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社会,教育既要传播信息,又要培养学生摄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在于培养交际性阅读能力――有效地获取书面信息,并对此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和评价,指导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

在《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目前的小学英语高年级教材,词汇量已大大增加,每个单元都出现了两篇阅读理解。

笔者在日常高段英语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普遍较弱。

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通常会有畏难情绪,通常是读了几遍,也不知道文章讲的是什么意思,更不用说叫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回答问题。

笔者认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何谓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是一个心理过程。

一个信息以文字符号为载体(图像也可),通过阅读过程传递,在这个过程中,头脑经过接收分析和猜想,把信息恢复过来,这就是阅读理解过程。

阅读的过程可分为两类,一类活动的任务是扩大输入、阅读欣赏。

这类活动以读为主。

另一类活动的任务是针对性地训练阅读技巧。

这些技巧包括预测所读内容、抓主题大意、抓特定细节、根据上下文猜词义、推断隐含意义等。

二、小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困难
1、心理障碍。

由于小学生词汇量少,在阅读中“拦路虎”较多,加上缺乏适合小学生的阅读材料,往往使小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惧怕心理,对英语读物望而生畏,造成心理紧张,而越紧张就越难以读懂,形成失败定势。

有一名学生曾经对我说:“我是很想多看看一些英语短文,可是有好多生词,我不认识。

一开始,我还有耐心去查字典。

可是我查完一个,一看,下一个还是不认识,我又要接着查。

好累好累,终于我没兴趣再看下去了。

渐渐地,我对阅读失去了兴趣、信心。

我越是害怕自己看不懂,考试的时候就越看不懂这些阅读文章。

”笔者想这名学生道出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心里话。

2、缺乏语感能力。

语感能力是学生在掌握知识和培养各种言语技能到一定程度时获得的一种能力。

小学生语感能力还未形成,理解力也差,听别人说话抓不住要领,不善于猜测词义,几乎每句话都要通过翻译成汉语才能继续阅读。

于是往往读懂了上句,猜不到下句会说什么,读了下文又联系不到上文,造成前后脱节,阅读速度异常缓慢。

因为在高段,有些阅读文章的句子会比较长,学生的语法知识相对来说也很少,对学生的阅读造成一定的困难。

3、缺乏良好习惯。

笔者曾经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喜欢读出声音来。

他们说,只有读出声音
来,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要不然,他们不知道讲些什么内容。

有些学生读了一句话后,喜欢再重新读,造成阅读速度过慢,甚至影响对文章前后文的影响。

由于缺少必要的指导和训练,学生形成了种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如声读、唇读、指读、重读等,这些都影响阅读的速度。

三、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1、提高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

有了喜欢阅读的动力,学生才会愿意去尝试英语阅读。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会不定时的给学生一些阅读材料。

看完这些材料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组织,最后评出“英语阅读小博士”。

这个活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激发了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笔者还采用让学生自己推荐好一点的阅读材料给全班学生阅读,再评出“最佳阅读材料奖”。

学生要带来阅读材料,他们必定要自己先看过,才能确定材料是否适合同学阅读,所以用这个方法,也能让学生积极地去阅读英语小短文。

激发学生英语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但目的就只有一个,让学生喜欢英语阅读。

只有学生喜欢了,他们才会花时间、花心思去阅读,而不是单纯的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阅读作业。

2、扩大词汇量。

目前,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时最大的困难是词汇量不够。

有些短文,就是因为有些关键词,学生不明白,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失误。

因此扩大词汇量,是提高
阅读能力的基础。

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在以下几方面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1)在字母教学中渗透词汇教学。

