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中级会计 会计 第73讲_敏感性分析、本量利分析

2020中级会计 会计 第73讲_敏感性分析、本量利分析

【解析】 预计的目标利润 =( 30-20)× 100000-200000=800000(元) ( 1)销售量的敏感程度 销售量敏感系数 =利润变动百分比 /销售量变动百分比 =经营杠杆系数 销售量 =100000×( 1+10%) =110000(件) 利润 =( 30-20)× 110000-200000=900000(元) 利润变动百分比 =( 900000-800000) /800000=12.5% 销售量的敏感系数 =12.5%/10%=1.25 ( 2)销售单价的敏感程度 销售单价敏感系数 =利润变动百分比 /销售单价变动百分比 单价 =30×( 1+10%) =33(元) 利润 =( 33-20)× 100000-200000=1100000(元) 利润变化的百分比 =( 1100000-800000) /800000=37.5% 单价的敏感系数 =37.5%/10%=3.75 ( 3)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程度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 =利润变动百分比 /单位变动成本变动百分比 单位变动成本 =20×( 1+10%) =22(元)
A.0.60 B.0.80 C.1.25 D.1.60 【答案】 D 【解析】销售量的利润敏感系数即为经营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 =边际贡献 /息税前利润 = ( 2× 40) /50=1.6。
【例题· 2019年单选题】 某公司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预计计划年度销售量为 10000件,单价 为 3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200元,固定成本为 200000元。假设销售单价增长了 10%,则销售单价 的敏感系数(即息税前利润变化百分比相当于单价变化百分比的倍数)为( )。
【例题· 2018年判断题】 在企业盈利状态下进行利润敏感性分析时,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大于 销售量的敏感系数。( )
【答案】错误 【解析】在企业盈利状态下进行利润敏感性分析时,销售量的敏感系数大于固定成本的敏感系 数。
【例题· 2015年单选题】 某公司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该产品单位边际贡献为 2元, 2014年 销售量为 40万件,利润为 50万元。假设成本性态保持不变,则销售量的利润敏感系数是( )。
第1页 共7页
利润 =( 30-22)× 100000-200000=600000(元) 利润变化百分比 =( 600000-800000) /800000=-25%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 =-25%/10%=-2.5 ( 4)固定成本的敏感程度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 =利润变动百分比 /固定成本变动百分比 固定成本 =200000×( 1+10%) =220000(元) 利润 =( 30-20)× 100000-220000=780000(元) 利润变化的百分比 =( 780000-800000) /800000=-2.5%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 =-2.5%/10%=-0.25
四、敏感性分析 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内容是确定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并规划目标利润。因此基于本量利分析的利 润敏感性分析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各因素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教材例题】 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计划年度内有关数据预测如下:销售量 100000件, 单价 30元,单位变动成本 20元,固定成本为 200000元。假设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 成本分别增长了 10%,要求计算各因素的敏感系数。
(一)生产工艺设备的选择
第3页 共7页
【教材例题改编】某公司在原有生产线使用年限到期之后,面临着更换生产线的选择。可以选择 购买与原来一样的生产线,也可以购买一条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原有生产线的价格为 150000 元,而新的生产线的价格为 300000元,两种生产线的使用年限均为 5年,无残值。两种生产线生产 出来的产品型号、质量相同,市场售价 50元 /件。有关数据如表 8-5所示。
表 8-5 数据资料 单位:元
项目
原来生产线
新生产线
直接材料
15
15
直接人工
12
10
变动制造费用
10
10
固定制造费用(假设只包括折旧)
30000
60000
年销售费用
固定部分 变动部分
10000 5
年管理费用(假设全部为固定费用)
10000
【要求】 ( 1)计算新旧两种生产线的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盈亏平衡销售量。 ( 2)计算使两种生产线利润相等时的年产销量。 ( 3)当预计年产销量为 20000件时,为该公司做出购买何种生产线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解析】 ( 1)
A.0.1
第2页 共7页
B.3.75 C.1 D.3 【答案】 B 【解析】单价上涨前的息税前利润 =10000×( 300-200) -200000=800000(元);单价上涨后 的息税前利润 =10000× [300×( 1+10%) -200]-200000=1100000(元);息税前利润增长率 = ( 1100000-800000) /800000=37.5%。则销售单价的敏感系数 =37.5%/10%=3.75。 (二)目标利润要求变化时允许各因素的升降幅度 对各因素允许升降幅度的分析,实质上是各因素对利润影响程度分析的反向推算, 在计算上表 现为敏感系数的倒数。 【例题·单选题】 为了确保企业下年经营不亏损。假设经营杠杆系数为 2,销售量下降的最大 幅度为( )。 A.50% B.60% C.40% D.30% 【答案】 A 【解析】“为了确保下年经营不亏损”,说明利润的变动率为 -100%。 经营杠杆系数为 2,即销量对利润的敏感性系数为 2。 所以,销售量的变动率 =-100%/2=-50%,计算结果为负,说明销售量为下降。 五、本量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因素
单价
销售量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利润敏感系数
3.75
1.25
-2.5
25
结论: ( 1)利润敏感系数是正数,表示各因素与利润同方向变动;如果是负数表示各因素与利润反方 向变动。 ( 2)上述例题中, 影响利润较大的因素是单价和单位变动成本,然后才是销售量和固定成 本。 若条件发生变化,各因素敏感系数的排序也可能发生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