道,在平原上留下许多纵横 交错的古河道、古三角洲和洼地。使平原区的岗洼交错分布, 地表形态和沉积物的结构都十分复杂。黄河、海河、滦河等河 流将大量泥沙堆积于沿海地带,使长期处于沉降的渤海凹陷不 断被充填,平原不断向海湾伸展,堆积物质主要从黄河供给, 渤海湾与莱州湾之间,黄河三角洲呈扇状突出。
(三)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半干旱气 候条件下的地带性土壤和植被
1、植物区系特征
(1)华北地区属中纬度暖温带季风气候。组成本区植被 的建群种甚为丰富。森林植被的建群种以松属和壳斗科 的栎属的种类为主。针叶林中的赤松分布于辽东半岛南 部、胶东半岛直到苏北云台山一带;油松则广泛分布于 华山山地的丘陵上;华山松分布于华北西部地区。 (2)在本区的自然植被中,目前面积最大而且分布最广 的是森林遭受破坏之后而出现的灌草丛。这是一种常见 的次生植被,其建群种灌木以荆条和酸枣为主,草本种 类以黄背草和白羊草最占优势。
(2)黄土搬运、沉积与华北平原的形成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泥水大部分通过众多的支流汇入黄河。黄 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对华北平原的形成起着主导的作用。黄河陕 县站的年输沙量达16亿吨,华北其他河流年输沙量约1.5亿吨。 河流中大量的泥沙估计约有3/4淤积在入海口附近,1/4淤积在下 游河道里。这样,河床迅速填高,每到洪水季节,经常造成洪 水泛滥,泥沙随洪水泻出河床,在平原上沉积。
夏季气温高,与亚热带不相上下,温暖期较长,降水与温暖 期同季,利于喜温作物生长。冬季较长且气温低,年平均气温一 般在8—14°;7月全区气温大多超过24℃,渭河谷地、华北平原 南部气温可达28℃。渭河谷地受焚风影响,夏季气温很高,西安 极端最高气温曽有过45.2℃的记录。
华北地区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控制;气温偏低,1月平均气温 0—10℃。较同纬度各地区低。0℃以下的低温日数,华北平原、 山东半岛历时约三个月,淮北平原约半个月,而黄土高原、冀北 山地长达三个半月。地面冻结层厚度较薄。
广泛分布的黄土,对华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具有深刻的影响。厚层 黄土被雕塑成特殊的黄土地貌,填造了广阔的华北平原,土壤发育、 植被分布、水文特征等都深受黄土的深刻影响。
2、黄土堆积及其影响
(1)黄土地貌发育具有特殊的过程
黄土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已被分割成千沟万壑的丘陵沟壑区,称为黄土 梁峁丘陵沟壑区,其面积约占黄土总覆盖面积的9/10,梁峁分布区地 面非常破碎,丘陵顶部面积小,梁的面积很少超过2平方千米,峁的 面积一般仅0.25平方千米,顶部坡度3°—5°,或8°—10°,坡面 的坡度大到15°—35°,梁与峁在地域分布上无法划定其分带,大体 上,陇中梁多于峁的比例较大,那里较多出现具有大面的凹斜坡的长 梁。陕北与晋西梁多于部的比例较小,那里则以具有较大面积的凸斜 形坡的短梁居多。在延水关以北的黄河沿岸及其较大支流的下游,梁、 峁面积大致相等。 黄土高原受现代加速侵蚀,被切割的程度和速度十分惊人。从地面分 割度来看,陇东为24.86%到27.45%;丘陵沟壑区的陇中为24.60%到 25.49%;陕北为19.80%到42.66%;晋西为38.84%到43.70%。从沟 道密度来看,黄土丘陵沟壑区一般可达3.8—8.05km/km2。
春季本区频繁出现低压槽,每当低压槽自西向东通 过时,槽前常发生五、六级左右的偏南风,槽后则出现 风力更强的偏北风。大风起处黄尘蔽日,形成沙暴天气。 华北地区每年平均有5—15天沙暴日,多数集中在春季。 大风不仅侵蚀地面,而且增加空气的干燥度,加深春旱 的程度。
(二)黄土广泛分布
1、黄土的堆积
黄土层包括早更新世的午城黄土、中更新世的离石黄土和晚更新 世的马兰黄土。其中离石黄土厚度最大,分布广,覆盖在山地之间广 阔的各种古地形面上。
华北降水的年变率大于20%,4月平均变率海河流域大于 80%,黄河下游、山东半岛一般为60—70%,黄土高原60%以 下。夏季的降水变率一般在50%左右,黄淮平原可达70%。 华北地区旱涝频率大,而降水的保证率较小,这是本地区自 然条件中的不利因素。
3、春旱多风沙
华北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为400—750毫米,具有夏湿冬 春干旱的特征,尤以春旱为突出。春季降水只占年降水 量的10—15%。春季气温升高很快,而这时降水甚少, 旱情往往延续到6月中旬。华北地区不仅春季降水量小 而且无雨时间长。往往冬季少雨雪,入春以后气温升高 很快,风力大增,蒸发加强,更加深了旱情的发展。
西面:乌鞘岭—祁连山东—洮河以西—白龙江(3000米等 高线)
南面:秦岭—淮河( ≥ 10℃ 积温4500℃的等值线 ) 东面:濒黄、渤二海。
3. 自然地理单元 :辽东山东低山丘陵、黄淮海平原和辽河下 游平原、黄土高原、冀北山地。
一、区域特征
(一)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1、热量资源比较丰富,气温较差大
华北地区日较差、年较差都很大,显示出大陆性气候的特点。
2、降水集中,变率大
降水在年内分配高度集中和多暴雨。本地区年降水量少于 东北地区,但降水强度比东北地区大,而且降水变率也大。
华北各地每年都有日降水量超过50mm的记录,沿山麓地带 多有暴雨发生。造成暴雨的原因很多,主要与副热带高压脊 的位置有关;此外气旋、台风过境也可形成暴雨。
小组成员:
概况:
1. 经纬度 32 °N- 42°N,104 °E-125 °E ;
2. 界线:北面:与东北彰武—康平—昌图—铁岭—抚顺—宽 甸—鸭绿江畔( ≥ 10℃ 积温3200℃的等值线 );
与内蒙彰武—阜新—围场—张北—右玉—榆林—定边—中 宁—乌鞘岭( ≥ 10℃ 积温3000℃的等值线 )
黄土堆积的总厚度在地域上有明显的变化,陇东、陕北、晋西是 黄土分布的中心区。除黄河峡谷两岸地带黄土厚度为60—70米以外, 黄土厚度大多在100米以上。子午岭西侧的董志塬和东侧的洛川源,出 现两个最大厚度中心,分别达到200米和180米,六盘山以西,吕梁山 以东,渭河北山以南的地区,黄土总厚度减为50—100米。 黄土颗粒成分,从整体看有很大的均一性,以细粉沙为主,次为粗粉 沙。黄土的粗粉沙含量,由西北向东南递减,粘土含量则由西北向东 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