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STRUCTION ECONOMY2011年第6期(总第344期)近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基本上组建了政府投资项目审核部门,建立项目预算审核管理制度,实现了对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事前控制,筑起了一道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止建设领域腐败的防火墙。
但由于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尚未成熟,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进一步推进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制度化和规范化,提高审核质量,是推进财政管理科学化和精细化中需研究的课题。
本文结合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工作实践,对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就提高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质量提出若干对策。
1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现状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一般由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将项目预算标底报送财政项目预算审核中心审核。
审核中心受理相关资料后可以委托具有审价资质的社会审价机构作为具体项目的审核单位进行标底审核,也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组织内部审核人员和有关专家直接进行标底审核。
审核的主要内容有项目预算标底是否控制在概算以内、有否擅自扩大投资和建设规模、有否随意变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主要设备选型、工程预算定额套用取[摘要]政府投资项目审核部门承担着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的职责,实现对政府投资项目工程造价事前控制,但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尚未成熟,在发展过程中碰到一些新问题。
对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审核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提高审核质量,促进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制度化和规范化提出对策。
[关键词]投资项目;预算审核;问题;对策Abstract:The budget audit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 undertakes its budget audit function,and pre-controls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 cost.While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 budget audit is un-perfect,there are some new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This paper elaborat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 budget audit,analyzes the existing question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udit quality and promote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of investment project budget audit.Key words:investment project;budget audit;question;countermeasure[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851X(2011)06-0078-03[作者简介]鲁伟刚,男,生于1975年,浙江绍兴人,工程师,经济师。
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鲁伟刚(绍兴县财政项目预算审核中心,浙江绍兴312000)造价咨询78CONSTRUCTION ECONOMY2011年第6期(总第344期)费标准确定是否正确合理等,审核完毕后出具审核意见书。
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过程中碰到了一些新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1.1特殊专业的审核技术力量缺乏审核中心内部受编制等因素影响,人员数量有限,专业结构也不甚合理,既缺少特大桥梁、隧道、高架铁路、水库大坝等特殊专业人员,也缺少懂设计、施工和造价的复合型人才,内部审核人员对一些特殊专业或一些复杂的技术问题难以应对,无法提出有说服力的审核意见,无法对工程造价进行技术控制。
专业社会审价机构一般在本地区若干家中介机构中进行公开招标,数量有限。
而且中小城市的审价机构技术力量也不强大,主要表现在人员学历层次不高、对设计施工不精通或设计施工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专业过于集中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上、精通特殊专业的人员少之甚少。
特殊专业审核技术力量的缺乏势必影响一些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标底的审核质量,这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带来潜在隐患和风险。
1.2中介审核人员担负着双重角色中介审核人员既是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标底的编制者,有时又是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标底的审核者,担负着编标和审标的双重角色,尽管编标和审标不是同一个政府投资项目,但在较长时期的预算标底编制和预算标底审核中,各中介审价人员相互之间形成一定的行业潜规则,相互间采用同一种模式和做法,互相包容,缺乏审核创新和强有力的质询,缺少有实质性和针对性的审核意见,出具的审核意见多停留于表象和形式上,很少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审查。
