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几点体会

关于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几点体会

1
关于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几点体会
过去的2012年,是学校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
学校更名大学和博士单位建设均取得了重大进展,中西部高校基
础能力建设工程又成功获批,这既是校党委、校行政正确领导的
结果,又是数年来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努力奋斗、不断积累
的结果。作为华水教职员工中的一员,我由衷的感觉到自豪、兴
奋、骄傲、欢欣鼓舞。按照校党委、校行政的指示,结合自身的
工作体会,就加强学校内涵建设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是要继续加强科研制度建设,不断激发科研活力
清华大学前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
有大师之谓也。”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是衡量一所大学实力的重要
依据。我校近年来更名大学、博士单位建设能够取得关键性进展,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能够成功获批,首先要归功于校党
委、校行政的英明决策和正确领导。
其次,丰硕的科研成果也为成绩取得提供了有力保障,大大
支撑了学校的各项事业发展。我校历来有重视科学研究的良好传
统,近年来学校又陆续出台了《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申报高层次科
研项目及科技成果资助办法(暂行)》(华水政2009-186号)、《华
北水利水电学院高层次科研成果资助与奖励办法(暂行)》(华水
政〔2010〕3号)、《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和考评
办法》的通知(华水政2011-32号)等一大批规章制度,极大调
2

动了全体教职员工的投身科研的积极性,一大批高科技成果得以
涌现,科技成果的数量、质量大幅提高,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学术
地位和影响力,全校已经形成爱科研、乐科研的良好氛围。因此
建议学校在原有科研奖励制度的基础上根据高等教育发展态势不
断完善,充分发挥其正确导向作用,使我校的学术水平和办学内
涵不断提升。
二是要继续密切巩固、发展同教育部、水利部、河南省人民
政府等上级主管单位的良好关系。在当前的社会办学形势和教育
体制下,仅仅依靠自身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来提升学校
内涵固然重要,但还需要有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特别是
来自政府的全方位大力支持和关心更是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这
一点校党委、校行政站得高、看得远、抓得准,在我校本科教学
水平评估、省部共建、更名大学、博士单位建设、中西部高校基
础能力建设工程申报等事关学校发展的一系列大事件中已经被充
分证明和验证。近年河南省干部自主选学党建党务培训班、河南
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基地成功落户我校又是校党委、校
行政善于抢抓机会、创造机会的英明之举,这些成果的争取凝结
了校领导的很多心血和辛劳,是校领导杰出、高超领导艺术和水
平的卓越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在若干年后对学校的发展起
到愈来愈明显、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因此,请学校今后继续密切
巩固、发展同教育部、水利部、河南省人民政府及省教育厅、省
人事厅等上级主管单位的良好关系,争取更多的政策倾斜和支持,
3

以促进学校的发展。
三是继续做大做强“华水“品牌
在我校60多年的办学历史上,经过华水人的不懈努力,华水
这个品牌美誉度、知名度在不断提升,已经成为省内高校的“金
字招牌“,国内水利高校的知名院校。我校每年招生录取分数、
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省内名列前茅,在国内高校特别是水利类
高校内也有不小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但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
华水要成为百年名校,品牌美誉度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要打造华水知名品牌,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是要有危机意识。虽然我校总体社会认可度、知名度目前
总体态势不错,但要清醒的认识到,目前教育发展日新月异,不
仅仅是停滞等同于落后,而是发展慢了就是落后。所以要有危机
感、坚持与时俱进。
二是紧密围绕“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这个目标来开展各
项工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的办学定位、目标关乎着
学校的未来。建设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校党委根据我国教育
发展规律,结合我校的发展现状而制定出的宏伟目标,是对我校
办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和科学决策,必须始终不渝的坚持,做到不
动摇、不懈怠,踏踏实实地去做、去干,才能实现这个远大目标,
才能将我校建成“百年名校“。
三是要继续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继续大力支持学校博士
点、硕士点、重点学科建设,以此为平台大力提升学校的科研能
4

力和学术水平。
四是继续要狠抓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高质量的学生。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只有不断培养高质量的学生,获得社会的
广泛、持续的认可与首肯,我校的美誉度才会不断提升。
五是不断挖掘传统办学特色潜力,发展新兴特色。事物是不
断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特色,只有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
变化,形成新兴特色,才能适应教育形势的快速发展。比如我校
办学特色以“水”为主,专业设置、学科特色大多和“水”联系较
大。这是我校的传统特色,必须发扬光大。但是我校除了“水”
外,“还有“电”,在“电”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在社会实践活动
中,“电”在招生、就业前景、学科建设的应用范围不比“水”少。
如果我校在坚持“水”特色的同时,不断提升“电”的特色,就
做到了两翼齐飞,将会大大提升学校影响力。
六是不妨发挥“名人效应”。郑州大学等兄弟高校已经尝试聘
请名人担任学院院长(比如郑州大学聘请作家二月河、书法家张
海担任文学院、美术学院院长),这不仅是一种积极尝试,而且也
大大提升了学校美誉度。这给我校提供了一种借鉴。我校培养了
数十万优秀学子,拒不完全统计,水利行业30%厅局长以上干部
出自我校,目前更有陈雷部长等十多位在任部级领导。能否在政
策允许范围内,积极尝试聘请水利电力相关行业的知名专家、学
者、领导来我校担任相关职位,使其“名人效益”延伸到我校,
进而增加我校的美誉度与知名度。
5

我爱华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以满腔热血和感恩的心来投入
工作,因为这里是自己的家园。作为华水的一名成员,华水的未
来和发展前景与自己息息相关。衷心感谢校党委给予了我发表拙
见的机会,借此宝贵的机会,结合近年来的自身工作实践及心得,
提出了以上建议。因本人能力和水平有限,难免有一些不足和不
成熟的地方,敬请各位领导海涵和批评指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