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科学思想史(第一讲 科学史导论)
科学思想史(第一讲 科学史导论)
科学史是否包含非科学的活动? ——以牛顿为例
牛顿:力学、光学等方面的贡献 牛顿作为科学的化身和科学革命的英雄, 是被有意塑造出来的。 另一面的牛顿: 牛顿与《圣经》年表、炼金术、神秘医术、 历史寓言
对牛顿的三种解释
观点1: 对科学史采取理性主义和科学中心论者否 定牛顿是炼金术士 认为炼金术等是“私人”问题而与他的伟 大著作没有关系 不属于科学史的研究范围
观点2: 炼金术是牛顿的世界图景中必不可少的一 部分,与他在物理学方面的工作的哲学基 础是一致的。 作为文化因素,是科学史研究的范畴。
怀特的《最后的炼金 术士——牛顿传》
观点3: 牛顿的炼金术实际上是用神秘科学的象征 性语言装饰起来的一种合理的物质理论 同时也是牛顿已经发表的物质结构思想的 一致草案和进一步发展。 是合理的、科学的理论形式 是科学史的一个自然因素
伽利略对落体的看法是错误的:不同质地 的物体都会有一个相应的最大速度,落体 将在开始经历一个加速阶段,但到了最大 速度以后就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柯瓦雷:导致伽利略新物理学和新天文学 诞生的,不是新事实的出现,而是新观念 的出现,实验甚至只是为了论证这种新理 论。
故事2:牛顿看到苹果砸在头上发现了万 有引力
“科学家”在此之前的称呼
学问家(savant)、自然哲学家(natural philosopher)、精通科学之士(man of science)、学者(virtuoso)、科学培育者 (cultivator of science)等等。
今日之“科学”
今天所谓的“科学”,是在16、17世纪以 来形成的特定的意识形态,包含着对事物 的特定看法、处理问题的特定方法、知识 制造的特定机制。 科学为人类规定了如何看待自然、研究自 然和改造自然的方式。
今天所持有的“科学观”本身是历史过程 的产物,是斗争的产物,在这种斗争中仅 仅只有得胜了的观点才幸存下来。 今日科学的本质:数学化的看待自然 科学的化身:牛顿、爱因斯坦
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休厄尔(William Whewell,1794-1866): 科学是一种纯粹的欧洲现象,不应该归功 于其他文化和时代。
科学史可以是历史吗?
问题的来源: 科学史的研究不是为了更深入透彻地理解 过去为目的,而是为了推动当今科学的发 展 对科学的过去的这样一种关系,实际上可 能是非历史的
科学史之所以成为历史,是因为搞科学史 的人所思考的是历史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
研究科学史需不需要精通特定的科学?
观点1: 大多数科学史学家对他们所研究的科学了 解甚少,因此他们阅读科学著作的序言而 对科学著作本身却不予理睬。如果他们不 是数学家,那么他们就没有权力干涉数学 史和理论物理学史。
一、
概念澄清
科学和科学家概念辨析
科学(Science)来自于拉丁文,意思是 “静观的知识”,与“实践的知识”相对 立。
福泽谕吉(1835— 1901)将其翻译为 “科学”,意思是 “分科之学”。
康有为将这一翻译引 入中国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 (1896-1898)时第 一次公开采用。
康德《自然科学的形 而上学基础》: “每一种学问,只要 其任务是按照一定的 原则建立一个完整的 知识系统的话,皆可 被称为科学。”
普朗克:新的理论很 少由于理性地说服了 对手而得到认可,人 们只需等待,直到对 手死去。
科学史有助于恢复科学家的人性的形象, 揭示科学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勇于承担 做为一个科学家的责任。
科学史的“作用”
读史明智 历史具有一种教育、 启发或引起争论的价 值
为科学服务
帮助理科教学,为科学知识包上糖衣 看看以前做了些什么,以及还留下些什么 要做 从历史中为现实的科学难题寻找答案 科学史家的科学史对科学研究基本上没有 直接的用处
科学史应该被定为X级吗?
理想的科学家形象: 理智谦虚的研究者、有条理的工作程序、 不容置疑地基于受控实验的结果以及客观 地探索真理而不管后果如何。
有人认为科学史的著作歪曲了科学家的职 业理想和在公众中的形象 在科学教育中利用科学史可能具有危险
科学史往往会打破通常教科书所教给学生 的标准答案 科学史往往鼓励对教条的东西进行怀疑, 鼓励批判的态度
什么是历史?
