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说课稿
第二章 第三节 说课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叶城县第一中学 艾尔肯·阿卜力米提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
• 说教材 • 说学情 • 说学习目标 • 说教学重难点 • 说教学方法 • 说学习方法 • 说教学过程
•
1、说教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 第二章介绍中国的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与河 流。由于河流的分布、发展受到地形的制约,河流 的水文特征受气候影响,因此本章三节内容之间的 关系十分密切。
3、说教学目标 (依据: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 材特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而得)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读图说出黄河的基 本概况。发源地、注 入的海洋、流经的省 级行政区、地形区、 上中下游的分界城市 、主要的支流。 2.理解黄河的忧患及应 对措施
1、培养学生读图用
图能力,学会用地图 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 本概况。 2.提高学生收集、整理 、分析地理信息的能 力。
上游:荒漠化严重 中游: 水土流失严重 下游: 地上河—水灾 凌汛问题
治黄关键:治沙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李泓锐
• 第三节河流我分成三个课时,第一课时让学生了解 一些有关河流的基本概念。第二课时学习长江的治 理与开发,第三课时学习黄河,通过长江的学习, 学生已经学会学习河流的方法,因此这样的课程安 排有利于学生容易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2、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些学习地理的方法, 具备学习基础,但是八年级学生的空间思维 能力和逻辑推论能力还没完全形成,因此黄 河的治理与开发对学生来说比较难懂的内容。
二、说教法
创设情境 教学法
探究讨论法
问答法
多媒体展示法
三、说学法
1.观察法:培养学生从各种地理图像中获取地理信息 的能力。
2.综合分析法: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 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3.问题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 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与探究。
4.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 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提高参与各种 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河流含沙量大,水流缓 慢,泥沙大量淤积
对症下药
还草还牧, 加强生态环 境建设
开展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修 建大型水利枢 纽
加固黄河 大堤
黄河母亲
人 水 和 谐
黄河的概况 黄河的奉献 黄河的忧患
归纳篇
发源地: 巴颜喀拉山
注入海: 渤海
分界城市: 河口和桃花峪 流经干旱、 半和干旱 半湿区润(干湿地区)
忧患篇
1.黄河的忧患在上、中、下游各有哪些表现? 2.这些忧患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因素各有哪些?
【己有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勿自私 人所能 勿轻訾】
治理篇
专家会诊——黄河忧患
河段 病症 上游 荒漠化严重 中游 水土流失 下游 地上河
病因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气候干旱,过度农垦、过 度放牧等
土质疏松,植被稀少, 降水集中,过度开发, 毁林毁草等
教法和学法具体的后面要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体现。
7、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一猜:下面这句话和图片反映的是哪条河?
一碗水,半碗泥。
(二)讲授新课
概况篇
1.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及上、中、下游的划分点
河口
(二)讲授新课
渤海
巨大的“
桃花峪
”字形
找一找:黄河流经我国哪些省级行政区?
甘
青 海
山
宁 夏
通过学习黄河,对学生
进行爱国主义思想的教 育,激发学生要热爱祖 国的大好河山,不断增 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 任感。
4、说重难点
重点
黄河基本概况、黄河的忧患及治理 确立依据:考试经常容易考到,要求要掌握
难点
黄河的忧患及治理
确立依据:黄河各河段产生的忧患及治理不仅 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年 龄特点,对一些理论的知识不能很好的相连接, 还有八年级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较差。因此, 确立为本节课的难点
陕
西
山东
肃 西 河南
四川
2.黄河流经的干湿地区和省份
概况篇
干旱 半干旱
半湿润区
感恩母亲河
甘肃省兰州市黄河南岸的”黄河母亲“雕像
贡献篇
1.塑造了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 2.奉献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3.奉献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4.奉献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5.黄河流域——中华民族发祥地
活动三: 忧黄河