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6题;共16分)1. (1分)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且所得溶液显酸性的是()A . CH3COOHB . Al2(SO4)3C . NaOHD . Na2CO32. (1分) (2018高一上·攀枝花期末) 盛放氢氧化钠固体的试剂瓶上应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是()A .B .C .D .3. (1分)下列性质中不是所有金属共有的是()A . 不透明B . 易与氧气反应C . 易导热D . 易导电4. (1分) (2018高二上·腾冲期中) 如图为某原电池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移向铜极B . 原电池工作时Zn发生氧化反应C . 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移向锌极D . 原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电解质由Zn流向Cu5. (1分)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标准状况下,6.72 L NO2 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AB . 1 mol Na2O 和 Na2O2 混合物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是 3NAC . 1 mol Cl2 与足量 Fe 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 3NAD . 1 L 0.1 mol/L 的碳酸钠溶液中的阴离子总数等于 0.1NA6. (1分)下列有关镀锌钢管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电镀时,钢管做阳极,锌棒做阴极,锌盐溶液做电解质溶液B . 钢管镀锌后,镀锌层破损后,钢管不能受到保护C . 镀锌的目的是为了在钢管表面形成 Fe-Zn 合金,增强钢管的耐腐蚀能力D . 镀锌层破损后,钢管仍可受到保护7. (1分)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图甲)进行判断。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 正反应吸热B . 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不变C . 加入催化剂后,该反应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可用图乙表示D . 加入催化剂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8. (1分) (2019高一下·扬州期末)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 K+、NO3-、HCO3-B . Na+、Ba2+、SO42-C . Al3+、Cl-、OH-D . K+、NH4+、OH-9. (1分) 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可用NaOH溶液除去,下列有关解释的方程式不合理的是()A . SO2形成硫酸型酸雨:2SO2+O2+2H2O=4H++2SO42-B . 少量SO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OH-=HSO3-C . NaOH溶液缓慢吸收过量SO2的过程中有:SO2+SO32-+H2O=2HSO3-D . n(SO2):n(NaOH)=1:2时,溶液pH>7:SO32-+H2O HSO3-+OH-10. (1分) (2016高二下·宿迁期末) X,Y,Z,R,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与Z同主族,X的原子半径最小,Y与R 同主族,Y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原子半径:W>R>ZB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R>WC . X与W形成的是离子化合物D . 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R11. (1分)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甲、丁、戊的单质都是金属B . 乙、丙、辛都是非金属元素C . 乙、庚、辛都能形成氧化物D . 已的氧化物既可溶于KOH溶液又可溶于H2SO4溶液12. (1分)某溶液离子及浓度如下表离子SO42-NO3-H+Na+Mn+浓度(mo l·L-1)1321a 则Mn+、a可能为()A . NH4+、2B . Ba2+、1C . Al3+、2D . Fe2+、113. (1分) (2016高一上·陕西期中) 在强酸性的透明溶液中,下列离子组能够大量共存是()A . Na+、K+、OH﹣、Cl﹣B . Mg2+、Cu+、SO42﹣、Cl﹣C . K+、Ba2+、Cl﹣、HCO3﹣D . NH4+、Ba2+、Fe3+、SO42﹣14. (1分)已知反应A2(g)+2B2(g) 2AB2(g)△H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B . 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C .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 . 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15. (1分)下列各示意图与对应的表述正确的是()A . 图①表示一定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该反应一定为放热反应B . 图②中曲线表示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醋酸溶液浓度的变化趋势图C . 图③表示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足量镁粉,产生H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D . 图④为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图,若从A点到C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适量NaOH固体的方法16. (1分)(2020·榆林模拟) 利用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可设计浓差电池。
下图为一套浓差电池和电解质溶液再生的配套装置示意图,闭合开关K之前,两个Cu电极的质量相等。
