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秋战国史简介

春秋战国史简介

春秋战国
历史111 顾逸飞
公园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叫做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这一时期的历史,与孔子修订的《春秋》年代大致相当,所以历史上称之为春秋时期,时间为公元前770到公元前476年。

平王东迁,春秋开始,这以后,周王室衰微,各诸侯争霸。

一开始,由于郑国与周天王的矛盾,郑国与周王在郑国的繻葛(今天的河南长葛县北)进行了一场战斗,混战中,周恒王被郑国的将士一箭射中肩膀,周军大败,天子也威严扫地,周天子从此成了各诸侯国的傀儡。

春秋时期,最先称霸的是齐桓公。

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国力马上变得强大起来。

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号召其他诸侯在他的领导下抵御游牧部族的进攻,并先后灭了30多个诸侯国。

公元前651年,葵丘会盟,齐桓公确立了它的霸主地位。

齐桓公死后,齐国开始衰弱,而地处中原偏西北的晋国开始强盛起来。

自晋文公重耳即位后,晋国与南方的楚国进行了著名的城濮之战,这场战争以晋国的大胜而告终,也奠定了晋国称霸的基础。

而在这期间,位于西部地区的秦国也开始发展起来。

秦穆公即位后,采取由余之计,大肆扩张西部疆域,成为了西部地区的霸主,为逐鹿中原铺垫了基石。

而南方的楚国在楚庄王统治下,对内整治朝政,对外积极扩张,在邓之战中,楚国打败晋国,确立了中原霸主的地位。

而这之后,地处江南的吴国和越国又相继称霸,春秋霸主的位子就这样你争我夺。

经过春秋时期激烈的争霸战争,许多小诸侯国已逐步被大的诸侯国吞并。

春秋末期,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卿大夫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历史学家大都把这视为战国的开端,战国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战国开始时,诸侯国主要有齐、楚、燕、秦、赵、魏、韩七国,史称“战国七雄”,当然,“七雄”之间不断地进行战争。

期间,各国新兴的封建势力或用军事暴力或通过变法改革,攫取了统治权,并使国家日渐富强。

主要的有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和赵武灵王的改革等,其中最成功的要属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之后,秦国迅速强大,并且通过远交近攻的方法,逐一灭掉了其余六国,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于是,战国结束,秦朝开始。

春秋战国虽然战事不断,动荡不安,但却孕育了一个个有名的文人墨客,也造就了百家争鸣这样的文化大繁荣的景象。

这就是春秋战国,一个纷纷扰扰、乱哄哄的却又充满了传奇特色的时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