历史(History) His-story Her-story
历史1(H1):对过去发生的实际现象或事 件的描述,即客观历史。 没有直接通向客观历史的道路。材料和研 究范围有限。不同的诠释。
历史2(H2): 对历史现实(H1)的分析,即用来表示历 史研究及其结果。 史学通常用来表示H2,意思是指关于历史 的作品。 纯粹描述性的历史本身不是史学,但可以 是史学分析的对象。
观点2: 现代科学史家首先是一位史学家,因此不 需要精通他正在研究的那门科学的技术内 容。 科学史独立于科学本身 科学史的研究对象与科学的对象毫无关系。
忽视科学内容证明是灾难性的 一般来说,越是接近科学问题,仅仅从外 部考虑它就越是危险。
科学史与技术史
观点1:科学和技术的确是不同的领域,但 是在科学史和技术史之间不存在也不应当 有某种明显的界限。 观点2:技术史不能作为科学史的附属物来 对待,首先应当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对 待。
康德(Kant,1724-1804)
德语的“科学”(Wissenschaft)依然保留 着这层含义。
科学家(Scientist)
1834年,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休厄尔 (William Whewell,1794-1866)根据 “艺术家”(Artist)一词仿造了“科学家” (Scientist)一词,但没有得到认同。 赫胥黎、开尔文等都拒绝使用这个称呼。 “科学家”的出现和科学在当代社会的地 位的奠定是晚近的事情。
科学史的开端问题
科学史从何处开端? 认为科学史从何时开始,这取决于人们采用什么 样的材料,取决于人们愿意在何种程度上诠释科 学这个术语。 例如,以制造工具作为科学的雏形,可以将科学 史追溯到早期智人 以巨石阵遗迹作为早期天文学的证据,那么科学 史就要从公元前2700年开始
科学史的终点
有人认为,当代科学史是一个不合理的术 语。 柯林武德:历史仅仅与不能回忆的那些活 动有密切关系,“就过去不能是和不能回 忆而言,它才需要历史探索。如果它能够 被回忆起来,就不需要史学家了。”
例如,普利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 1733-1804,英国化学家,发现氧气)的 《电学的历史与现状》、《与视觉、光线 和颜色有关的发现的历史和现状》。 “熟知人们在我们之前所做的事情即使不 会绝对必然地,也会极大地促进我们将来 的进步。”
二、
科学史的编史纲领
早期的科学史
例如,公元前4世纪由欧德摩斯(Eudemus) 撰写了一部天文学史和一部数学史,但均 已失传。 这一时期的科学史主要是对科学的历史阐 述和注解
16、17世纪科学革命时期的科学史主要起 着论证新科学合法性的作用 认为历史发展是科学中的一个自然的部分, 是对已经取得的成就和尚未解决的问题的 清理。 科学史是“我们已经做的和我们能够做的 事情”的报告
库恩:“接触了过时的科学理论和实践, 竟使我从根本上破除了关于科学的本质和 它所以特别成功之理由的许多基本观念。” 科学观不能从教科书中获得,就像一个国 家的文化形象不可能从一本旅游小册子或 者语言教科书中得到一样。
一般人理解的科学家都是英雄,科学史告 诉我们,没有那么多英雄,一般人所从事 的是库恩所说的在范式之下的常规科学的 解难题的工作。 在对科学失望之后,能够不妄自菲薄,经 过一定的努力,也能作出自己的贡献。 娱乐功能,自娱自乐,岂能以有用无用而 论?
柯林武德 (Collingwood, 1889――1943),英 国历史学家主要著作: 《历史的观念》、 《自然的观念》等
历史并不意味着知道什么事 件接着什么事件。它意味着 懂得其他人脑子里的东西, 通过他们的眼睛来查看他们 的处境,并且独立思考他们 在处理问题时所用的方法是 否正确。 ——《柯林武德自传》
年轻而且容易受影响的学生在科学生涯刚 开始的时候,应该避开科学史家的著作。 科学史应该被定为X级——少儿不宜!
科学史的颠覆意义
教科书强调科学的实 验特征,但科学史却 告诉说,爱因斯坦强 调科学是人类精神的 自由创造和自由发明。
狄拉克:一个理论 家宁可要一个美的 方程,也不要一个 丑的但结果与实验 数据更相近的方程。
宗教裁判所对布鲁诺的指控有40多项,大 部分是关于神学和哲学方面的,例如怀疑 三位一体、认为万物有灵、亵渎神明、侮 辱教皇、试图在修道院纵火、巫术等。 支持哥白尼日心说,更多处于自然哲学的 理由,认为哥白尼局限于数学,无法把握 真理。 崇拜太阳
柯瓦雷:布鲁诺是一位糟糕的科学家,也 是一位糟糕的哲学家。 辉格(Whig)史的解释:进步史
问题
以前对世界可以做出各种解释和说明(例如宗教 的),科学对世界的解释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为什么我们从小到大学的科学都是西方人的理论? 科学是不是一种文化现象? 为什么我们不能全盘接受西方的制度、价值观, 但是却接受了他们的科学? 学习西方文学要从《荷马诗史》、莎士比亚开始, 为什么学习科学不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甚至 不从阅读伽利略、牛顿的著作开始? 为什么学习科学史?
科学活动和非科学活动的关系
默顿命题:17世纪科学为何多产? 默顿(Robert K.Merton, 1910-2003)
宗教的、道德的、政治的因素不仅对科学 起着激励作用,而且还起着辩护作用。 对立的看法:科学本质上是对真理的理论 探求,科学的进步体现在概念的进化上, 它有着内在的和自主的发展逻辑。
佩斯(Abraham Pais,《爱因斯坦传》的 作者):“由于这个主题(相对论热力学) 至今仍有争议,因此到目前为止尚不适宜 进行历史评价。” 消解了当代科学史史。
佩斯的《爱因斯坦传》
对立的看法:历史方法就是超然地看待必 须论及的事件的能力,因此,通过一定的 历史见识和技巧,当代科学可以做历史的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