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谭铧铧

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谭铧铧


三、高铁酸钾法——除藻
结论
单纯提高混凝剂投加量对含藻类水的TOC的去除有一定限度, 采用高铁酸盐强化混凝: 1.可显著提高对含藻类水中TOC的去除率; 2.可节省混凝剂聚合铝的用量; 3.对含藻类水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预氯化工艺; 4.可减少THMs的生成量。 梁好,韦朝海等.高铁酸盐预氧化、絮凝除藻的实验研究.
三、高铁酸盐法——其他前驱体
1、高铁酸盐除NDMA(亚硝基二甲基苯胺)
2、高铁酸盐去除富里酸(FA)
3、高铁酸盐去除腐殖酸 4、高铁酸钾去除黄腐殖酸
四、几点问题及展望
问题
实验中最佳PH为5到6,但高铁酸钾在酸性 条件下不稳定。
固体高铁酸钾成本较高,难以大规模应用。 过程中会生成Fe(OH)3沉淀,又增加了过滤 工序。
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
——消毒副产物前驱体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报告人:谭铧铧 指导老师:胡翔 教授 学号:2012200247
主要内容
一 二 消毒副产物前驱体 控制前驱体的方法


高铁酸盐法
几点问题及展望
一、消毒副产物前驱体
微生物、病菌等
紫外线消毒 臭氧消毒 氯化消毒 二氧化氯消毒
饮用水 (致病菌)
控制致病 菌
贵、 易堵塞 投资大 成本低、深 度处理
•氯、高锰酸钾、高铁酸盐、 臭氧…… •高铁酸盐、纳米Fe2O3
•TiO2、光Fenton法 •光电催化组合、高锰酸钾-液 氯……
经济可行性、 去除率高
强化混凝法
光催化(电催 化) 组合工艺
二、前驱体控制方法
高铁酸盐法优点
环境无污染 在酸性、碱性下都具有极强的氧化性(酸性更强) 可以广泛用于水和废水的氧化、消毒、杀菌 在适当酸度条件下,高铁酸盐被还原为无毒的、且具 有絮凝、吸附、共沉淀等多种协同功能的Fe(OH)3
新型、高效、绿色的多功能水处理剂
三、高铁酸盐法——除藻
藻类(高浓度)+高铁酸盐(低浓度)
预氧化 机理 强化混凝
去除率高
不只是氧化作用
推 断
氧化后,强化混凝
三、高铁酸盐法——除藻
K2FeO4 氧化 Al2(SO4)3· 2O 混凝 18H K2FeO4 氧化 →Al2(SO4)3· 2O 混凝 18H
影响因素
高铁酸盐投加量: 投加量,去除率
PH值: 5到6最佳 作用时间: 水样中有机物含量:
强化混凝 性能探究
三、高铁酸钾法——除藻
影响因素
高铁酸盐投加量: 投加量,去除率
PH值: 5到6最佳
10min左右 作用时间:
强化混凝 性能探究
水样中有机物含量:
图2 高铁酸盐作用时间对舍藻类水强化混凝的影响
四、几点问题及展望
展望
当高铁酸盐用于氧化各种微小污染物时,分类评价被降解 的副产物的毒性。 在水和污水处理中,研究不同的量,不同的方法、不同的 混合方案对高铁酸盐性能的影响。 高铁酸盐作为一种高效、无毒的多功能水处理剂,不同水 质对高铁酸盐效率的影响。 将现场制备的高铁酸盐溶液直接用于水处理过程,将简化 工艺流程,节省成本,同时可避免高铁酸盐的分解。 硼掺杂的金刚石电极在酸性介质中电解生成了高铁酸盐。
生 成
消毒
前驱体 (DOM)
如何控制前驱体?
消毒副产 物(DBPs)
三卤甲烷THMs 卤乙酸HAAs 卤代酮类HKs 卤乙腈HANs ……上百种
腐殖质 藻类及其代谢产物 蛋白质等
二、前驱体控制方法
范围广、 自动化 成本高、利用 率低、应急
膜滤法 活性炭吸附法 化学预氧化法
•微滤、超滤、纳滤、反渗 透…… •粉末活性炭PAC、颗粒活性炭 GAC
谢谢观看!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三、高铁酸钾法——除藻
影响因素
高铁酸盐投加量
投加量,去除率பைடு நூலகம்
强化混凝 性能探究
PH值: 5到6最佳
10min左右 作用时间:
水样中有机物含量: 铁酸钾投加量改善。
含量增多,去除率降低;可通过适当增加高
三、高铁酸钾法——除藻
强化混凝 性能探究
高铁酸钾可去除前驱体
预氯化对是单一氧化作用; 高铁酸盐是氧化和新形成Fe(OH)3 絮凝、吸附的协同作用
图5.高铁酸盐预氧化对含藻水滤后UV254吸光度值的影响
三、高铁酸盐法——除藻
机理
可能存在双键并处于共轭状态; 水中带有双键基团(如羰基等)的 有机物增加; 这些有机物可能来自藻类细胞释放 或高铁酸盐氧化生成; 它们可能会被后续的混凝去除
图5 高铁酸盐预氧化对含藻水滤后UVA 的影响
三、高铁酸盐法——除藻
机理
预氧化
破坏藻细胞表面结构
助凝(强化混凝)
Fe(OH)3吸附在细胞表 面
造成藻细胞鞘套卷绕 胞鞘开裂,物质外流 在混凝前就可絮凝
三、高铁酸盐法——除藻
影响因素
高铁酸盐投加量: 投加量,去除率
PH值: 作用时间: 水样中有机物含量:
强化混凝 性能探究
高铁酸盐投加量对去除率的影响
三、高铁酸钾法——除藻
机理
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 紫外扫描、前后紫外吸光 度及高锰酸盐指数
三、高铁酸盐法——除藻
机理
图1.未处理的栅列藻
图3.高铁酸盐氧化后
图2.未处理的绿球藻
图4.高铁酸盐氧化后
结 构 改 变 、 助 凝
三、高铁酸盐法——除藻
破坏细 胞结构 氧化细胞释放的 物质
机理
藻细胞释放胞内物质在很短 的时间内完成; 高铁酸盐部分氧化性被其他 还原性物质消耗; 高铁酸盐可能会氧化藻细胞 释放的胞内物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