1.3审核抽查内容存在自由选取权审核抽查内容一般由内部审核人员选定,抽查内容的难易程度和比例多少决定审核的工作量,这势必影响审核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尽管审核抽查内容是根据具体项目的预算标底和设计图纸来选定的,抽查比例一般控制在30%~40%,但抽查内容有时不能准确反映出工程造价的实际特点,不能将易出差错部分或关键重点部位抽查进去,不能将项目工程造价的共性和个性部分有效结合起来,有时全凭审核人员的个人专业知识结构主观决定,存在一定的自由选取权。
1.4材料价格的确定难以有效控制在工程造价的组成中,材料价占据重要比重,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合理控制材料价格是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的关键之处。
但政府投资项目专业涉及面广,材料品种和类型众多,即使同一种材料由于厂家较多,价格也高低不一。
尽管项目标底审核人员力求采用政府部门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价,有时采用组价、询价及市场调查等多种途径获取材料单价,但受时间精力、获取信息不充足、不对称或材料行业相互间的保护等多种因素影响,对一些新材料或不常用的材料难以获得较准确合理的价格。
审核工作的重点是对材料价格进行合理确定,使工程造价不合理的水分得到有效挤压,但材料价格的难以确定使项目预算标底偏离工程实际。
1.5有些费用难以合理确定交通工程量清单中第100章的承包人驻地建设、临时供电设施、临时工程用地、供水与排污设施、临时道路桥梁修建养护和拆除等费用确定比较困难,即使工程类别和规模基本相同,但不同社会中介机构对其编制的费用也大相径庭,审核人员很难按照项目实际或某一标准进行合理界定,这对有效控制财政资金非常不利。
水利工程安全施工费归属于独立费用,中介机构出具的预算标底仅仅包括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及施工临时工程费,出于加强安全管理考虑,应该在预算标底(建安费)中列入安全施工费、工程保险费等费用,在取费口径上取得一致,确保工程造价符合现行有关规定。
1.6一些新工艺和新技术的造价确定不甚合理当今工程设计、施工领域的变革日新月异,不断出现新工艺和新技术,而定额的稳定性较强,不可能朝令夕改,也不可能包罗万象。
对一些新工艺和新技术的造价确定采取套用相近定额或进行定额换算不符合工程造价实际,存在虚高或过低的情况。
有些预算标底编制人员采用单列价或定价的形式予以包干,规定在结算时不作调整,采用这种方式控制工程造价也是不甚合理的。
2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存在问题对策研究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是采用技术经济手段对政府投资项目预算标底进行有效控制,剔除不合理造价,增加必须费用,使预算标底回归理性,符合工程造价实际。
审核中坚持“不唯增、不唯减、只唯实”的宗旨,用标准、规范、图纸等技术参数说话,但审核过程中会因工程实际的不同而出现上述一造价咨询79CONSTRUCTION ECONOMY2011年第6期(总第344期)些新问题和新情况。
积极寻求一些对策和措施来解决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才能牢牢把握审核质量,确保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运行,对此,提出以下对策和措施。
2.1专业人才建设内外并举针对特殊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并不能在短期内有效解决,可以通过内部培养、外部借助的途径来改善。
鼓励内部审核人员一专多能,在主攻一个专业优势的前提下,积极引导他们向其他专业方向涉猎和发展,拓宽他们的专业知识面。
同时要积极搭建各种平台,创设各种载体,让他们有机会学习特殊专业方面的知识。
在外部专业力量的借助上,可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已经组建的专家库力量,补充一些特殊专业方面的专家,也可以向各级审核部门申请技术支援,由他们派专业技术人员来指导、帮扶或攻克一些特殊的技术难关。
2.2健全社会中介机构考核制度由于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收费相对于预算标底编制收费或工程结算审计收费较低,社会中介机构人员积极性不高,有应付了事趋向。
要充分调动中介审核人员的积极性,尽力减少中介审核人员担负双重角色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审核质量,可对现行的社会中介机构考核制度进行健全和完善。
一是实行奖励制度。
在不改变现行付费的情况下,单独设置一笔奖励基金,对核减或核增超过送审金额的10%部分,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奖励,从奖励基金中支付。
每年对中介审核人员审核情况进行考评,评比年度优秀审核报告,对获奖人员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
二是实行情况说明制度。
对较长时期审核意见简单或雷同、核增或核减数额较少的审核情况,要求中介审核人员查找原因,进行情况说明,并建立审核质量信用档案,作为以后中介审核人员遴选和评优的重点考虑因素。
2.3完善审核质量控制标准组织人员编制和完善各专业审核质量控制标准,增强审核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提高审核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审核质量控制标准的内容可包括审核依据、审核流程、审核内容、审核质量控制措施及审核时效等。
审核内容可分主审内容和一般审核内容,明确各专业的主审内容和一般审核内容,规定主审内容和一般审核内容的各自抽查率。
进一步健全审核质量内部控制措施,在自检的基础上,大力推行互检、交叉检、复核检三级复核机制。
进一步创新审核质量外部控制措施,对特殊专业或疑难问题可通过召开专家审核论证会或委托专家评审的方式来进行审核,增强审核力量,从而保证审核质量。
2.4搭建材料信息共享平台各审核机构应尽快成立材料询价部,专门负责工程材料价格的采集工作。
推行分类分级管理模式,突出新材料或特殊材料市场价格的收集。
建立材料价格数据库,搭建各级审核系统内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优势共同利用。
2.5增强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审核部门应主动加强与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业主、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招投标部门、有关建设部门的联系,建立部门协作联动机制。
定期召开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互相反馈信息,就工程预算标底、造价定额补充及解释、招标文件中结算与变更条款、初步设计批复、施工图审查、材料设备选用等问题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共同推进政府投资项目资金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