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

管理会计——本量利分析

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1
������������ +������������ =1
【案例】做一块蛋糕的成本为1元,定价4元, 预计月销量为500块。计算边际贡献总额、单 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 边际贡献总额=(4-1)×500=1500(元) 单位边际贡献=4-1=3(元/块) 单位边际贡献=(4-1)/4=0.75=75% 变动成本率=1/4=0.25=25%
(2)安全边际率=5000/10000=50%
该企业经营状况安全。
第三节
(二)保本作业率(危险率)
保本作业率=保本量/现有或预计销售量 =保本额/现有或预计销售额
保本作业率越小,经营越安全
安全边际率 + 保本作业率 = 1
【案例】某种产品的单位售价为10元,单位变动 成本为6元,全年固定成本总额为2000元,预计 全年销售额为10000元。计算安全边际额和安全 边际率。 保本额=2000/40%=5000(元) 保本作业率=5000/10000=50%
税后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 + ������ − 所得税税率 目标销售额 = 边际贡献率
税 前 目 标 利 润
【案例】蛋糕店每月的租金为600元(不考虑 其他费用),做一块蛋糕的成本为1元,定价 4元。假设本月的税后目标利润为2400元。假 设蛋糕店的所得税税率为20%,计算保利点。
税前目标利润=2400÷(1-25%)=3200 (元) 保利量=(600+3200)÷(4-1)=1267 (块)
额)
第二节
二、保本点与保利点确定 (一)保本点计算
保本状态: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0 Px-bx-a=0
保本量=固定成本总额/单位边际贡献
x=a/(p-b)
保本额=单价×保本量=固定成本总额/边际贡献率
px=a/������������
【案例】假设蛋糕店每月的租金为600元(不 考虑其他费用),做一块蛋糕的成本为1元, 定价4元。计算保本点。 保本量=600÷(4-1)=200(块) 保本额=200×4=800(元) 或:边际贡献率=(4-1)/4=75% 保利额=600÷75%=800(元)
丙产品 丙产品 20% 30%
甲产品 甲产品 40% 乙产品 乙产品 50% 30%30%
49315.07元
第三节
三、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评价指标 (一)安全边际 安
全 边 际 越 大 , 经 营 越 安 全
安全边际量=预计销售量-保本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预计销售额-保本点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量/预计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预计销售额
第二节
(二)保利点计算
已知目标利润
保利量(目标销售量)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单位边际贡献
x=(a+F)/(p-b)
保利额(目标销售量) =单价×保利量 =(固定成本总额+目标利润)/边际贡献率
px=(a+F)/������������
【案例】蛋糕店每月的租金为600元(不考虑 其他费用),做一块蛋糕的成本为1元,定价 4元。假设本月的目标利润为2400元。计算保 利点。
第三节
一、多品种产品本量利分析的计算方法
保本点计算:


