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始终贯彻( )的工作方针。
A.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 B.民主参与、科学决策
C.全员参与 D.个别地区实行
2.新课程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以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辅
3.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指标应包括( )
A.学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
C.情感目标 D.学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
4.本次课程改革是( )年正式启动的。
A.1998
B.1999 C.2000 D.2001
5.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 )和普通高中教育。
A.基础教育 B.义务教育
C.初等教育 D.中等技术教育
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课程管理权限上属于(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校本课程 D.学科课程
7.现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第( )次课程改革。
A.七 B.八
C.九 D.十
8.以下不属于课程现代化三大代表的是( )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瓦·根舍因 D.布鲁纳
9.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教育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提出的,其背景说明最全面的是()
A.知识经济时代提出的挑战 B.社会信息化时代提出的挑战
C.我国加入WTO面临的挑战 D.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挑战
10.以下不属于新课程改革的时代发展特征的要求的是( )
A.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 B.国际竞争空前激烈
C.政府参与并领导课程改革 D.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
11.下列不属于新课程结构的主要特点的是( )
A.均衡性 B.综合性
C.平均性 D.选择性
12.新课程改革倡导( )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
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 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13.构成新课程的三种基本成分是( )
A.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
B.课程目标、课程计划和课本
C.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习活动的方式
D.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和学习活动的方式
二、多项选择题
1. 2001年,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旗帜鲜明地把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政府行为,明确了基础教育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是( )
A.前沿性 B.全局性
C.基础性 D.先导性
E.时代性
2.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包括( )
A.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B.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意识
C.注重以学生为本
D.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E.强调三维目标的统一
3.随着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的理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关于教学评价理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视发展
B.重视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C.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和他评相结合
D.全面进行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选拔优秀学生
E.强调甄别功能,发挥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
4.新课程的具体目标除了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外,还包括( )
A.改变课程功能 B.调整课程结构
C.精选课程内容 D.改进学习方式
E.改善师生关系
5.新课程体系下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 )
A.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基础上的教师自评为主
B.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C.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D.以教学成绩为主要评价指标
E.以学生成绩为主要评价指标
6.新课程体系下要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 )
A.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的评价制度
B.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C.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
D.教师要表扬发挥学生参与教师评价的积极性以促进教师提高评价水平
E.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7.课程改革是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基本需求,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时期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趋势的有( ) A.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B.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
C.重视课程的标准化建设 D.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E.重视学校的升学率
三、填空题
1. 2001年颁布____,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开始。
2.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____、____和____。
3.初中阶段课程设置____相结合的课程。
4.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应以____核心内容。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____,____,____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
6.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要以____、____、____为中心。
7.对于学生要建立促进学生____的评价体系。
8.课程结构的____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
9.新课程提倡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____的呈现方式、____方式和____方式的变革。
10.新课程重视不同领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对学生发展的独特价值,强调学科间的____与____。
11.设置义务教育课程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__和__奠定基础。
1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国家对__的基本要求,为学生的
__的愿望和能力。
13.学校教育应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学生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建立以__”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__的评价制度。
四、简答题
1.简述影响课程变革的因素。
2.新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综合化的原因是什么?
3.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4.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有哪些特点?
5.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6.什么是课程现代化?课程现代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7.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具有哪些重要特点?
8.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9.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0.新课程改革设置了哪些综合课程?
11.简述怎样建立一种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
12.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13.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目标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4.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
15.我国现行课程存在哪些问题?
16.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7.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18.如何建立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五、论述题
1.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2.新课程标准在哪些方面突出体现了以学生和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的设计思想?
3.新课程从哪些方面提出了教育评价的改革?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推进工作的总体规划是什么?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主要任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