下列有关这套装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 循环物质E为水B . 乙池中Cu电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C . 甲池中的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D . 若外电路中通过1mol电子,两电极的质量差为64g二、综合题 (共3题;共11分)17. (3分)催化还原CO2是解决温室效应及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研究表明,在Cu/ZnO催化剂存在下,CO2和H2可发生两个反应,分别生成CH3OH和CO。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I.CO2(g)+3H2(g) CH3OH(g)+H2O(g)∆H1=-53.7kJ/molII.CO2(g)+H2(g) CO(g)+H2O(g)∆H2某实验控制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为1:2.2,经过相同反应时间测得如下实验数据:T(K)催化剂CO2转化率(%)甲醇选择性(%)543Cat.112.342.3543Cat.210.972.7553Cat.115.339.1553Cat.212.071.6[备注]Cat.1:Cu/ZnO纳米棒,Cat.2:Cu/ZnO纳米片;甲醇选择性:转化的CO2中生成甲醇的百分比。
已知:①CO和H2的标准燃烧热分别为-283.0kJ/mol和285.8kJ/mol②H2O(1) H2O(g) ∆H3=+440kJ/mol请回答(不考虑温度对∆H的影响):(1) a.反应II的∆H2=________kJ/mol。
b.800℃时,反应I和II对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1.0和2.5,则该温度下反应:CO(g)+2H2(g) CH3OH(g)的平衡常数K的数值为________。
(2)在图中分别画出I在无催化剂、有Cat.1和有Cat.2三种情况下“反应过程-能量”示意图(在图中标注出相应的催化剂)________。
(3)工业生产甲醇还有如下方法:CO(g)+2H2(g) CH3OH(g)副反应:2CH3OH(g) CH3OCH3(g)+H2O(g)若生产过理中在恒压条件下通入水蒸气,从化学平衡的角度分析该操作对生产甲醇带来的利和弊________。
(4)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將CO2和H2O(g)转化为CH4和O2。
紫外线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1、I、III)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A . 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在反应开始时对正反应的催化效果更好B . 从图中可知催化剂I的催化效果更好C . 若光照时间足够长,三条由线将相交于一点D . 光照15h前,无论用所给的哪种催化剂,该反应均未达到平衡(5)人们正在研究某种锂一空气电池,它是一种环境友好的蓄电池。
放电时的总反应为:4Li+O2=2Li2O。
在充电时,阳极区发生的过程比较复杂,目前普遍认可是按两步反应进行,请补充完整。
电极反应式:________和Li2O2-2e-=2Li++O218. (5分) (2016高一下·淮阴期中) 甲醇(CH3OH)是一种优质燃料,(1)已知一定条件下88gCO2和足量氢气完全反应三可生成气态甲醇(CH3OH)和水蒸汽并放出98kJ的热量.请回答:①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②若生成3mol甲醇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2)为探究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的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请回答: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反应速率:v(H2)=________.②下列措施中能使CO2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_______.A.加入催化剂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 D.升高温度③能够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A.恒温、恒容时,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B.恒温、恒容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C.一定条件下,CO2、H2和CH3OH的浓度不再变化D.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消耗3molH2的同时生成1molCH3OH.E.有2个C=O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19. (3分) (2019高二上·拉萨期末)(1)常温下将0.2 mol/LHCl溶液与0.2 mol/LM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6,则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_______0.2 mol/LHCl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填“>”“<”或“=”),该混合溶液的物料守恒式为________。
(2)常温下若将0.2 mol/LMOH溶液与0.1 mol/LHCl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则说明在相同条件下MOH的电离程度________MCl的水解程度。
(填“>”“<”或“=”)(3)常温下若将pH=3的HR溶液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的pH≠7,则混合溶液的pH________。
(填“>7”“<7”或“无法确定”)(4)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纯碱溶液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5)某温度时,测得0.01 mol/L的NaOH溶液pH为11,在此温度下,将pH=a的NaOH溶液Va L与pH=b 的硫酸Vb L混合。
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且a=12,b=2,求Va ∶Vb =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