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桡骨远端骨折讲座 ppt课件
桡骨远端骨折讲座 ppt课件
1mm时接触应力即增大。
Catellano等平均随访7.1年,观察26例手术治 疗的关节内骨折后发现,尽管X线摄片显示有 明显的关节病变,但在关节匹配程度与功能 恢复间无明显关联。
掌倾角
临床研究提到常规11°~12°掌倾角的丢失 会对功能有明显影响。
功能丧失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然而,尸 体研究数据提供了一些可能的解释,掌倾角 的改变会同时影响桡腕和下尺桡关节的力学 特性。Short等发现掌倾角丢失10°,会造成 桡骨最大负荷区更集中,并向背侧转移,增 加了下尺桡关节掌、背侧韧带张力,使负荷 增加,导致前臂旋转。
三柱理论
Rikkli等把腕部结构用三个不同的柱来 解释,每个都承受不同的力,必须看作 独立单元。
尺桡骨远端测量参数
Fernandez在1993年提出基于力学特点 的分类系统,这有利于发现潜在的韧带 损伤,因此有助于提出治疗方法。
弯曲:在伸展应力下干骺端骨折 (Colles骨折,Smith骨折)
桡骨远端骨折
掌倾角 10~15° 尺偏角 21~25 ° 桡骨高度
10-13cm
桡骨远端关节面分为两个小关节面, 通过纵向失状嵴与舟骨和月骨相关节。
桡骨远端的尺侧面有一个独立的关 节面:乙状切迹,可容纳尺骨。当前臂旋 转时,此处桡骨和腕骨围绕尺骨旋转。
三角纤维软骨位于从桡骨远端边缘到尺骨 茎突基底,稳定下桡尺关节和支撑尺侧腕骨。
治疗
非手术治疗:闭合复位和石膏固定是主 要方法。
石膏固定的指征:稳定骨折。
手术治疗适应症: 粉碎型关节内移位骨折 开放性骨折 伴随腕骨骨折 伴随神经血管损伤/肌腱损伤 非手术治疗失败等不稳定性骨折
手术方法:经皮穿针,外固定架,切开 复位内固定,植骨等
各有优缺点及适应症。
剪切:关节面骨折(Barton骨折,桡骨 茎突骨折)
压缩:关节面骨折合并软骨下和干骺端 骨崁插(die-punch骨折)
撕脱:韧带附着处骨折(尺、桡骨茎突 骨折)
关节面错位
Knirk等回顾评价了43位年轻成人,平均随访 6.7年,发现任何程度的关节错位都伴有放射 学上明显的关节炎。假如存在2mm的错位, 在X线片上退行性病变的发生率为100%。
其影响没有其他畸形严重,但临床研究 显示尺偏角变小与握力下降有关。
以上所提到的这些畸形改变通常不是单 独发生。典型的畸形是三维畸形,通过 二维内容显示。
所以这些畸形对结果的影响,要综合把 握与分析。不容易把某个的影响效果与 其他鉴别开。
腕骨排列紊乱
最近,影像学发现的韧带损伤所造成的 影响正在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证 实,骨折可伴有明显的韧带损伤。
桡骨长度
月骨关节面塌陷会导致桡腕关节不匹配, 桡骨干骺端粉碎会造成桡尺关节不匹配。
影响功能结果的最重要因素是:掌倾角 变化后的桡骨长度。
Mc-Queen发现桡骨短缩超过2mm的会 有强度丧失的表现。
Jenkins发现短缩超过4mm不仅出现强 度丧失,还会伴有疼痛。
尺偏角
研究表明腕部向尺侧移位表示尺偏角有 丢失,因此导致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 (TFCC)和尺骨的负荷增加。
韧带的损伤需要与骨性损伤综合考虑。
骨折的稳定性
Cooney等认为骨折有明显移位和背侧 粉碎,背侧成角大于20°,关节内受累 广泛,复位后有很大可能会再移位。
骨折的稳定性
LaFontaine 等提出五个不稳定因素 一、最初背侧成角大于20 ° 二、背侧干骺端粉碎 三、累及桡腕关节内 四、合并有尺骨骨折 五、病人的年龄大于6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