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时期高校科研内涵建设及策略

新时期高校科研内涵建设及策略

新时期高校科研内涵建设及策略
2020年7-9月,本人参加了第八期高校处级干部治理能力提升专题网络培训。

通过在线听取了各位专家专题报告,以及小组的专题讨论活动,收获很大,对推进我校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建设问题以及科研内涵建设进行了深入思考。

2019年以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校科研处的科学统筹已经各个二级学院的积极落实下,我校的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

不仅体现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的历史性突破,还体现在国家级和省部级人才项目和奖项的突破。

新时期下,如何整合现有的教学科研优势,稳步推进我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高高校科研内涵建设,本人有以下几点思考建议:
1)构建逐层支撑的科研体系,形成科研发展的良好生

统筹校级研究中心建设。

打破学校外部界线和内部管理障碍,通过梳理整合,调整现有研究中心名称,构建2~3个协同创新中心,着力打造我校科技创新品牌。

突出二级分院的主体地位,依据学科专业发展和自身优势设立研究院(所),注重系(室)的职能拓展。

将教研室改为研究室,促进从单一教研功能向教研、科研双重功能转变,明确并稳定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方向。

实行三层次科研立项。

针对专业发展趋势与科研立项数量不相适应问题,增设校级科研立项,形成教
师科研发展基础,提高省级科研项目立项率,通过国家、省、校三级项目体系的构建,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

2)形成重点明确的科研方向,组建优化组合的创新团队
依据“突出重点,集中资源,精准发力”的工作原则,针对重点学科专业和专业硕士培育点建设需要,综合考虑传统优势、新兴学科和发展潜力,抓住制约现代产业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遴选或凝练若干
个重点科研方向。

依据科研重点发展方向的实际需要,打破常规方法和常规待遇,引进若干知名领军人才。

3)建设全面开放的科研平台,实现科技发展的要素汇聚
充分认识校校、校企、国际合作对推进学校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学校对外合作管理机构建设,设置专门对外合作促进办公室,专门负责校企对接的联系沟通工作。

强化二级单位主动对接行业产业意识,充分利用学科专业带头人的社会影响力,吸引社会资源,搜求相关人才,提升科技发展实力,形成学校推动、学院主动、业界随动的有利发展格局。

4)注重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强化科技发展的两个功能
坚持“研以致用”的基本理念,组建学校成果转化办公室,统筹管理教师科研成果和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工作。

制定科研成果向市场快速转化的激励政策,构建成果孵化、政策咨询、法律服务的支持体系。

注重科研成果向教学及时转化,为教学改革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具体案例,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5)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可能
提高全校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完善专利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措施,通过设置专业辅导讲座,帮助学校科研人员申报职务发明,获得相应的知识产权。

制定学校“专利管理”“成果转化”等一系列政策,引导和鼓励老师们跨学科、跨领域联合创新,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价值成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