笔者在每节课都会抽出几分钟,给学生做“字母接龙”游戏。

先让一名同学说出一个字母,接下去的同学以这个字母为首字母接一个单词。

要是遇到学生接的是个生词,那么这名学生就可以加分。

等接龙结束,评出今天的“接龙明星”。

然后一起学习今天的几个新词,并写在黑板上,让学生们有空的时候学一学,记一记。

一周评一次“周接龙明星”,一月评一次“月接龙明星”。

学生们在课余时间很积极地学单词,并把外面学到的单词都用到了课堂上来。

笔者还经常给学生做“拼单词”的游戏,让学生把打乱的字母拼成一个单词。

遇到拼成的是生词,笔者就把单词写在黑板上讲解。

笔者还经常给学生们做根据上下文意思,猜一猜这个单词意思的游戏。

笔者认为这也是扩大孩子们词汇量的一个方法。

在有趣、无压力的游戏环境中,学生的词汇量不断增多。

(2)在音标教学中渗透词汇教学。

五年级开始,接触到字母组合的发音。

笔者通常会在教学几个字母组合的发音的同时,会找一些有这几个字母组合的单词,让学生进行拼读。

这个方法,既让学生把所学的拼读规则灵活运用,巩固所学内容,又让学生多认识几个单词。

在课外,笔者还要求学生自己去找有这些字母组合的单词,在小组或班里进行交
流。

(3)在句型、对话操练中巩固词汇教学。

在日常的英语课堂上,学完一个新授句子后,笔者通常会在课后布置一个“Make sentences”的作业,要求学生用所学的句型造句。

有很多学生在造句的时候,都用上了书本上没有的单词。

在教学完一个对话后,叫学生“Make a new dialogue”,尽力引导学生把新的句型、单词都用到对话中来。

3、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先决条件。

小学生的阅读速度普遍较慢,且无法独立读懂一些阅读材料,因此,教师应抓住小学生刚起步这一重要的“启蒙阶段”,教育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不能摇头晃脑,念念有词;二不能用手指着单词一个一个地念读;三不能粗枝大叶地看,要注意细节;四不能细抠单词、生词。

并及时给予阅读方法指导,使学生尽快形成良好的阅读观念和阅读习惯。

(1)养成默读的习惯。

读的方式有声读、心读、默读等。

从信息传输的角度看,读和看有着质的不同。

读的程序是:词形――词音――词义;看的程序是:词形――词义。

一般来说,看的速度快于读的速度。

声读有助于增强语感,但是如果阅读活动仅停留在声读阶段,将会严重影响阅读速度的提高。

因此,教师要训练学生从声读过度到看读,培养其直接理解书面意义的阅读能力。

为了训练学生的看读能力,笔者经常进行限时阅读的比
赛。

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一篇文章,提高学生快速阅读理解的能力。

(2)养成按意群读的习惯。

将文章按意义分成较大的意群,既能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又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理解的内容上。

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或在句中出现的用法与意义完全不同于自己所学过的用法与意义时,尽量通过上下文来理解和猜测。

猜对了,往往有种成就感,即使猜错了,也会记忆深刻。

4、重视阅读技能的培养
(1)寻找主题句。

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段落只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个段落都有一个主题句。

如果阅读时抓住了主题句,学生就会很容易地抓住文章的主旨,帮助阅读。

如一篇文章的第一句是这样写的:“This is my new room.”笔者就告诉学生,这篇文章的主题讲的就是“my new room”,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先在头脑里树立整篇文章的内容框架,弄明白这篇文章在讲怎么内容,然后再补充框架,仔细阅读,注意到文章的细节。

(2)学会跳读。

跳读的目的是要从文章中查阅到所需要的某些特定的信息。

在日常教学中,笔者经常教学生对于每行的东西只读关键词,非关键词不用注意。

做阅读题目的时候,要注意有针对性的进行阅读,这样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3)正确判断和推理。

有的学生能很快的读完文章,
但在读完文章、了解文章大意后,无法完成阅读题目。

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笔者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根据作者使用的语言,叙述的事实、人物的对话及动作的描写等推断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他想要说明什么问题,表达什么观点及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这是一个通过表面文字推测文章深层结构含义的判断、推理过程,它能推动学生积极地思考,培养较高的理解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果断的推理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有利于学生顺利地阅读文章、理解文章,提高阅读效率。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个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是动力,养成良好的英语阅读习惯是前提,必要的英语阅读技巧指导是关键。

笔者相信,在新课程的视野下,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会进一步提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