没有统一的保本量 (不能确定多种产品总的保本量,但可以计 算单种产品的保本量)
只能以保本额反映保本点 (把各种产品的保本额综合计算得总的保本 额) 分算法 加权平均法
第三节
分算法 ② 计算各种 产品的保 本量和保 本额 ③ 计算综合 保本额 ④ 评价保本 状态
要求:用分算法计算保本点。
解:(1)分摊固定制造费用总额: 甲产品应分摊:80000/200000×18000=7200(元) 乙产品应分摊:60000/200000×18000=5400(元) 丙产品应分摊:60000/200000×18000=5400(元) (2)计算各种产品的保本点: 甲产品:保本量=7200/(16-8)=900(件) 保本额=7200/(8/16)=14400(元) 乙产品:保本量=5400/(20-15)=1080(件) 保本额=5400/(5/20)=21600(元) 丙产品:保本量=5400/(30-24)=900(件) 保本额=7200/(6/30)=27000(元) (3)综合保本额 =14400+21600+27000=63000(元)
保利额=(600+3200)÷75%=5066.67(元)
第二节
影响
因素
三、本量利与相关因素变动分析 F=px-(a+bx)
边际 贡献
保本点 利润 保利点
P a
b x F
+ /
+ /
+
+ / /
+ + /
/ /
/ / +
• 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上升能使保本点 上升,利润下降; • 售价提高,能使保本点下降,利润上升;
(4)华达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2007年销售量为
8000件,单价为240元,单位成本为180元,其中单
位变动成本为150元,该企业计划2008年利润比
2007年增加10%。
要求:运用本量利分析原理进行规划,从哪些 方面采取措施,才能实现目标利润(假定采取某项 措施时其他条件不变)。
三、情感目标 结合案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导入】
位置?租金?材料?人工? 售价?销售量?
假如租金600元/月,做一块蛋糕 的成本为1元,那么定价多少可 行? 2元?3元?4元?5元?
第一节
本量利分析概述 P56
一、本量利分析的含义
二、贡献毛益及相关指标计算公式
第一节
一、本量利分析的含义
本量利分析是对成本、业务量、利润之间 相互关系的分析,简称CVP分析。
【案例】假设上例中,本年度甲产品已售15000 元,乙产品已售18000元,丙产品已售22000元。 判断是否达到保本点。 解:(1)甲产品高于保本点的边际贡献 =(15000-14400)×50%=300(元) (2)乙产品低于保本点的边际贡献 =(18000-21600)×25%=-900(元) (3)丙产品低于保本点的边际贡献 =(22000-27000)×20%=-1000(元) (4)综合结果为-1600元,该企业尚未达到保本 点。
要求:用加权平均法计算保本点。
解:(1)计算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甲产品:(16-8)/16=50% 乙产品:(20-15)/20=25% 丙产品:(30-24)/30=20% (2)计算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80000/200000×50%+60000/200000×25+60000/2 00000×20%=33.5%(元)
要求:用分算法计算各产品的保本销售额、保 本销售量以及综合保本销售额。
(3)某企业生产A、B、C三种产品,固定成本总额
为45900元,单价分别为100元、120元、160元,单
位变动成本分别为80元、90元、112元,销售量分
别为600件、500件、500件。
要求:①用加权平均法计算该企业综合保本点 ②当品种构成由原来的3:3:4调整为3:4:3时, 计算品种结构的变动对保本点的影响。
超过保本点 的产品的边 际贡献 VS 低于保本点 的产品的边 际贡献
① 分摊固定 制造费用 总额 关键
【案例】某企业产销甲、乙、丙三种产品,固定 制造费用按产品的销售收入分摊。有关资料如下 表:
项目 x(件) P(元/件) b(元/件) a(元) 甲产品 5000 16 8 乙产品 3000 20 15 18000 丙产品 2000 30 24
01 本量利分析概述 02 单一品种的本量利分析 03 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本量利分析的含义及作用 2.理解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 3.理解与掌握本量利分析的方法
二、技能目标: 1.学会单一品种和多品种下的保本点与保利点计算与分析 2.学会对影响本量利的因素进行分析 3.学会对企业经营安全程度进行评价
保利量=(600+2400)÷(4-1)=1000 (块) 保利额=1000×4=4000(元)
或:边际贡献率=(4-1)/4=75%
保利额=(600+2400)÷75%=4000(元)
第二节
(三)保净利点计算
当考虑所得税时,保利点 保净利点 目标利润 税前目标利润 税后目标利润=税前目标利润×(1-所得税税率) 税后目标利润 固定成本 + ������ − 所得税税率 目标销售量 = 单位边际贡献
第三节
加权平均法
④ 评价保本 状态
① 计算各种 产品的边 际贡献率
③ ② 计算综合 计算加权 保本额 平均边际 贡献率
关键
【案例】某企业产销甲、乙、丙三种产品,固定 制造费用按产品的销售收入分摊。有关资料如下 表:
项目 x(件) P(元/件) b(元/件) a(元) 甲产品 5000 16 8 乙产品 3000 20 15 18000 丙产品 2000 30 24
(3)综合保本额=18000/33.5%=53731.34(元)
(4)本年度已实现销售额: 15000+18000+22000=55000(元) 该企业已达到保本点。
第三节
二、产品结构变动对本量利分析的影响
销售比重变化:扩大边际贡献大的产品的销 售,降低边际贡献小的产品的销售 综合保本额:53731.34元
• •
以成本性态分类为基础
基本关系:F=px-(a+bx)
第一节
二、贡献毛益及相关指标计算公式
贡献毛益(边际贡献)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TCM=px-bx=(p-b)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